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電子郵件防誤解(1 / 1)

隨著因特網的飛速發展,電子郵件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方便,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電子郵件人格”,即通過電子郵件內容了解到的發信人的性格與實際性格不一致的現象。

比如,某人寫的電子郵件看起來冷冰冰的,而且似乎很易怒,但實際上那個人的性格卻很溫厚。不過,也有些人的電子郵件寫得很誠懇,讓人感覺是個誠實的人,但實際接觸以後才讓人發現很虛偽。

這是因為,在普通的交往中,我們一般都會看著對方的表情說話,打電話時則會通過對方的聲音判斷其態度。我們會“察言觀色”,根據對方的臉色判斷其態度,然後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選擇合適的語氣、語言。但是通過電子郵件交流時,卻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們無法觀其色、聞其聲。

另外,寫郵件時,完全是自己一個人在說話,這時人還會出現一種興奮狀態,感情和情緒等有時容易失控,這樣寫出來的郵件就容易被對方誤解。因此,我們在發送郵件之前,應該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寫的郵件,要考慮到對方理解起來是什麼樣子。

為了避免“電子郵件人格”,發電子郵件前要注意以下事項:

(1)切記收信對象是人,而不是機器。因為電子信息的互動是透過計算機網絡產生的,使用者經常會不自覺地忘記與自己互動的是一個遠程的“人”,因此許多情緒激動的字眼就會不經意地隨手發出,結果傷到對方甚至引起衝突。要記住寫電子郵件實際上跟寫一封信是完全一樣的,隻是傳遞的方式不同罷了。

(2)分清建議和意見。若要表達對某一事情的看法,可以先簡要地描述事情的緣起,再陳述自己的意見。若是想引發行動,則應針對事情可能的發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有時因信息太過簡短或表達的不清楚,收信對象可能不明白發信者陳述的到底是建議還是意見,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3)避免使用太多的標點符號。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電子信件中夾雜了許多標點符號,特別是驚歎號。如果真要強調事情,應該在“遣詞用字”上特別強調,而不應使用太多不必要的標點符號。

(4)切勿講一些不會在公眾場所對他人講的話。在發信之前請問問自己:你會在公眾場所中公開麵對麵地對他人講這些話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請修改你的話語,或思考要不要發出這份信息。千萬不要因為沒看到對方的臉,就毫不客氣地講一些不經大腦的話,不要在不給對方申辯機會的情況下批評或汙蔑他人,否則,你會很快看到自己不希望發生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