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傳承的使命(1 / 2)

第2章 傳承的使命

蘭若寺後院有僧侶自己的菜園,每天早上都要有人侍候澆水。以前般若沒有上學的時候,這是她每天一定要做的工作,現在她回來了,這也仍舊是她的工作。

除了菜園,蘭若寺的後院還有一片小樹林。小樹林被劃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區域用來練功,叫武林。武林裏立著梅花樁,凡是練武的僧人都要到這裏來上梅花樁。另一片區域叫悟林,是僧眾參禪悟道的地方。

悟林裏很幽靜,林子裏每天都會有僧人到這裏來靜坐參禪。大師兄讓師父叫去了,師兄弟們睜開眼睛,看到他走遠了才轉頭向般若:“都學什麼了?”般若聽到好像是在跟自己說話,睜開眼睛看到師兄弟眼巴巴地看著自己。“什麼都學點……”“你給我們講兩句那個什麼外國話吧。”五師兄回頭看了一眼大師兄有沒有過來。般若哪裏好意思在師兄弟們麵前開口……

到了晚上,蘭若寺的弟子們都到禪堂做晚課去了。明鏡把般若叫到方丈室,正好般若也打算過去。方丈室在藏經閣後麵,般若和明鏡繞過藏經閣來到方丈室。方丈室裏亮著燈,從裏麵傳出方丈誦經的聲音。般若和明鏡的腳步聲到了方丈室前就停止了。“進來吧。”聽到師父召喚,兩人才抬腳進了方丈室。

方丈室內東側立著彌勒佛銅像,牆上掛著一幅禪宗初祖達摩的“一葦渡江”圖。兩人規矩地站在師父後麵,方丈看著般若:“說吧。”般若一驚,抬頭看師父的眼睛,那雙眼睛似乎能洞悉一切。大師兄的臉色也比以前更加嚴肅,難道他們都知道自己要過來說什麼。“般若,想說什麼就告訴師父吧。”她確實要來說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一時不知怎麼啟齒。方丈手上的佛珠一顆一顆地流動:“般若,你既已下決心,就去做吧。”般若覺得師父是知道她要說什麼的,連明鏡大師兄也知道。“師父……弟子……想下山。”“般若,你真的要去找它們?”明鏡聽到般若的話,雖然沒有十分吃驚,但是還是想勸點什麼。方丈轉身從桌子上拿起一本筆記本,將它遞到般若手中:“這是你父親留給你的。”般若從師父手上接過父親的遺物,燈光把師父的影子也投在了筆記本上。“這上麵有那兩樣東西的去路。”般若為自己不能侍奉在師父身旁隨師父學道而感到愧疚,方丈似乎又能看出她的自責:“不必感到自責,一切皆因緣而起,也會因緣盡而滅。你既與佛祖有緣,在心中留一尊便可。”師父的話讓般若心裏頓感明朗十分,“佛祖心中留”。

“般若,還有一件事你父親沒有寫。”方丈放下佛珠接著說,“你戴的玉竹節是你身份的證明,應細心保管。”說到這玉佩,般若將戴在脖子上的玉取了下來。這玉呈竹節狀,長約兩厘米,寬約一厘米。青翠的翡玉包裹著殷紅的血液,好像縈繞著一團火焰。在她外出上學之前師父就曾經囑咐過她要好好保管這塊玉竹節,她一直記著,但是到現在也不知道這塊玉竹節的來曆。方丈:“這玉竹節裏的血乃是你父親和母親的,至於竹節的玉,你可知曉它的來曆?”這個別說是般若,就是明鏡也不曾聽師父說起過。“那是和氏璧上的玉。”方丈說得很平淡,但是卻把般若和明鏡都嚇了一跳。和氏璧,這可是一件傳說中的國寶,它的玉怎麼會掛在自己的脖子上。“你的先祖本來是皇宮裏的大臣,當年王莽篡權,安陽候逼孝元太後交出用和氏璧製成的傳國玉璽。孝元太後一氣之下將和氏璧擲地,玉璽摔了一角。後來用金補了上去,而那摔出來的一角就是你現在所戴的。”般若將玉竹節捧在手上細細地看著,沒想到這玉竹節承載的不僅僅是家族的往事還有民族的曆史。可是它又是有了父親和母親的血液?明鏡問了方丈這個問題。“這塊玉本來不是這個形狀。當般若的父母感到盜寶賊的威脅決定將這兩樣東西分散的時候就讓當時最好的玉匠將這塊玉打造成竹節形狀並且滴入他們的血。能在玉裏滴入人血並且使血液流動,這是當今世上獨一無二的玉匠才能做的事。所以它才可以成為一個人唯一身份的證明,它才能證明你就是程慕飛的女兒程般若,你才可以從你父親寄存東西的人那裏拿到這兩樣東西。”般若明白了,這玉竹節才是她尋寶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