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煙水太湖 蓬萊江家(2 / 2)

那中年人道:“不錯,你天資聰穎,百年難得一遇,十六歲年紀便練至第二層洞玄境圓滿了。你可知我為何一直不教你這最後一境中的劍招嗎?”

那少年道:“孩兒不知,還請父親明示。”那中年人看著那波光灩灩的太湖水道:“那你不妨先說說你怎麼理解這三重境界的?”那少年略一思忖,道:“這洞真一境,依孩兒之見,就是將其中的各式劍招練至十分純熟、一毫不差,這一境中父親共教給孩兒一十八式劍招,稱作‘洞真十八劍’。而這第二重洞玄境,其要義說‘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想來是要各個劍招之間互相通融,運轉自如。這一境中父親教給孩兒共九式劍招,叫做‘洞玄九式’,孩兒平日間練習時,也發現這九式劍招互相之間都是可以連著出招的,比如那‘岸上汀蘭’最後一劍挑對方‘膻中穴’,其後若接‘芳菲滿堂’,劍勢便由孤僻超絕變為紛繁複雜,削挑刺點對方周身各處大穴,相信定有奇效。然而若其後接‘沙洲蕪草’,則劍勢便由生機勃勃變為寥落孤寂,想來也可以讓對手措手不及。至於洞神一境,其要義說要‘召製鬼神,其功不測’,想來肯定不會有真正的鬼神,我猜測應該是要在運轉自如上再進一層,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孩兒猜測,這第三重洞神境,應該是沒有劍招,或者說萬事萬物都可入招,都可為招。不知孩兒說的對是不對。”

那中年人臉上露出一絲驚訝和讚賞之色,不過卻很快消失了,隻聽他頷首道:“不錯,看來這第三境你也初窺門道了,不過,我更希望你不要就此自驕自滿,須知武之一道,永無止境,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這就是我江家的‘道藏劍法’在這第三境無具體招式的緣由,也是我在你十六歲之時不告訴你第三重真正意義的原因。不過,你自己竟悟了出來,這也是極為難得的。”這中年人教誨了一番後,還是誇了這年輕人一句。

隻聽那少年恭順道:“父親說的是,孩兒記住了。”

那中年人點了下頭,又道:“這第三境之後,我也沒什麼東西教給你了,一切還要你自己多多體悟。若是我將我的所悟所得說給你聽,以後不免會對你產生一些限製。不過你要記住‘召製鬼神,其功不測’這八字,至於體悟多深,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那中年人頓了一頓,又道:“你已學會那前兩境的‘洞真十八劍’與‘洞玄九式’,雖說這表麵上隻有二十七式劍招,但剛剛你也說了,這些招式卻是可以相互組合,是變化無窮的,你如今也算是江湖上的高手了,隻不過少些臨敵變化的經驗罷了。而要想修行這第三境,卻不是在這小小的小蓬萊之地便可以的,這江湖之大,才是磨煉人的最好地方,隔幾日後你便出去看看吧。”說著,那中年人似是觸及到了往事,眼中浮現出一絲懷緬的神色。

那少年聽後立即喜笑顏開,還沒待他說話,那中年人卻又道:“不要太得意忘形了,現在我卻要來考較考較你的功夫了。”那少年臉上笑意還沒消失,聽到這話便立馬垮下臉來,臉上盡是不情願之色。那中年人見狀,道:“你臨敵經驗不足,我與你喂喂招,讓你多些見識。這江湖上處處凶險,可得小心謹慎,莫要著人道了。”說罷,那中年解下腰間長劍,扔給那少年道:“你用我這把‘含光劍’。”說著,那中年人四處看了一下,目光停在不遠處的一株老柳上,道:“我們到那邊去。”說著話,忽然間騰空而起,腳尖在那碼頭立柱上輕輕一蹬,整個人便向岸邊折射過去。這碼頭探出岸邊足有五六丈之遠,這中年人於空中卻是絲毫沒有停頓,一下子便躍到岸上,緩步向那株老柳樹走過去,一步之下便下去一丈多的距離,顯然是極高明的輕身功夫。

那少年卻也是絲毫不落下一步,隻見他也是輕飄飄地縱了起來,卻沒有那中年人那般縱得有幾丈之遠,待到去勢已盡將要落到水中之時,那少年將那含光劍劍尖輕輕在水麵上一點,借助這一浮之力,整個人又飄飄向前而去,動作說不出的舒緩自然、輕盈瀟灑。如此兩個起落之間,人也已經躍到了岸上。接著便緊跟著那中年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