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8章 把握住做大事的時機(1 / 2)

劉永好為每一個即將到來的機會仔細地做好準備,所以當別人紛紛下馬時,他成功了。正如他所說的:“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1992年,劉永好有意識地提出了一個口號:“要抬頭看路。”

劉永好的善識時務有三層含義:一是不斷學習,二是把握大的方向,三是了解市場的潮流。

在經濟界,尤其是國內的企業界,一種政策的確定,往往會打開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此時更需要時刻“抬頭看路”。這是劉永好對識時務的一個總結。

對於時機的把握,劉永好說:“我們抓住了中國經濟體製由計劃向市場轉型的先機,早走了幾步,贏得了競爭優勢。如果沒有改革開政,就沒有今天的‘新希望’事業,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話。有些經商者是靠膽量與拚搏,其中也有少部分人靠聰明才智抓住雙軌製下的機會獲得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單靠膽量和勇氣,甚至是利用雙軌製下的政策機會的可能性越來越少,這是曆史的必然。做生意應該腳踏實地,艱苦創業的傳統不能丟。另一方麵,要順時代潮流而動,去探索,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不斷創新,還要用現代科技武裝自己,像掌握最新的生物科技,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企業發展才有後勁,才不落伍,才有發展前景。

“顯然我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飼料業我管得相對少一些,但有時間了光用來打高爾夫球還不行,因為社會已經進入高科技時代,加入WTO後,新機會需要去把握,新的經驗需要去探索。這幾年我們做的多的是在金融領域裏投資發展,先是成為民生銀行的主要股東,抓住這個機會,民生銀行的上市又給我們帶來收益和回報,我們相信在民生銀行的投資是正確的,回報很好,民生保險我們也是主要股東之一。另外,我們會在金融方麵加強研究的力度,為此我們在北京成立了一個團隊研究金融業的發展趨勢,研究世界經濟一體化後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更好地結合,研究在一個相對壟斷的領域裏,在逐步開放的過程中把握新機會,求得快速的發展,把握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抵抗可能的風險,把握金融行業逐漸開放的過程中中國的民族金融資本如何與國際趨勢有機地結合,存在的發展機會與潛力。我覺得我們做研究有所準備,就有可能迎接新的挑戰,不至於落後。這幾年我們在這方麵加大了研究和投資,同時我們也加大了資本運作的力度。組建的新希望農業上市公司,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們也積極參股一些上市公司,把金融和投資做成產業投資的板塊。我覺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產業的創新,我們一家傳統的飼料企業,怎麼在金融領域做些投資發展,這是一個新的機會。”

麵對中國“人世”,劉永好把它又當做了事業的一個機會,而為此,他早已準備和盤算了多年。他說:“我們五年以前就開始為WTO做準備了,當時認為我們的準備晚了,以為很快就會加入,結果一等就等了五年,這五年,我們研究中國加入WTO前後會帶來的一些變化和一些機會,怎麼樣去迎接這樣的一些挑戰和把握這樣的機會,我覺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