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站在對方的角度處理問題(1 / 2)

在任何時候,人最關心的是他們自己。當你在與人相處時,如果能夠迎合別人的興趣,為對方做打算,別人就會自然地照顧你的需求了。

我們常說:“想釣到魚,就要先問問魚想吃什麼?”同樣的道理,人際交往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留心注意別人所喜歡的是什麼,最厭惡的是什麼,在交際中站在對方的角度處理問題,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從中將會得到自己所需求的東西。

當一個人麵對嚴重的難題時,如果他能夠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那麼就可以緩解壓力,解決問題。

伊麗莎白·洛亞科是澳大利亞人,她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部車子。由於種種原因,她已有六周沒有按合同交款了。一個星期五的上午,負責洛亞科買車付款賬戶的一名男子在電話中憤怒地告訴她,如果下周一上午不把錢交上的話,他們將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剛好是周末,洛亞科沒有籌到錢。於是這名男子星期一給洛亞科的電話裏說了更多難聽的話。當時洛亞科沒有發火,而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考慮這件事情。洛亞科先是真誠地道歉,說真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因為自己已六周未付款,一定是他客戶中最讓他頭疼的。他聽了洛亞科這一番話後,改變了態度,說洛亞科並不是最讓他煩心,並且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說有的客戶經常撒謊,有心躲著不見,還有的非常不講理。洛亞科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聽,讓他把心中的不快都說出來。最後,還沒等洛亞科提什麼要求,他就主動說如果洛亞科不能馬上交還拖欠的錢,也可以。隻要洛亞科在本月底先付給他20美元,然後在她方便的時候再把其餘的錢交給他就可以了。

如果你永遠都能按照對方的觀點去想,從他的立場看事,這就足夠成為你一生中一個新的裏程碑。

1920年初,我剛剛完成了那本《影響力的本質》一書。我打算在芝加哥的某家飯店裏租用一個大舞廳,舉辦一個大型講座,每一張票10元。

當一切準備就緒,入場券也已經被印好的時候,我接到了飯店方麵的通知,要求將租金多加一倍。

很顯然,無論誰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感到為難的,去責問飯店經理嗎?顯然不會取得好的結果,因為飯店經理總會擺出讓人足以無言以對的理由的。況且他們關心的隻是他們的事情,我辦不辦得成講座恐怕不在飯店經理的考慮之內。

後來,我找到了這家飯店的經理,我很平靜地對他說:“得到這個消息,我很吃驚,但是我一點都不怪你,如果我處於你的位置,我也會這麼做的。作為一名經理人員,使飯店的利潤增加是他的責任。現在我們拿出一張紙,把你增加租金的利和弊寫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