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用時方恨少”,不知你有沒有這種經曆。如果曾經有過,那麼就要趕緊亡羊補牢,如果沒有過,那麼也要未雨綢繆,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朋友檔案”!
人一生當中會交很多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會成為你的至交,有的會持續交往,但有的也會中斷。交朋友自然不必勉強自己和對方,但不妨采取更有彈性的做法,不投緣的也不必“拒絕往來”,而把他們通通納入你的“朋友檔案”!
“朋友檔案”的建立其實很簡單。
首先,把你在學校時的同學資料整理出來,並做成記錄。畢業數年後,你的同學會分散在各種不同的行業,有的甚至已成為個中翹楚。當你有需要時,憑著同學的關係,相信他們會給你某種程度的幫忙。這種同學關係,還可從大學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學,這將是一筆相當豐富的資源。當然,要建立起這種同學關係,你非得時常參加同學會,並且隨時注意同學動態不可。
其次,把你周邊朋友的資料建立起來,對他們的專長也應有詳細的記錄。當他們的住所、工作有變動時,也要在你的資料上修正,以免需要時找不到人。
同學和朋友的資料是最不應疏忽的。你可以記下他們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煩,在他們生日時寫上一張生日賀卡,或請對方吃個便飯,會使你們的關係突飛猛進。這些關係若能妥善維持,就算他們一時幫不上你的忙,也會介紹他們的朋友來助你一臂之力。
另外,有一種“朋友”也是你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應酬場合認識,隻交換名片談不上交情的“朋友”。這種“朋友”各種行業各個階層都會有,你不應把這些名片丟掉,應該在名片中盡量記下這個人的特征,以備再見麵時能“一眼認出”。最重要的是,名片帶回家後,要依姓氏、專長、行業分類保存下來。
你不必刻意去結交他們,但可以借故在電話裏向他們請教一兩個專業問題,話裏自然要提一下你們碰麵的場合或你們共同的朋友,以喚起他對你的印象。有過“請教”,他對你的印象也會深刻些。當然,這種“朋友”不可能幫你什麼大忙,因為你們沒有進一步的交情,但幫小忙,為你解決一些小問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丹丹在買電視機時認識了一個業務員,把他的名片保存到現在還沒丟掉。後來她就曾向他請教過購買電器的常識,這些常識和她平常對電器的認識差距很大,但很實用。
有人用電腦建立朋友檔案,有人用名片薄,這些方法各有長處,而不管用什麼方法,我想有幾點是必須記住的:每個朋友對你都有用處;每個朋友都不可放棄;每個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