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0章 有了突破口,才有成功做事的希望(1 / 1)

對於非常強大的敵人或障礙,不能一味地直線前進,盲目蠻幹,反過來動動腦筋,變換一下思路,不去向強敵直接挑戰,不去觸動和攻擊障礙本身,而是襲擊對方的軟肋,采取避實擊虛,避重就輕的迂回方式,就可使對方不攻自破或不堪一擊,這樣絕對勝過硬碰硬的真打實敲。

一般沒有攻擊性的動物遇到敵害時,都會馬上逃跑,但刺蝟卻除外。刺蝟全身長滿小刺,遇到敵害時它會把身子蜷縮成一團,豎起背部的刺,使敵人無從下口,隻得灰溜溜地離去。而當危險過去之後,刺蝟會馬上離開。

這一防敵方法對大多數的動物很管用,但是遇上狐狸和黃鼠狼,它們的絕招就失靈了。

狐狸能用細長的嘴刺入刺蝟腹部,然後挑起這個“刺球”拋向空中。

經過反複摔打,刺蝟便失去了抵禦能力,乖乖的被狐狸吃掉。黃鼠狼則會對準刺蝟頭部蜷縮後露出的小孔隙,把臭液“注射”進去。不一會兒,刺蝟就被麻醉了,身體慢慢鬆散開來,徹底解除了“武裝”,成了黃鼠狼的美餐。

豪豬又名箭豬,廣泛分布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剩

豪豬的身體肥壯,體重十幾公斤,個兒大的身長可達0.7米,牙齒銳利,頭部有點兒像老鼠,全身棕褐色,從背部直到尾部都披著簇箭一樣的棘刺。

豪豬身上長著硬毛、軟毛以及變成刺的針毛。針毛集中於尾部和腰部,豪豬就是用這些針把自己武裝起來。

當天敵接近時,豪豬就把針毛很多的後半身轉向敵人,把針毛少的頭夾在兩隻前腿之間,采取防禦姿態。隻要天敵稍微碰著它一點,它就立即張開針刺,以令人難以相信、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用尾巴給對方以致命的一擊。

然而,有一種漁貂,就十分喜歡吃豪豬。聰明的漁貂見到豪豬後,就翹起尾巴,在豪豬周圍亂轉,乘豪豬不備,咬住豪豬針毛少的頭部,使之受傷。

等豪豬一倒下,便立即咬住腹部,豪豬腹部幾乎沒有針毛,這樣豪豬就完全不是對手了。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刺蝟渾身長刺,其他動物都沒有辦法,可黃鼠狼和狐狸仍能找到對付它的辦法;豪豬針毛再鋒利還是成了漁貂的口中餐。這說明再強大的對手,也有致命的弱點。隻要能找到對手的致命弱點,就可以將它置於死地。但前提是自己沒有任何缺點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之下,否則會輸得更慘。

人類與動物一樣,現實生活中誰都有軟肋,隻要能找到對方的軟肋就可以達到目的,取得勝利。

每個人都想掩蓋自己的弱點和短處,更有些心智狡猾的人城府很深,很難讓人抓住把柄。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會露出尾巴。

有些時候,找到事情的突破口,對成事有很大的幫助。

任何一個談判者,不僅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在談判中自己究竟要得到什麼,而且還要明確自己究竟能夠給對方什麼。因為談判是彼此利益、需要的交換。自己的要求自己最清楚,而對方的要求則難以把握。因此,就一場談判來講,最重要的或許就是發現對手的需要,有的時候甚至是要以有意識的行動創造對手的需要。

在談判中要能隨機應變,抓住對方的弱點給予打擊,有如氣功中點穴的奇妙效果。有些弱點是事先已經被我方掌握的,而有些弱點則是在過招之中對方暴露出來的,我方要隨時發現把柄。兩雄爭辯,是雙方理與氣的較量,理是氣的內核,氣是理的鋒芒,理直就氣壯,理曲則氣餒;但在一定條件下,氣盛也能使理壯三分。出色的談判家常常著意尋找對手的有關弱點,狠狠一擊,譬如釜底抽薪,使對方的銳氣頃刻消釋,束手就範。所謂有關的弱點,是指對手論點上的錯誤、論據上的缺失、論證上的偏頗或其本身性格、行為、感情上的各種局限。

在一場唇槍舌劍中,對手總有說漏嘴的時候,這正是窮追猛打的好機會。這種辦法用以對付傲氣十足的對手較易奏效,因為對方一丟醜便像鬥敗的公雞一樣,垂頭喪氣,沮喪不已。因此,一旦抓住他們的弱點,傲者比謙虛的人更容易打敗。

生活中的許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在做事的過程中,也可使用尋找把柄、製造把柄的手腕,使其為我所用,聽我調遣。有了突破口,才有辦成事的希望。隻要留心,辦事的突破口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