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一個人如果深信積極意義的事件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努力創造相應的條件,積極意義的事件就會如期而至。20歲後世界不允許你再糊塗,社會新鮮人必須學會看透下文中的信念法則、當下法則、應得法則、錯誤法則、吉格勒定理、幸福法則、因果法則、相關法則和吸引法則。我們相信自己能成功,把握好當下,定好成功的高起點,一點一滴積累幸福,才能奔赴夢想的彼岸。
信念法則:信則有,不信則無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所以,別人不相信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相信自己。哪怕身邊的人都持懷疑態度,你依然堅信自己,成功就一定屬於你。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深信自己會打破紀錄”並“想像自己已打破紀錄”往往是打破世界紀錄運動員成功的重要手段。
一個人如果深信積極意義的事件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努力創造相應的條件,積極意義的事件就會如期而至。一位癌症患者如果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這個人就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入自己為自己掘好的墳墓。
用有力的信念,取代無力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由此看來,有好的信念是一種福,想給自己種福,必須建立好的信念。
自信是成功者最基本的條件之一。自信是激勵自己達到所希望目標的積極態度,相信自己,堅信自己肯定取得成功,那麼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羅馬尼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哈吉,這個以讓人神魂顛倒的左腳而在世界足壇聲名遠播的體壇明星,上學的時候就深信自己能贏得足球比賽,這種初期征兆後來證明了他的成功。哈吉的大學班主任約克翰回憶到:“哈吉的雙眼——總是很自信的眼神——在足球比賽中他痛恨失敗……”
相信自己,懷有堅定的信念並為之積極奮鬥的人往往身體健康而且充滿活力,在他們內心都有著一個神奇的座右銘——信念,他們解決問題時,總是全力以赴,遇到事情時不畏縮、不恐懼,即使稍感不安,也能自我超越。因為他們堅定信念,必將獲得成功,最終成為讓人敬畏的勝利者。
17年來,通用電氣公司的市場價值從原來的120億美元,上升到4000億美元,GE曆史上最年輕的CEO韋爾奇說:“通用電氣公司所有的管理都是圍繞‘自信’展開的。”“自信”一直是通用電氣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正因為如此,通用電氣公司才一直被公認為管理最優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教授認為:隻有信而不疑,才能開花結果。“思想一旦落到真正相信它、對它著迷的人手裏,就能開花結果。”與動物相比,人是有思想的。意大利著名曆史學家克羅齊說過,一切曆史都是思想史。曆史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舊思想不斷被新思想取代的過程。每一個新思想常常為創業者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創業者的成功證明了新思想的偉大力量。成功的創業者常常就是真正相信它並積極將其轉化為物質力量。全球資料目錄軟件“雅虎”(YAHOO)的開發者楊致遠創造的雅虎神話就是他堅信新思想並為之努力拚搏的結果。
1993年底,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研究所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的楊致遠迷上了全球網絡,有此共同嗜好的還有學友大衛·費洛。倆人發現,國際網絡範圍極為廣泛,但要找一個題目往往要耗費很長時間。如果能發明一套搜尋軟件,對查詢結果進行分門別類組織就會方便得多。誌趣相投的他們因此建立了網絡工作室,決心共同開發這種搜尋工具。
研究過程中,他們每天隻休息幾小時,專心於新工具的開發設計。這種前無古人的發明研究第一年未果的狀況讓倆人不寒而栗,但艱難的工作並未阻擋他們繼續研究,他們堅信這一工作的巨大價值,決心克服困難進行下去。第二年,楊致遠開發了一種全球資料目錄軟件,並為它取名“雅虎”(YAHOO!),他將這個目錄軟件放在了自己的主頁上使訪問者絡繹不絕。眾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係的工作站,要求能夠熟練使用這套軟件。
看到這項發明如此大受歡迎,楊致遠萌生了要尋找投資者的設想。他與費洛商量後,倆人開始積極活動,為這項新發明尋找投資商,決心將這項發明推向市場。
國際購物網絡的創始人,矽穀成功的企業家亞當斯對這一新產品很感興趣,提出不但幫助“雅虎”出世,還要將“雅虎”推介給矽穀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並由這家公司幫助“雅虎”計劃上市。創建伊始,“雅虎”每周用戶就多達七千萬個,每日為軟件增加的新目錄就達兩百多條。由於它的檢索係統實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廣告收入也不斷增多。結果,雅虎一上市就一鳴驚人,風頭大出。
在總結自己成功的創業經曆時,楊致遠興奮地說:“隻要有好的Idea,就不要放棄,注以恒心和毅力,這樣就有可能成功,堅信新思想並為之努力就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對雅虎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孫正義,也正是有著對“好的Idea”深信不疑,才創造出將雅虎從一個大學生網站資料手冊發展成為國際大型網絡公司的奇跡,並使它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裏,牢牢占據著“第一門戶”的特殊位置。
孫正義對網絡的癡迷達到了“鍾情”的程度,他曾說“上網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孫正義堅持認為“互聯網是曆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發明,比汽車、電話、電視的發明還要重要”;他認定網絡是未來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它能夠帶來自己巨大的財富。
當有人向他介紹雅虎的一些情況後,對這家由5名學生創立起來的不起眼的小公司,孫正義馬上產生了興趣。與楊致遠等人的談話隻進行了半個小時,孫正義便決定先後以36億美元投資雅虎公司。正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瘋了的時候,1996年雅虎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雅虎股價高舉高打,孫正義隻賣掉了手中一小部分股票,就換回了45億美元。
楊致遠和孫正義讓互聯網創造了奇跡。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到了互聯網的巨大發展遠景和海量價值,而且把這種思想堅持下來並投之於實踐。正是這種對好的Idea的不懈堅持,成就了楊致遠和孫正義的事業!
