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是通往成功的第一座橋梁。
每一個成功者都知道,在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中,絕對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前進的道路上總會有暗礁險灘,會有狂風惡浪,當然也有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也會存在無所適從,甚至膽怯的時候。但那或許隻是一瞬間的事,他們從不會因此而退縮,更不會輕言放棄。
而沒有勇氣的人猶如“驚弓之鳥”。事業上、生活中的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和坎坷磨難,對他來說都是一場浩劫,一場無可避免的災難,都是足以令他們惶惶不可終日的巨大恐懼。
美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後,便成了眾人羨慕的人物。有的人覺得他是由於運氣,或者是得益於有影響的朋友的幫助,或者說他本身就是一個管理天才,或者他具有常人所認為的形形色色的“秘訣”——所以福特成功了。
事實上隻要了解一下福特的行事風格,就可完全知悉他成功的“秘訣”。
多年前,亨利·福特決定改進著名的T型車發動機的汽缸。他要製造一個具有鑄成一體的八個汽缸的引擎,便指示工程人員去設計。可是,當時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無不認為,要製造這樣的引擎是不可能的。雖然麵對老板,他們還是一口回絕了這樣的“無理要求”。
聽完技術人員的介紹後,福特沒有氣餒,他用無可反駁的語氣說:“無論如何要生產這種引擎。”
“但是,”他們回答道,“這是不可能的。”
“我是絕不相信任何不可能的。去工作吧!”福特命令道,“堅持做這件工作,無論要用多少時間,直到你們完成了這件工作為止。”被他的氣勢感染,負責技術的員工隻好去工作了。如果他們要繼續做福特汽車公司的職員,他們就不能去做別的什麼事。六個月過去了,工作沒有任何進展。又過了六個月,他們仍然沒有成功。這些工程人員愈是努力,這件工作就似乎愈是“不可能”。
在這一年的年底,福特谘詢這些工程人員時,他們再一次向他報告他們無法實現他的命令。“繼續工作。”福特義無反顧地說,“我需要它,我決心得到它。哪怕它是一隻老虎,我也有勇氣擒住它!”
最後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在這種勇氣麵前,任何困難和挫折都成了它的手下敗將。
當然,製造這種發動機不是完全不可能。後來這種發動機裝到最好的汽車上了,使福特和他的公司把他們最有力的競爭者,遠遠地拋到了後麵。
福特的勇氣給了技術人員必然成功的心態。他的勇氣也讓參與研製開發的人員沒有任何退路可走。“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們隻能破釜沉舟,隻能成功。
一個人做事就是要具有福特那樣的氣概,懷有非凡的勇氣、絕不罷休的氣勢,在人生戰場上劈波斬浪。
敢於應對挑戰的人會把一個個奇跡變成現實,把一個個不可能變為可能。在勇氣麵前,任何困難和挑戰都是它的手下敗將。勇敢地麵對挑戰,像戰士一樣勇敢地麵對工作中的一切艱難險阻,才是每一個年輕人應該具有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