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製訂一個順序表,你會對突然湧來的大量事務手足無措。
當你麵前擺著一堆問題時,應問問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們作為最優先處理的問題。如果你聽任自己讓緊急的事情左右,你的生活中就會充滿危機。
現在,就請你回想一下,工作時下麵這些情景是否經常出現?
——你是不是手邊永遠有一堆瑣瑣碎碎的小事,怎麼都做不完?
——你是不是覺得所有的工作都“一樣重要”?
——你是不是非要先做完手邊的工作,才肯再接新的工作?
——你是不是經常“調整工作進度”?
如果你的答案為“以上皆是”的話,那就說明你需要在分清輕重緩急方麵下工夫了。
有一位公司的經理去辦公室找我,看到我幹淨整潔的辦公桌感到很驚訝。他問我:“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在哪兒呢?”
我說:“我所有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今天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他緊追著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我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公司經理困惑的神態,我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完了。”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幾周以後,這位公司的老板請我參觀其寬敞的辦公室,對我說:
“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法子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公司的老板,就這樣找到了處事的辦法,幾年以後,成為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事情之所以會永遠做不完,通常是因為你“太貪心”又“太用力”的緣故,若你每天排一張“做事順序表”,你的狀況便會有很大改觀。
如果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時間卻很有限,你若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情,不妨利用前一晚的睡前,或是每天的早上,將當天所有要做的事情列成一張表。
排“做事順序表”的訣竅是,依照事情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來排列。
所有的事情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重要而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
重要而且緊急的工作是指事情的重要性高,而且需要立即的行動。此類事情帶給人們較高的壓力。比如老板緊急交辦的工作、重要客戶來訪、家人臨時生病住院、不擅長的必修科目隔天要期末考試等。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對個人而言是很有意義的,可能是許久的盼望或長遠的目標。通常這類事情挑戰性高,困難度也高。最常見的例如參加明年的重要考試、年底的婚禮、下星期應聘工作麵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