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五節(1 / 2)

此後幾天,梁昊天每天早出晚歸,準時到書院報到,開始幾天是研習兵法,楊齊智的《兵法簡析》讓梁昊天大開眼界,書中得很多觀點讓人耳目一新,但最有特色的以實例為佐證,擺出曆史上大量的戰爭,圖文並茂,從多個角度,闡述兵法要旨,不僅僅對於這些戰例加以點評,分析成敗得失,還提出其他各種可行的備選方案,這也許是因為楊齊智背著紙上談兵的惡名,所以對實例更為重視。梁昊天在看這些戰例時,往往就不知不覺的沉迷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方的將領,苦思克敵製勝的計策,已往熟讀的兵法規則不再像以前那樣隻是一句句空洞的語言,而是轉化成一條條實際可行的策略,盡在自己掌握之中。短短幾天,梁昊天就感覺自己象是脫胎換骨一般了,對兵法的領悟提高了一個層次。後來梁昊天縱橫捭闔,成就大業,這一段時間的研習兵法實是獲益良多。

到了晚上,梁昊天有時因為白天的一個疑點,還是苦思不懈,那些和他一起經曆過生死的兄弟們可不管這些,硬要他加入他們的話題,梁昊天無奈之下,突生一計,把自己白天看到的戰例提了出來,然後讓弟兄們分析一下,其中的得失,沒有想到弟兄們對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紛紛加入進來,各敘己見,對提到的計策進行評析,分析合理的地方在那裏,不合理的地方在那裏,梁昊天苦思多時的疑惑也常常在弟兄們某一句話的啟發下迎刃而解。

為了壓倒其他兄弟,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弟兄們都變成了好學之士,每天跟著梁昊天到書院看書,晚上就是大辯論,於是乎,每到晚上,房間裏到處都是軍事術語: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戰本就不應該出兵。”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光用正兵,安能退敵。”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他既不能料敵,有不知己,安得不敗。”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時完全不應該棄守的。”

仿佛每一個人都一夜之間變成了熟知兵法的謀略之士。

幾天之後,弟兄們從各自為戰,組成了不同的陣營,進行論戰,但光是如此還是覺得有些詞不達意,索性各自扮成作戰雙方,然後製定相應的作戰方案,放到沙盤上演習,看誰能夠勝利,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是熱情高漲,充分的調動自己的積極性,一方麵趕緊學習,一方麵絞盡腦汁,苦思策略。一場戰役往往一方敗了還沒有結束,還要重玩,直到實在沒有法子才罷休,幾天之後,所有的人都說起來頭頭是道,言之有物了。

不久之後,這種遊戲被藏軍穀中的人發現了,他們中的一些年輕人都紛紛加入進來,於是規模是越來越大,競技性也是越來越強。

“如果先用紅軍右翼吸引住敵人的注意,拖住藍軍的主力,左翼軍乘機突擊藍軍最弱的右翼,可能可以迅速的擊破藍軍。”

“不對,不對,這太過於明顯了,紅軍的左翼全是騎兵,利於突擊,藍軍肯定會加以防備的。”

。。。。。。

“既然兩軍已經處於膠著狀態,暫時無所作為,不如紅軍派一支偏師從下遊過河,出其不意,突襲瓦城,切斷藍軍的後路,藍軍就可以束手就擒了。”

“人數本來就是藍軍多,紅軍怎麼還能再分兵呢,萬一敵人識破就不妙了。”

“無妨,紅軍占據了有利的地形,堅守一段時間還是沒有問題的。”

據如此類的爭論常常從屋子裏傳出來,藏軍穀中掀起了一場鑽研兵法的熱潮。

當然其中最忙的就是梁昊天、於東興還有吳振飛組成的裁判團,(本來是有另一個千騎長擔任裁判員的,但是他喜歡參加遊戲,就推薦吳振飛擔任裁判團成員。)裁判團不僅要嚴格把關,公正的平判,還要不斷的選擇出好的戰例來讓戰士演習,因此他們在鑽研兵法的同時,還要查閱曆史書籍,好在這裏的書實在齊全,而且分類詳細,有《明君錄》,《賢臣錄》,《奸佞錄》,《名將錄》,

梁昊天看的津津有味,《名將錄》當中又分為良將、智將、猛將三部,良將指胸藏十萬兵,有安邦定國隻能的帥才,他們能夠戰無不勝,獨當一麵;智將就是指識進退,曉變化,在戰場上能隨機應變,往往能夠在敗中取勝的將軍;猛將當然是那些勇冠三軍,被堅執銳,斬將奪旗,如履平地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