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學會愛你的敵人(1 / 2)

“對自己的朋友表示友好容易做到。然而,對把自己當作敵人的人也表示友好,才是宗教的精髓。其餘僅僅是商業包裝。”——甘地“學會愛你的敵人,”這是件很難做到的事,因為絕大部分人看到敵人,都會有滅之而後快的衝動,或環境不允許或沒有能力消滅對方,至少也保持一種冷淡的態度,或說說讓對方不舒服的嘲諷話,可見要愛敵人是多麼的難。

就因為難,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說,能當眾擁抱敵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愛敵人的人高大。

能愛自己敵人的人是站在主動的地位,采取主動的人是“製人而不受製於人”,你采取主動,不隻迷惑了對方,使對方搞不清你對他的態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對方到底是敵是友,甚至都有誤認為你們已“化敵為友”;可是,是敵是友,隻有你心裏明白,但你的主動,卻使對方處於“接招”,“應戰”的被動態勢。如果對方不能也“愛”你,那麼他將得到一個“沒有器量”的評語,一經比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輕重,所以當眾擁抱你的敵人,除了可在某種程度之內降低對方對你的敵意之外,也可避免惡化你對對方的敵意。換句話說,為敵為友之間,留下了條灰色地帶,免得敵意鮮明,反而阻擋了自己的去路與退路;地球是圓的,天涯何處不相逢。

如果我們強調“有仇不報是君子”的道理,你一定會覺得豈有此理,有仇怎能不報?那麼,讓我們首先來看看一個人要“報仇”所需的投資。

精神的投資——每天計劃“報仇”這件事,要花費很多精神,想到切齒處,情緒心神的劇烈波動,更有可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財力的投資——有人為了報仇而投下一輩子的事業,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投下一輩子的事業,也要花費不少的財力,以做部署的工作。

時間的投資——有些仇不是說報就能報,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20年都有可能報不成,就算報成了吧,自己也年華老去了。

由於“報仇”此事投資頗大,而且還不一定報得成,而不管報得成或報不成,隻要“報仇”這件事,你不隻心動而且行動,那麼自己都要元氣大傷,因此我們還是主張“有仇不報”。

一個成熟智慧的人知道輕重,知道什麼東西對他有意義、有價值,“報仇”這件事雖然可消“心頭之恨”,但“心頭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報。

不但要有仇不報,還要學會愛你的敵人。你的行為,也將使對方失去再對你攻擊的立場,若他不理你的擁抱而依舊攻擊你,那麼他必招致他人遣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