相信自己,堅信好的思想,僅僅有這些還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因為成功還需要超越自我。奧運會奪冠的運動員正是有效地運用了這副神奇的工具,達到了自我超越並超越對手的目標。
數千年來,由於骨骼、肌肉等各方麵因素的限製,世界上很多運動理論科學家、權威人士認為,人類不可能在4分鍾內跑完1英裏。科學家嚴肅的報告限製住了運動員的潛能,以致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突破某種專業人士認為“極限的速度”。1954年,一名叫羅傑班·內斯特的運動員向這個紀錄發起了挑戰,並成功地打破了這個紀錄!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羅傑班·內斯特打破紀錄之前,沒有人做到這一成績,他破紀錄的第二年,運動員們看到有人能打破神話,於是他們鼓起了信心,也相信自己能做到“神奇”。結果證實,有37個人也做到了“不可能”的事情。第三年,居然有300多人也創造了神奇!
羅傑班·內斯特在發起挑戰之前,曾在腦海中無數次地模擬以4分鍾的時間跑完1英裏的過程,從而形成了強大的成功信念,結果,在賽程進行中,他真的做到了連專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認為之所以能夠創造這一驚人的佳績,一方麵得益於體能上的苦練,更重要的是收獲於精神上的突破。
為什麼在羅傑班·內斯特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無人做到,而後卻有那麼多人跟著做成功了呢?可以看出,信念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跡!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未能對自己擁有完全的自信,真正能堅信自己能夠成就偉業的人,還隻是少數人,即那些能夠登上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
仔細研究他們的自信由來,你會驚奇地發現,信念並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條件,信念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成功的人,總是先有執著不變的信念,然後就有奇跡一步步向他們走去,而不成功的人,總是看到了結果之後才會相信“信念”這樣的事實。
不相信就等於是放棄,等於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那些軟弱無力、猶豫不決、凡事總是指望別人的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他們永遠也無法體會自信者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光芒。
成功人士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並積極創造條件去成功。他們在成功之前堅信自己會成功,然後積極去創造成功的條件。成功人士在麵臨困難的挑戰時不會找任何借口逃避,他們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我一定做得到,我相信自己。”
當下法則:隻有當下是真實的
過去的已成為曆史,懷念它隻是白費時光,因此人不能控製過去,也無須用現在的時光為過去買單。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壞,隻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切實做好目前當下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人不一定個個都巧遇天機成大功、立大業,活在當下者一定能有效地把自己潛在的能力發揮出來,利益自己惠及他人。正如儒家所主張的“惟至誠者能盡其性”,人能夠“盡其性”,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則能夠饋贈利益於眾生,自己也是個快樂的人。
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隻有當下是最真實的。過去的已成為曆史,懷念它隻是白費時光,因此人不能控製過去,也無須用現在的時光為過去買單。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套牢,在企求改變過去的苦悶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就會把不會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壞,隻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切實做好目前當下的事情,則命運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幾乎不同職業、年齡、教育程度及智商的人,都一樣有可能會因種種原因,會發生人為什麼會“不在當下”遊離徘徊的疑問。這種情況的發生,並不是因為人自身是否聰明、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等等。在人的內心深處,往往會自己為自己築下一道道保護安全的“防衛牆”,不肯走出高牆來麵對真實的人生及現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