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被簡化的SMART原則(二)(1 / 3)

企業是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不變就會後退,後退就隻能等著倒閉

一家企業的目標管理,不論大小,都應該要征得大家的同意,最起碼也要征得中級管理層的同意,要不然,即使是很容易完成的目標,也會在執行的時候,偷空減料。

邱思明下的指標,他沒有經過討論就實施,這對於企業中的管理層來說,他們是最忌諱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說明老板已經不再信任,人一旦失去了信任,那麼他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激情。

邱思明的指標下達之後,生產部門的幾個主管已經秘密地開了個會。

包裝部的主管林蕭說:“上一個季度我們拚死拚活的,終於把指標完成了,現在又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二十,這樣做下去,早晚會死人的。”

粗人說的話,雖然難聽,但也是事實存在。

組裝部的主管唐政福說:“上個星期我車間裏有個人就因為加班時間太長,整個人都沒有精神,在用機器的時候弄傷了自己的手,現在很多員工都在跟我抱怨,弄得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跟他們交代。”

另一個部門主管陳孝賢說:“老邱這人,他隻知道掙錢,把我們這些人都當成機器了。”

又一個部門主管劉證星說:“李總他就是一大好人,也不幫我們下麵的人擋擋,這樣做下去,誰都不好做。”

陳孝賢說:“李總他敢說什麼,全是老邱的主意,他才是老板,什麼事情都是他說的算。”

林蕭說:“我從這個月開始就按以前的來做,管他什麼交貨期,大不了走人,反正這個季度的指標我是完成不了了。”

劉證星說:“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和李總彙報,看他怎麼說。”

唐政福說:“這事沒什麼好談的,老板壓下來,他還不是一樣照辦。”

林蕭說:“那你想怎麼辦?”

唐政福向周永誠使了一個眼色,說:“周主管,你那裏怎麼樣,你們部門可是所有生產線裏的核心部門,如果你完成不了指標,我們也得跟你完成不了。”

“我?”周永誠吸了口煙,然後把煙頭掉在地上,用腳狠狠地踩,“這是明擺著的事,大家都是被逼的,你們都完成不了,我就更加不用說了。”

“那你的意思是?”劉證星補上一句。

“這次我聽你們的,你們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周永誠說。

唐政福說:“那這事就好辦了,隻要我們保持一致,量李總和老邱也不敢對我們怎麼樣。”

林蕭是最急的,他是所有生產部門主管級裏最年輕的一個,他說:“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

唐政福說:“今晚我們在叫上老高,大家聚一聚,一起來商討後麵該怎麼做。”

大家一致同意。

當天晚上,在一家川菜飯館裏,所有的主管都已經到齊,唐政福做東,他的年紀是最大的。

在一頓飯的商討後,除了最後來的老高和周永誠被迫接受外,其他人都一致通過唐政福的方法,他說:“既然我們改變不了老邱的決定,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老邱的結果。他想的都是他自己,既然他不為我們考慮,那我們就為自己考慮。他不就想要增加百分之二十的產量嘛,那我們就在紙上給他百分之二十,這次的季度計劃表上我們就按照增加百分之二十的產量來做計劃,至於在生產裏麵嘛,以前是怎麼做的,現在就怎麼做。”

後麵來的老高有自己的想法,他說:“居然我們現在都已經攤開來做了,那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跟他們說呢?非要把不好的結果繼續惡化下去。”

老高的想法也是周永誠的想法。周永誠隻有初中學曆,管理能力差,(這點周永誠他自己也心知肚明)口才一般,技術上等。他憑技術,混到一個月入萬元主管的職位,而且每年還能拿到上萬的年終獎。他能有今天,的確很不容易,如果他離開了這家公司,絕對沒有一家公司會用以“萬”為單位來請他做技術,所以他多少也會擔心被開除的危險。再者是他心裏對李伯夫有著感謝之情,他不想與李伯夫對著幹,他被卷入這場風波,心裏有一種不願意在裏麵,但又不得不與其它主管保持一致。

唐政福說:“這點我們剛才已經討論過了,很明顯,如果我們現在跟老板和李總提出完成不了指標,那他們肯定會壓下來,就算他們鬆口,降低指標,或者說他們不再增加指標,按第一季度的產量來做,我們還是很累,所以我的意見是降低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