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妻子都試圖從嘮叨中得到她們想要的東西,然而越是嘮叨,就越可能失去更多已擁有的,包括愛情。
貧苦的生活並不能阻礙愛情與幸福的到來,但是,如果嘮叨不停,即使是金錢的富有與權力的無限,也無法挽救危機中的愛情。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是拿破侖龐納派德的侄兒,他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伊金尼·迪芭女伯爵墜入情網。接著,他們就結婚了。他的那些大臣們紛紛勸告說,迪芭隻是西班牙一個並不重要的伯爵的女兒。可是拿破侖卻反駁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是的,她的優雅、她的青春、她的誘惑、她的美麗,使拿破侖感到了神仙般的幸福。
拿破侖和他的新夫人,他們具有健康、權力、聲望、美貌、愛情,一切美滿婚姻所完全具備的條件,那簡直就是最完美的婚姻,它的光彩讓人炫目。
可是,沒有多久,這炫目的光彩就暗淡了下來,後來隻剩下灰色。拿破侖可以用他的愛和皇權使迪芭小姐成為法蘭西的皇後。可是他愛情的力量、國王的權威,卻無法阻止這個女人的疑心、嫉妒和喋喋不休。
迪芭在嫉妒疑心的驅使下,無視他的命令,甚至不許拿破侖有任何私人秘密。她經常會在他處理國事時貿然闖入他的辦公室,在他討論最重要的事務時,不停地幹擾;甚至決不允許他單獨一個人,總怕拿破侖會跟其他的女人相好。
她常對姐姐抱怨她的丈夫,訴苦、哭泣、喋喋不休!她會闖進他的書房,暴跳如雷、惡言謾罵。拿破侖擁有許多富麗的宮殿,身為一國的元首,卻找不到一間小屋子,能使他寧靜安居下來。
伊金尼·迪芭小姐的那些吵鬧,又得到了什麼呢?
於是,拿破侖時常在晚間,從宮殿的一扇小門悄悄地出去;用軟帽遮住眼,由一個親信侍從陪他去與正期待著他的一個美麗女人偷情。他們或者會在巴黎城內看夜景,或是觀賞平時國王所不易見到的那些夜生活。
這就是伊金尼·迪芭小姐所留下的戰績。事實上,她高居法國皇後寶座,她的美麗傾國傾城,可是卻不能留住愛情。
嘮叨就像獄中的魔鬼一樣,破壞著愛情。它總是能夠得逞,像眼鏡蛇咬人一樣具有破壞性。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夫人,也明白這一點,可是已經太晚了。當她在臨死前,向她的女兒懺悔說:“你父親的去世,是我的過錯。”她的女兒們沒有回答,而是失聲痛哭起來。
她們知道母親說的是實話。當年她們的母親不斷地抱怨、長久地批評,父親就是在這種壓抑下去世的。
本來,托爾斯泰伯爵和夫人應該是幸福的一對。
兩本巨著《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奠定了托爾斯泰在世界文學上的地位。
由於托爾斯泰的名氣,崇拜他的人日夜跟隨著他,把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速記下來。包括“我想喝水了”諸如此類的話。
除名聲以外,托爾斯泰和他的夫人還有財富、社會地位、小孩。在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幸福似乎是太完美了,太甜蜜了,一定會白頭偕老。因此,兩個人跪在一起,祈禱全能的上帝,永遠不斷地把幸福賜給他們。
然而這一切並不長久,托爾斯泰慢慢變成了一個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他對自己所寫的巨著感到羞恥,並從那個時候開始,獻身於寫些宣傳和平,以及廢除戰爭和貧窮的小冊子。
托爾斯泰承認在他年輕的時候,犯過每一件可以想象出的罪惡——甚至包括謀殺,他試著完全遵循耶穌所說的話,把自己的產業送給別人,過窮苦的生活。自己在田地裏工作,砍柴除草,自己做鞋,掃地,用木碗吃飯,以及試著去愛他的敵人。
他的夫人喜愛華麗,熱愛名聲和社會讚譽,但這些虛浮的事情,對他卻毫無意義。她渴望金錢財富,但托爾斯泰認為財富和私人財產是罪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