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南(2 / 3)

這飛鶩澤地處蘇州府與鬆江府交界處,這少年捕上的鱸魚大抵就是那赫赫有名的鬆江鱸了。

那少年正提著那鱸魚對那老漢炫耀道:“老爹,你看這鱸魚肥不?我費了好大的勁才逮著呢。”

老漢聽了少年這話,轉過身來瞧了一眼,不忍拂了那少年的興致,便應聲道:“肥,實在是肥。你拎著這魚先回家蒸上,我把這魚簍裏的魚拿到鎮上賣了換些酒回來,喏,那幾隻蝦你也拿回家去。”

那少年一聽這話,頓時眉開眼笑。幹脆應了聲是,便去魚簍裏揀出那幾隻蝦來,與魚單獨放在了一邊。

《漢書·五行誌》中就記載:“吳地以船為家,以魚為食。”這少年住在水鄉,按理說這魚就算不是吃得十分膩煩,也該有八九分了吧,不該是如此興奮才對。原來,平日裏打上這等肉質鮮美的大鱸魚,老漢都會拿到鎮上賣掉換了錢來補貼家用,平日裏可吃不上這等大個的鱸魚。像少年捕到的這條鱸魚,肯定會賣出個好價錢。倘若拎到鎮上的那些老爺的廚子那裏,這價錢還得往上翻。

遇過一個碼頭,那少年一手拎著那尾鱸魚,一手提著那幾隻蝦,小漁船離那碼頭還有一丈多遠的時候,那少年便已提氣竄了出去,隻一瞬間便穩穩地落在了碼頭上。回頭又向那老漢揮了揮手。那老漢無耐搖頭笑了笑,繼續搖著木槳向前劃去。在向前幾個碼頭靠了岸,就到了那鎮子邊上。這鎮子上便都是背水而築的房子了,靠水的一邊住著人,幾乎每家都有探出來的小碼頭,用於洗菜、洗衣服和小船往來。至於靠岸的那邊就是店鋪了,油坊、布坊、酒館、客棧、當鋪……

“老方頭,又來了啊,這次要竹葉青還是杏花春那。”酒坊的掌櫃的打笑到。

老漢擺了擺手道:“別整沒用的了,你那酒我還不知道,老規矩,還給我灌滿高粱酒。”

那掌櫃的被老漢擠兌也不生氣,見老漢無心玩笑,麻利接過老漢遞過的酒壺,打開大酒壇子,小心翼翼地裝著酒。

也難怪老漢不信。這竹葉青酒先是以黃酒加竹葉合釀而成的,後來更是以汾酒為底酒,再添加砂仁、紫檀、當歸、陳皮等十餘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等配伍,精製陳釀而成的。梁簡文帝簫綱有“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詩句,而庾信也有詩道:“三春竹葉酒,一曲昆雞弦”。可見這竹葉青酒在南北朝時便已是難得的珍品了。

這等酒莫說這小小的酒坊,便放在北京城裏,那些達官貴人也不一定搶得到。當然,這並不是說民間就沒有那竹葉青酒,隻是在這坊間小鎮上釀出的竹葉青,恐怕還跟不上自家釀的酒口感來得醇厚。

老漢與那酒坊掌櫃的又閑聊了幾句,那掌櫃的見左右附近都沒人經過,忽的似有些感歎地道:“唉,也不知道這安生日子還能過多久哦。”

那老漢聽了先是一愣,然後也是一臉的悵然,長歎了一口氣道:“也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聽說那闖王已取了鳳陽,還掘了皇陵,恐怕不久這兵亂就到我們這兒了,老方頭,早作打算那。”

“打算什麼,都一把老骨頭了,唉,我們都老了,一晃都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從督師和閣老死的死,退的退。我老方頭就是這個打魚的老方頭了。”

那掌櫃的忽的壓低了聲音:“聽說,關外也派人來這江南了,估計已到了蘇州府境內。滿人那邊身手夠格的,我估計多半還會是當年那人。”

老方頭臉上戾氣忽的一現,但很快又散了。“來,就來吧。”說著這話,老方頭已經轉過身去,想要離開,語氣中帶有一絲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