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抓一張報紙,全心全意地舞得嘩嘩脆響;也可以捏一個小瓶蓋,翻來覆去賞玩半天;你給他喂飯,連碗帶勺和裏麵的湯湯水水都成了他抓扯的對象;你給他撲爽身粉,花花綠綠的粉盒就必定引發一場爭奪。
簡單的玩具,不簡單的價值
我給魯魯買了一把小鐵鏟,想他可以拿來挖陷阱、壘城堡、鏟土、鏟草,甚至用來砸石頭。尤其是冬天,用它來玩雪、玩冰,多好啊!又趁手,又結實,還沒有銳角,比較安全。所以在早市的雜貨攤前一看見,我立刻就愛上它,買了,才三塊錢。
玩具,有時候是越簡單越好。在電視上看見過一個節目,專門推銷玩具的,像這種三塊錢一把的鏟子絕對上不了台麵。電視上被隆重推薦的,都是幾百上千元的豪華產品。不過我想,那些看上去華麗、實際上沒有多少玩頭的東西,也就是買去送禮比較適合,體麵,拿得出手。
魯魯最簡單的一款玩具,還不是這把鏟子,而是一根撿來的家具腿兒;也不知是什麼家具的腿兒,橙色,光滑,二尺來長,比手腕略細,握著感覺非常實在。每次去郊遊,魯魯都要帶上它,可劈、可捅、可撬、可大力揮舞,用處大得很。最近,他還突發奇想,要在上麵釘幾排釘子,做成一根狼牙棒;或者綁幾把小刀,做成旋轉切割機——都被我製止了,因為不安全。誰知他還會想出些什麼?
不管怎麼說,許多昂貴的電動玩具早被他束之高閣,而一根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家具腿兒,卻常被他隨身帶著,既給他無窮樂趣,又開啟著多種智能。而且曆經數次淘汰舊玩具的洗禮,它還能獨善其身,被珍藏至今,這也是價值選擇的結果吧。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通過不斷活動建構自己,比如說拿杯子,他不斷地拿起來,放下,拿起來,放下……在這過程中他形成了一種經驗,兒童的智力、智慧就是在這種經驗中產生的。
想起魯魯小時候喜歡玩棍子,到哪裏都喜歡撿一根棍子砍這砍那,在我們看來這似乎是一種很簡單(甚至是很單調)的活動,他為什麼就樂此不疲呢?這其實就是在積累經驗,在認識自己,他在試驗自己的力量,感受自己的身體和動作,同時也對不同的外物形成感覺——草木的硬度、彈性、砍的動作、不同方式產生的不同結果、挫折感和成就感……
所有這些,都是他在一次次看似簡單的活動中所感受到的,而複雜的電動玩具卻往往達不到這樣豐富的感受,因為高度的程序化,不需要孩子去探索和實踐,玩具的製造者已經替孩子完成了試驗和感受的過程。
魯魯小時候喜歡玩的小電話、搖鈴等,每個玩具都具有很多功能,可以用來把玩,用來砸、咬、摔,等等,這些都是探索和發現,是建立經驗的過程。所以簡單的玩具反而帶給孩子豐富的體驗,讓他百玩不厭,玩具本身的價值也得到了最大的實現。
很多人愛說現在的孩子不會玩,以前的孩子愛玩的扔沙包啊、跳繩啊、抽陀螺啊、滾鐵環啊,等等,這些現在的孩子都不會了,他們就隻知道看電視、玩電腦,沉溺於虛擬世界。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孩子不會玩我們以前玩的老遊戲,並不等於不會玩,我們自己不玩電腦遊戲,就有否定電腦遊戲的傾向,人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評判世界,這往往是片麵的。
但現在孩子玩的形式確實比較單調,他們的玩耍受製於時間、場地、觀念等因素,自由的空間比較小。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玩伴,許多集體遊戲都無法進行;現代人生活方式改變,單元式住房不利於人際交往,孩子的活動空間往往局限於室內,許多戶外的遊戲也無法進行;現代社會比較複雜,家長和學校都很重視安全問題,一些冒險性的遊戲不敢讓孩子玩,對孩子的約束太多,一些老遊戲就遠離了孩子;還有衛生問題,一些家長一味地追求幹淨,看到孩子弄得一身塵土就很不高興,孩子也就不敢玩諸如彈玻璃球之類的遊戲;缺乏足夠的閑暇時間,也限製了孩子們的玩。孩子很小就進行正規的學習,玩的時間被擠占,許多孩子連正常的休息時間都無法保證,玩就猶如犯人放風一樣,僅僅是保證其生存的必要活動而已。魯魯在寒暑假裏反而很鬱悶,就因為平時的玩伴都要去上課外班,大家上課外班的時間又不一致,很少能湊在一起,結果放假反而沒人可玩,還是隻能一個人在家裏看電視、玩電腦。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看電視、玩電腦,與孩子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能不能看電視、玩電腦似乎成了是否滿足孩子願望的一個標誌。但實際上,孩子們並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看電視、玩電腦,他們更喜歡和朋友在一起,隻不過很難實現。看起來這是個簡單的要求,但從魯魯的情況看,真的很難實現。他每次回來都要找蔡文劼玩,不是他不想和其他人玩,而是其他人確實很難找到,結果他就隻能和蔡文劼成為鐵哥們兒了。幸好還有這一個鐵哥們兒,不然他的周末也隻能與電腦、電視為伍。
