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和氣、和諧,和為貴(3)(1 / 3)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雜誌。他不經意地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目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是這篇小說的作者,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他的文筆,鍾愛有加。於是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一位由姑母一手撫養長大的孩子。屠格涅夫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向她表示自己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裏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的《獵人筆記》的作者屠格涅夫對你讚賞有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欣喜若狂,原本他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以排解心中的寂寞。由於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然一下子點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讓他找到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寫了下去。最後,真的如屠格涅夫所說,他成了一位享譽世界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因為屠格涅夫的讚美而發揮了自己的天賦,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偉人的成功得益於讚美,普通人的人生也同樣可以讚美而與眾不同。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從一班大學生中挑出一個相貌、氣質、學習成績等各方麵表現都相當平庸,而且有點自卑、也不太招人喜歡的姑娘,特意安排她的一些同學對她改變看法,對她表示喜愛和讚揚。於是,從這天起,有的同學對她表示某種好感,說她有很多可愛之處;有的主動獻殷勤,送她回家;還有很多同學送她生日禮物。每個同學都盡量發現和讚揚她的閃光點,認定她是個聰明又美麗的姑娘。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位原本平庸的女大學生變得相當出色。她變得自信開朗,愛說愛笑,學習成績和氣質都很優秀,並且還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

其實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沒而產生自卑感或身處逆境的人。一句讚美的語言便可以讓他們振作精神,大展宏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吝嗇去讚美別人。讚美是人際關係的黏合劑,適當的讚美不僅可以給平凡的生活帶來陽光和快樂,還會使生活更加光彩。它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讓人產生親近感,促進人際關係。被讚美者可以因他人的讚美而受益,讚美者也可能因為讚美別人而獲益匪淺。

有一個飯店的廚師廚藝聲名遠揚,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鴨,深受顧客的喜愛,他的老板也很賞識他。但是讓廚師遺憾的是這個老板從未給過他任何鼓勵,這使得廚師整天悶悶不樂。有一天,老板的朋友從遠方來,老板在自家飯店設宴招待貴賓,點了數道菜,其中一道是烤鴨。當老板夾了一條鴨腿給客人時,卻找不到另一條鴨腿,他便問身後的廚師:“另一條腿到哪裏去了?”廚師說:“老板,我們家裏養的鴨子都隻有一條腿!”老板雖然感到奇怪,但礙於客人在場,不便問個究竟。飯後,老板便跟著廚師來到鴨籠旁邊探個究竟。這時正是夜晚,鴨子正在睡覺,每隻鴨子都隻露出一條腿。廚師指著鴨子說:“老板,你看,我們家的鴨子不全都是隻有一條腿嗎?”老板聽後馬上拍掌,鴨子當場被驚醒,都站了起來。老板說:“鴨子不全都是兩條腿嗎?”廚師說:“對,不過隻有鼓掌拍手,才會有兩條腿!”老板立刻領會了廚師的用意,笑著走了。此後,老板更加用心地對待他的下屬,從不放過每一次讚美和鼓勵的機會,彼此之間像一家人一樣。幾年後,這個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好,並且在許多地方都有了分店。

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需要讚美,你我都不例外。”對讚美的渴求源於人的本性。一個人不僅有物質上的需求,還有精神上的追求。讚美可以給人以力量和自信,這種精神上的推動力是無法用物質來代替的”。馬克·吐溫說:“一句精彩的讚詞可以代替我10天的口糧。”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回應。在許多場合,適當的讚美常常會發揮它的神奇功效。在人與人之間,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朋友之間、師生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互相讚美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