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 舌苔養生(1 / 3)

中醫常把舌苔稱為“中醫的胃鏡”,把舌頭變化當做“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舌苔是舌體上麵所散布的一層苔垢。正常人的舌苔為薄白而濕潤,幹濕適中,不滑不燥。而病理下的胃氣有強弱,機體有寒熱,可形成各種不同的病理舌苔。舌苔的變化最能反映每個人當時的身體狀況,通過舌苔的不同情況,最能直觀地看到身體內的寒、熱、虛、實。

舌與人體髒腑各器官通過經脈密切相連,當髒腑生理功能失調時,舌上必然會有反應。中醫將舌按部位分屬五髒:一般以舌尖屬心肺、舌邊屬肝膽、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從舌相應的部位可以看出五髒的病變。而且,根據舌質的顏色、潤燥晦暗以及舌的形態、大小也可以判斷髒腑的病變程度。每天晨起關心自己舌苔、舌質,能及時發現疾病征兆,早作預防和治療。

9.1舌質看養生

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麵。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深淺適中,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屬於病理性的舌質約有五種顏色,即淡白舌、紅舌、絳舌、淤斑舌及青紫舌。

9.1.1看舌色

(1)淡舌

舌色較正常淺淡,為虛證、寒證,多見於貧血、氣血不足、陽氣衰弱體內有寒之象。淡白而舌體瘦多為氣血不足,淡白而舌體胖嫩多為陽氣虧虛。舌體淡白胖嫩而舌邊有齒痕,說明氣虛,脾胃虛弱。

(2)紅舌

舌色較正常人深,呈鮮紅色,主熱證,有虛實之分,多為病邪在裏的實熱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幹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3)絳舌

舌色深紅,多為熱盛或陰虛火旺。舌顏色越深絳,表明熱邪越重。外感熱病中見絳舌,多為熱入營血的標誌,常見於熱性病;內傷雜病中見絳舌,多屬陰虛火旺。若舌尖獨絳,多為心火上炎之證;舌絳而光亮無苔如鏡麵,為胃陰已亡。

(4)淤斑舌

舌上有青紫色之淤點或斑點,多為內有淤血蓄積。

(5)青紫舌

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幹燥,有斑點,為熱極至盛;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或淤血證。

9.1.2看舌形

看舌形指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1)老嫩

“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舌形直且舌質堅,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舌形柔軟而舌質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2)胖瘦

“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3)芒刺

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4)裂紋

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黏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9.1.3看舌態

看舌態指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1)震顫

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2)歪斜

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3)痿軟

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4)強硬

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