玩具和真實的世界
早在兒子三個月時,我就開始給他買玩具。那時他的手眼尚不協調,抓不住東西,隻是偶爾對玩具動物、小醜等表現出興趣,望著望著就獨自笑起來,我想他醒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應該開始玩。
但大商店裏就是找不到適合他的玩具,不是太複雜,就是太昂貴,玩具店實際隻是大孩子的天堂,要想給小嬰兒買東西最好到地攤或貨郎那裏去找。我曾經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市場經濟的結果,對玩具商隻顧賺錢、不願生產簡單實用的小嬰兒玩具深感不滿。
隨著兒子的成長,他能夠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我才發現玩具商其實是很明智的,兒子根本不需要什麼玩具,對於他來說,世界上一切物品,隻要是他能夠接觸的,都是玩具。
他可以抓一張報紙,全心全意地舞得嘩嘩脆響;也可以捏一個小瓶蓋,翻來覆去賞玩半天;你給他喂飯,連碗帶勺和裏麵的湯湯水水都成了他抓扯的對象;你給他撲爽身粉,花花綠綠的粉盒就必定引發一場爭奪。總之家裏的一切,不管是門鈴、鑰匙、開關還是電腦鍵盤,他的視線落到哪裏,哪裏就成為他的樂園。他對一切都感興趣,所以一切都成了他的玩具。
然而兒子的快樂又使我感到痛惜,為什麼他們的廣闊興趣隨著年歲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狹隘?
我家對麵的超市門口有兩個電動搖椅,一個是雄赳赳的大紅公雞,一個是威風凜凜的飛機,搖起來裏麵還會唱歌,一元錢坐三分鍾,孩子們簡直排起了隊。
然而那就是公雞嗎?當許多孩子每天坐著這個電動公雞時,他們頭腦裏大概從來沒有過真正的雞的概念,更沒有和它們戲耍時的歡快體驗。他們印象中的小動物不過都是些卡通形象。小時候我們家喂過許多雞,我至今記得其中幾隻的名字,記得在田野裏追逐它們,或者把它們緊緊抱在懷裏,或者當它們咯嗒咯嗒跳出雞窩,我則歡呼雀躍從草堆裏撿出一個熱乎乎的雞蛋時的感覺。
那時的我絕想不到,我的兒子會與這種快樂絕緣,伴隨他們成長的會是這樣一些不吃不喝不跑不跳的電動公雞。更想不到的是,還有可以揣在衣兜裏的電子寵物,那些售價昂貴的寵物雖然還叫貓或狗,也可以在鍵上喂食或者散步,甚至還有發脾氣的程序,但那畢竟不是真正的生命。
也有人反對我,說管他是不是真正的動物,隻要好玩就行了!但當越來越多的孩子把他們的情感和幻想寄托在這些並不真實的事物身上,當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玩具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而他們卻分不清活貓活狗、大蔥和蒜苗時,大概也就預示著人類這一地球上的特殊物種越來越與其他生物隔絕開來,我們也許會更加優越,但同時也更加孤立、更加脆弱了。
帶孩子結伴出去玩
我們小區裏有幾個與魯魯同年級的男生,他們平時就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玩,自然形成了一個小群體。到了周末或寒暑假,我們這些家長們(主要是媽媽)會邀約在一起,帶孩子們集體出遊。這是孩子們再高興不過的時候。
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戶外活動,除了學校的體育課,平時沒有固定的體育鍛煉。有的孩子在少年宮練乒乓球,有的練遊泳、足球、羽毛球等,但都是不固定的,以寒暑假為主。男孩子平時雖然也玩一些喜歡的球類,但時間都不多。所以,能夠大家一起出去玩,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隆重的節日。
玩,不需要花很多錢,也不需要去什麼著名的景點,隻要是大家在一起,隻要是到野外,有藍天、有陽光、有開闊的視野、有滿眼的綠色,就什麼都好了。
孩子天生有很旺盛的精力,隻要是感興趣的事,他們的承受力超乎我們想象。我們去過幾次十三陵水庫,都是步行,行程中沒有孩子要求打車。有一次,有個孩子的媽媽開了車來,他還不願坐車走,寧願跟大家步行。回家的途中,雖然有的孩子已經累得一瘸一拐,但路過廣場時,看見在噴水澆灌草坪,又擁上去玩水,鬧了好一會兒,鞋子都濕了。魯魯下午4點還要上架子鼓課,到我家樓下已經3點35分,樓都上不去了,腳軟。他坐在地上吃了根冰棍,休息了十分鍾就搭我的自行車去上課,一路無精打采,可進了教室又生龍活虎了,打完一個半小時架子鼓,沒有任何異樣。
孩子的耐力是驚人的。以前看過一個帖子,說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參加夏令營,中國孩子如何嬌氣無能,日本孩子如何自立堅強。我也拿這個例子來教育過魯魯,可魯魯說:那是因為沒選我去!中國孩子一樣很出色!
