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競技場上比賽開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禮或擁抱,比賽後也一樣再來一次,這是最常見的當眾擁抱你的敵人;另外,政治人物也慣常這麼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敵,見了麵仍然要握手寒暄。
每個人的智慧,經驗,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與人相處,爭鬥難免——不管是利益上的爭鬥或是是非爭鬥。而這種爭鬥,在競爭激烈的工商界尤其明顯。
大部分的人一陷身於爭鬥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方麵為了麵子,一方麵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豎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饒人,雖然讓你吹著勝利的號角,但這卻也是下次爭鬥的前奏;“戰敗”的對方也是一種麵子和利益之爭,他當然“討”回麵子。
“得理不饒人”是你的權利,但何妨“得理且饒人”?何謂“得理且饒人”?就是放對方一條生路,讓他有個台階下,為他留點麵子和立足之地,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對自己則好處多多。得理不饒人,讓對方走投無路,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誌,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擇手段”,這對你自己將造成傷害,好比老鼠關在房間內,不讓其逃出,老鼠為了求生,將咬壞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條生路,它“逃命”要緊,便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對方“無理”,自知理虧,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來日自當圖報,就算不如此,也不至於毀了對方,這有失厚道,得理且饒人,也是積德。
人海茫茫,但卻常常“後會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饒人,焉知他日不二人狹路相逢?若屆時他勢旺你勢弱,你就有可能吃虧,“得理且饒人”,這也是為自己留後路。
這個世界,十有八九都不順利。工作、朋友、家庭……我們每天都可能會麵對不快的事情,然而如果讓這些不快左右你,那我們每天都會悶悶不樂。所以換一個心情,換一個思路,不要讓別人左右你的快樂,自己才能真正掌握快樂。特別是當我們遇到傷害我們的人或者曾經給我們帶來極大痛苦的人。學會愛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們的優點,即使我們不能愛他們,最起碼也不要恨他們,而去寬容他們。如果心存怨恨,那麼你就會伺機報複,而在一次一次的報複中,即使被你報複的人他不快樂,難道你真的就得到了快樂嗎?我們不能要求別人給自己帶來快樂,那我們就讓自己給自己帶來快樂吧。學會愛你的敵人,即使做不到愛他們,也要盡量做到寬容他們。讓自己掌握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