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細節竟然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一個鐵釘毀了一個國家。我國古代有“千丈之堤毀於一蟻之穴”的說法,小事不加注意,往往是招致失敗的根源。
有一天,老虎遇到一隻牛虻。“不要在我眼皮底下打擾我覓食,否則我就吃掉你。”老虎生氣地說道。“嘻嘻,隻要你能抓到我就來吃呀。”嘲笑老虎,並且爬在老虎鼻子上吸血。老虎用爪子來抓,牛虻又飛到老虎背上,鑽進虎皮中吸血。老虎惱怒地用鋼鞭一樣的尾巴驅趕牛虻,牛虻卻越鑽越深。老虎於是躺在地上打滾妄圖壓死牛虻。牛虻飛走了,不一會兒引來了一大群同夥,對老虎群起而攻之,沒過多久老虎便奄奄一息了。
不注意細節不會贏得成功,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在小事上認真的人,做大事才會成績卓越。
幾十年前,有一名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學曆不高,也沒有技術。他在公司的工作連小孩也能勝任,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台了,焊接劑便自動滴落下來,沿著蓋子回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每天如此,反複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沒幾天,他便開始對這項工作厭煩了,他很想改行,但一時又沒有更好的工作,更何況工作並不好找。他想,要使這項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須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加專注於這項工作,並在工作時更加仔細地觀察。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就結束了。他努力思考: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成本?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於研究出來“37滴型”焊接機。但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不實用。他沒有灰心,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這個發明非常完美,公司對它的評價很高。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雖然節省的隻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替公司創造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這個青年就是後來掌握全美製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
幾滴焊接劑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一生。一個人的成就是平時點滴積累而成的。意誌、品德、待人,無一不從小事做起。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魔鬼存在於細節。縱觀那些有成就的人,不難發現他們都能夠把細節貫徹始終。“經營之神”的王永慶曾指出:精於細微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的水準。不能隻重視“麵”和“線”,而忽視了“點”;應該重視“點”,“點”真正完善了,“線”和“麵”就簡單了。各事物所謂基本問題還是在“點”上,因此,成大事者一定要注重細節。
對此,海爾總裁張瑞敏深有感觸:“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就是本著這種做好細節的管理風格,衝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而偉大就會了無蹤影;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自立者,天助之。”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上天從來不會幫助懶漢。沒有平時的積累和總結,當機會來臨的時候隻能一次又一次地失之交臂。
細節決定成敗,在於因其是小細節,所以往往被人忽視,掉以輕心;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但就是這些小事和細節,往往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是成敗的關鍵。細節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類的發展需要危機感與憂患意識。但是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總願意安於現狀。不到危急關頭多半不願意去改變已有的生活。若一個人久久沉迷於這種安逸、無變化的生活。就會忽略周圍環境的變化,當危機到來時隻能束手待斃。
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一次有名的實驗。他們把一隻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水鍋裏,這隻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用盡全力躍出了那勢必使它葬身的滾滾水鍋,跳到地麵安然逃生。隔半小時,他們使用一個同樣大小的鐵鍋,這一回在鍋裏放滿冷水,然後把那隻死裏逃生的青蛙放在鍋裏。這隻青蛙在水裏不時地來回遊動。接著,實驗人員在鍋底用炭火慢慢加熱。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等它開始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使它熬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時,一切為時太晚。它欲試乏力,全身癱軟,隻能慢慢地等待死亡的來臨。這就是著名的“青蛙效應”。
我們人也是一樣,太過安樂的環境會消磨我們的鬥誌,夢想被遠遠地拋到了腦後,到最後隻能一事無成。但是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不利的或者是相對惡劣的,大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去開發自己的潛能與命運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