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個你心儀的人,如兩眼直勾勾盯著看,你八成就會被當成花癡。獵取目標,要“取法乎上”,否則急功近利,難以實現初衷。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人物傳記、哲學、法律和科學;不僅如此,他還有著非凡的記憶力,每每讀完講稿或文件,就能立刻成誦,一字不漏背出全文。來訪者漫不經心地提出三兩個閱題,麥克阿瑟就能滔滔不絕地說上一個半小時,使人無法插話。無論談什麼問題,他都能繪聲繪色,中肯而簡明扼要,使來訪者從心底升起對他的無限敬佩。但麥克阿瑟在公眾場合對成千上萬人演講時,卻內容冗長,誇誇其談,華而不實、言之無物,追求華麗的詞藻,襲用優雅的古典語言,顯得雜亂無章,缺乏想象力。
在私下與公眾這兩種不同的環境下演講,麥克阿瑟竟前後截然不同,判若兩人。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追其原因,無非出在人格心理上。
在與幾個人談話時,他妙趣橫生,語驚四座,無非是其認為講對講錯,無關緊要,發揮自由。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時,下意識的會首先想到自己是西南太平洋地區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五星上將甚至是民族的英雄。人格心理上的私心雜念,諸如尊嚴、地位、聲望等等,無不窒息了他原有的靈氣與睿智,掩蓋了他無比瀟灑的演講風格。正如李奇微將軍所言:“麥克阿瑟盲目地渴望別人對他的讚譽崇拜,使他在公眾場合伸手要名譽,或者貪他人之功據為己有。像一個電影明星,仿佛他舉手投足,言辭談吐,都是在拍電影,存入史冊,麥克阿瑟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
如果說榮譽是麥克阿瑟將軍的目標的話,那麼他正是因為對榮譽盯得太緊而導致了失敗。
在日常辦事中,有的人好急功近利,為了一時的眼前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但急切隻能近小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同樣,放短線隻能釣到小魚,要想釣到大魚,必須放長線,隻有放長線,耐心地等待才能釣到大魚。古語講,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業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