那次戶外活動,出發的頭天,我專門問過魯魯,我們倆的東西是各背各的,還是集中在一個背包裏由我來背。兒子說,自己背自己的。後來收拾東西的時候,他把我們共同的所有東西——食品和水,都放進他的背包,隻讓我背自己的衣服和相機,後來在我的堅持下才將部分東西移到我的背包裏。在做這些的時候,他其實有種驕傲感,覺得可以幫助大人了。我告訴他,你現在越來越大了、越來越強壯,老媽卻越來越老、越來越虛弱,你要多照顧老媽。他笑著點頭,神情很自豪。
出門最要帶足的東西是水,食品倒吃不了想象中的那麼多。水的消耗量很大,雖然沿途也有賣水的,但衛生不讓人放心。而且孩子們總是在運動之中,家長也不得不跟著跑,如果一個孩子停下來找水,掉了隊要再追上去就更累了。我出發的時候有點事耽誤了幾分鍾,就追不上他們了,路又走岔,不得不打車到前麵路口等。
玩的東西幾乎不需要帶,隻要出了門,野外任何一個東西都是玩具,樹棍、石頭、溝溝坎坎,都讓孩子們興奮不已。甚至,回來的時候,孩子們發現路邊一個臭水溝,積滿了糞,就拿石頭去砸。就這麼一個活動,讓他們開心不已,笑到抽筋,大人催促了半天才戀戀不舍地離開。當然,如果孩子們願意帶上自己的玩具也不錯,將使活動更加豐富。
出門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為此家長不能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一定要講清楚,不能亂來。隨身攜帶的東西要放進包裏,以防遺失。家長要穿上適當的服裝,穿上運動鞋,早上吃飽,一天下來會很累。
物品方麵,可帶消毒紙巾,野外沒有洗手之處。可帶一些外傷藥,如創可貼、萬花油、紗布、膠布、碘酒等,以防萬一。如天熱,備中暑藥、風油精之類。另外,坐墊、墊食品的報紙、野餐墊等。小刀一把。還有,如果人多,考慮帶一個口哨。
最後,帶垃圾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玩中的經濟學
這段時間學校流行玩一種卡片,上麵有各種玄幻人物,每個人物有相應的出生背景、主要事跡、地位、能力、分值等。魯魯中午專門跑到學校外麵的商店買了一包6元的卡,以前他從來沒有買過這麼貴的,一般是買5角的,有時買1元的,最貴一次是買了一包2元的。
急忙拆開來看(6元的包裝比5角的高檔很多),發現一張威力巨大的卡,高興得不得了,一路都興奮地講著他的卡,介紹各種各樣的卡、各種各樣的玩法,以及和卡、有關的趣事。
坐在自行車上,他突然說:“50元(一盒)的不合算,50元的我看隻有兩百多張,最多三百多張,我買的5毛錢一包的,裏麵有十張,買5元就有一百張,買50元應該有一千張啊!太不合算了!”
我說:“對啊,學了數學就是用來算賬的,一算就知道買哪種合算了。肯定是越高檔的越不合算,以後還是別買貴的了。”
“是啊是啊,50元可以買一千張啊!”
“簡直是暴利!”我說,“這些卡片,印得很粗糙,材料也一般,印量又大,我做過印刷,知道它的成本,一盒最多就是幾元錢,卻要賣50元!小孩子的錢是最容易賺的,因為小孩子不懂,想買就買,從不考慮價格。”
“就是,包裝有什麼用嘛,重要的是裏麵的東西。”魯魯很老練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