正文 第206章 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1 / 1)

人們常常送禮物給那些對他來說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但怎麼款待,怎麼個送禮,或什麼時候送去,這裏麵很有學問。

在別人給你幫過忙之後,再將禮物送去,對方一定認為你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從不拜托人家幫忙,並將禮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禮者的想法就會大不一樣。送禮給才上任的總經理與送禮給即將調離的總經理,所取得的效果也有顯著的差異。送禮給原為自己上司,但即將調到其他部門擔任其他職務的人,將使對方非常感激。

某公司總經理,每年年底,禮物、賀卡就像雪片一般飛來。可是一當他退職離休之後,所收的禮物隻有一兩件,賀年卡一張也沒有收到。以往訪客往來不絕,而如今卻寥寥無幾,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時候,以前的一位下屬帶著禮物來看他,在他任職期間,並不很重視這位職員,可是來拜訪的竟是這個人,不覺使他感動得熱淚盈眶。

過了兩三年後,這位經理被原來公司聘為顧問,當然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那位職員。因為他能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情況下,登門拜訪,因此,在經理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時更讓經理產生了“有朝一日,一旦有了機會,我一定得好好回報他”的想法。

總之,人是有情之靈物,人人都難逃脫一個“情”字。人際交往中,多注意對周圍的朋友同事做點感情投資是值得的。說得世俗一些,你現在釣不到大魚,就應該對身邊的小魚來一個“全麵撒網,重點培養”,為自己創造一個日後發展的人緣基矗如果總是抱著“釣到的魚不用喂食”的消極,很可能落個眾叛親離,大魚釣不到,小魚也都讓你餓死了。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菩薩雖靈,也不會來幫助你的,因為你平時目中沒有菩薩,有事才去找,菩薩哪肯做被你利用的工具!所以你請求菩薩,應該在平時燒香,平時燒香,表明你別無希求,不但目中有菩薩,心中也有菩薩,你的燒香,完全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對你有情,自肯幫忙。

但是你要燒香,應該去不大有人注意的冷廟,不要去香火盛的熱廟,熱廟因為燒香人太多,菩薩注意力分散,你去燒香,也不過是香客之一,顯不出你的誠意,引不起菩薩特別的注意,也就是菩薩對你不會產生特別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以眾人相待,不會特別幫忙。

冷廟的菩薩就不然了,平時冷廟門庭冷落,無人禮敬,你卻很虔誠地去燒香,菩薩對你,當然特別注意,認為你是他的知己,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別幫忙,即使將來風水轉變,冷廟變成熱廟,菩薩對你,還是會特別看待,認為你不是勢利之輩,菩薩如此,人情未嚐不是。

人之可知遇與否,要靠時機,時機的遲早要靠命運。你的相識之中,有沒有懷才不遇的人?如果有,這就是冷廟,這個朋友,就是個有靈的菩薩,應該與熱廟一樣看待他,時常去燒燒香,逢到佳節,送些禮物。他是窮菩薩,你送的禮物,務求實惠,當然不會履行禮尚往來的習慣。你隻是往,他是不會來的。不是他不知道還禮,而是無力還禮,雖然他不會還禮,一旦他日後否極泰來,他第一要還的人情賬當然是你的。他有還賬的能力時,你雖然不去請,他也會自動找你。

即使他仍在坎坷中,請求他幫你辦事,他也一定會盡力去完成,且不惜乞援於人,而達到還人情賬的心願。所以冷廟燒香,是有利而穩健的人情投資。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是十足的目光短淺,俗話還說:“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真正善於求人的人都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早做準備,未雨綢繆,這樣在急時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