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6章 做事必須有危機意識(1 / 1)

做事會算計的人,一定要牢記“防患於未然”之訓,不要有亡羊補牢之習。有些人總是要等到出現漏洞以後,才知道自己做錯了,這是笨人所為。

做事必須有危機意識,因為事物發展往往有多種可能,既有好的可能,也有壞的可能。我們辦事情,想問題,應該立足於可能性的複雜,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防患於未然,這是做事會算計的人的做法。

企業在市場競爭和經營管理中,應及早發現危機端倪,針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在思想上強化防範意識外,並且具體、詳細、妥善地安排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就可能避免陷入各種危機之中。

2000年春,深圳某企業招來了一批新員工,這批員工都是來自長沙市,共同的特點是學曆高、有專長,大都是技術和管理骨幹。然而,上班沒幾天,就有兩位年輕人辭職回原籍了,一時,同來的這批員工人心惶惶,宛如投下一枚炸彈,不少人也開始不安心了。

公司副經理,也就是經理的夫人,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潛伏的危機,當即決定在第二天晚飯後召開員工會議,解決這一問題。參加會議的除她本人外,還有秘書楊小姐,兩位從打工妹一步步升上來的部門經理,而最妙的是這位副經理利用老鄉觀念,讓這批長沙人中的一位做行政工作的劉小姐主持會議,自己則坐在一旁。劉小姐作為副經理的代言人,在講話中一再轉述副經理的意思,如“副經理要我轉告大家……”等,這種委婉的方式營造了一個和緩輕鬆的氛圍。副經理通過這種間接方式,要大家注意保重身體,對公司不要有顧慮,並一再表明公司誠懇希望大家能安心工作,有問題可以提出來。然後,她又嘉獎了一位姓李的員工,由於他工作態度好,表現出色,提前將其轉正並加薪。兩位部門經理接著以自己為例發言,極力讚揚公司的正規化和老板的人情味。最後楊小姐趁熱打鐵,代表公司說明兩位員工辭職的真相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實際能力與申請到的職位不符。她又表示各位員工如在工作上還有顧慮,可以在明天與副經理私下說,公司會予以調整,總之,請大家安心工作,視公司為家。

散會前,副經理問大家:“還有什麼不妥嗎?”大家說:“沒有!”又問:“大家還想回去嗎?如果下了決心在這兒幹的,請舉手!”頓時大家立即齊刷刷地舉起雙手。就這樣,這位副經理用她敏銳的觀察力、過人的智慧、有情有義的勸說,有效地防範了可能導致公司業務停頓、人心渙散的危機。

企業經營者要特別警惕以下幾種因對危機端倪的主觀失察而導致麵臨危機的因素:

(1)視而不見。對於已經出現的一些危機征兆麻木不仁,沒能引起應有重視,而是放任不利因素的發展。

(2)對問題嚴重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問題發生後的潛在影響,而未能及時控製局勢。

(3)缺乏敏捷應變的思考能力。麵對危機的出現,手足無措,一籌莫展,沒了主意。

(4)認識問題偏執,往往隻從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遇事隻往好處著想,不去考慮不利的一麵。

其實,世上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間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隻要把握這些聯係並仔細觀察,就會找到危機發生前的一些征兆,那麼,就可以早做應付的準備,以避免危機。

危機往往是在事物平靜的表麵下就開始醞釀的。如不能及早發現跡象,危機必然會接踵而至。因而,一旦發現端倪,看出了征兆之後,就要果斷采取措施。要想成功做大事,必須有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