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可以提升個人的品性,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認為,節儉是人生的導師。一個節儉的人勤於思考,也善於製訂計劃。他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也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節儉是一種不應被大家忽視的美德,即使是在富足的今天,也應養成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正確支配金錢的習慣。在花錢之前要認真思考,避免盲目消費。要懂得量入為出,不在攀比中失去自己。
別讓壓力毀了你
運動員為了增強腰部和下肢力量,常常會在教練的指導下做一種壓杠鈴的負重練習。通過壓杠鈴的練習,運動員的力量尤其是腰部和下肢力量會迅速增強,奔跑和跳躍的能力會突飛猛進。當然,杠鈴的重量一定要合適,輕了效果甚微,重了運動員受不了會閃了腰。
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人生在世必定要背負一定的壓力,我們人類從生到死無不與壓力相伴。人類在降生的一刹那,就經曆了高壓的鍛煉。從胚胎在母體裏孕育一直到出生,都要承受來自母體心髒和子宮的壓力。適當的壓力會成為個人乃至社會發展的動力。
某法國小鎮有個十分喜歡文學的年輕人,但他在30歲之前一直沒有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於是,他的親人希望他放棄創作去經商。最後,這個年輕人聽從了家人的意見,先後嚐試了多個行業,但遺憾的是他的經商之路並不成功。
在他的經商過程中,他曾經和出版商合作經營書籍,但最後也以失敗告終。後來,他又辦了鑄字廠和印刷廠,但運氣欠佳,這兩家廠子最後都倒閉了,而且還欠下足以讓他還30年的巨額債務。這個人在飽嚐失敗之苦後,不得已走上了“賣字”還債的道路。在之後的一年內,他發瘋似的寫下了3部小說,但這些書換來的稿費並不能解決他的債務問題。
麵對每天逼上門的債主,這個人感到絕望,想要放棄。但後來他決定向自己的偶像拿破侖學習,勇敢地麵對壓力,不逃避、不氣餒。最後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這個人創作了100多部小說,其中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數十部小說成為傳世之作。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紮克。
還債的壓力促使巴爾紮克從一個失敗的商人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在生活中每個人在壓力麵前都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選擇正視壓力,勇敢地與壓力一決高下。也可以選擇逃避壓力,懦弱地將自己藏起來。隻是,前者在戰勝壓力之後,必然會迎來勝利的彩虹,而後者卻隻能永遠生活在壓力的陰影之下。如果你沒有勇氣正視壓力,也不想在壓力的籠罩下生活,你還可以選擇將壓力扼殺在搖籃裏。壓力會改變一個人,如何改變就要看你對待壓力的態度:是視壓力如猛虎、畏懼退縮,還是泰山壓頂不彎腰,挺直脊梁,抑或任其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處之泰然,我行我素。正確地看待壓力、利用壓力,一個人才能活出自己獨特的風采。
有一天,張美上班差點遲到,為了不被扣工資,不得不打車。因為正趕上上班高峰期,路段很擁擠,沒多久出租車就動不了了。這時出租車司機開始不耐煩地歎氣,臉色也不太好。張美想緩和一下氣氛,就隨口和司機聊了起來:“最近生意好嗎?”誰知司機憤憤地說:“有什麼好?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賺不到什麼錢,真是遭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話題,張美立刻轉移話題說:“師傅,你的車又大又寬敞,即便是塞車,也讓人覺得很舒服……”司機立刻打斷了劉飛的話,激動地說:“舒服什麼啊!你每天坐12個小時看看!”接著司機又開始抱怨路上的車多,路況差,一直說個不停。張美嚇得再也不敢做聲了。車一到目的地,她逃也似的下了車,還下意識地看了看對方的車牌號,下次堅決不做這個人的車了。
過了幾天,張美外出辦事,又坐上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一位30多歲的女士。張美一上車,女司機就滿麵笑容地和她打招呼。車剛行十幾分鍾,同樣遇到了塞車,張美以為女司機也會像那次那個一樣抱怨不停,誰知女司機反而跟著收音機裏的音樂輕輕哼唱了起來。張美想起了那張滿臉怨氣的男司機的臉,不禁問道:“我聽說司機的工作又辛苦收入又不理想,怎麼我看你很開心,很享受這份工作呢?”女司機笑了笑,說:“沒錯,跑出租是很辛苦,掙錢也不多,不過,我的日子還是過得很開心,我有個秘訣……”她停頓了一下,有些神秘地說,“我總是換個角度想事情。例如,我覺得出來開車,其實是客人付錢請我出來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你,花錢請我跟你到郊區玩,這不是好事嗎?平時,我是很少有時間去郊區玩的,到了那裏,我可以順道看看景色,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然後再離開。”張美覺得做這個司機的車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於是,決定跟這位女司機要電話,以便以後有機會還坐她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