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電影台詞說得好:“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再說的恰當一點,這句話應該改成:“21世紀什麼最貴?人脈!”有了好的人脈,你就能保證辦事路路暢通,就能保證四處都吃得開。不是有一句歌詞也說了嗎?“朋友多了路好走”。有的時候,不認識人,辦一件事花多少錢都沒辦法;如果認識一個人,也許分文不花就辦到了。所以說,好人脈是最可靠的銀行卡,這話一點也不假。那麼建立好的人脈需要避免哪些錯誤呢?這裏麵可是有很多的學問哦,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把自己封閉起來,獨來獨往
現在年輕的你,是不是很不屑於去參與那些所謂“虛情假意”的人際交往,認為那些都不過是觥籌交錯間的胡亂談笑而已?你是不是因為種種原因,喜歡做獨行俠,覺得自己不接觸人群,就很酷?其實,不管你怎麼酷,你都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要吃飯,要工作,要見人。所以,封閉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打開心扉,你才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美好,才能真正做一個有未來的人。
也不知道是世道變了,還是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變了,總之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十分不屑於去參加宴會、聚會,覺得自己當“獨行俠”十分瀟灑,酷酷的不理人顯得自己很有個性。其實,這已經走到了封閉自己的邊緣,是比較危險的。不管你怎麼酷,怎麼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你畢竟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要吃飯,要工作,要和人接觸。人是一種群體性的動物,所以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要學會多和周圍人交流,讓自己融入集體,融入大家,融入生活,這樣你才過得有信心。
比如,你有你的單位,你有自己的家庭,你必須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而且要和他們打交道。與這些人接觸也許會讓你覺得勞累,但是也會給你幫助,給你啟發,給你快樂。
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在群體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合作,而這種合作往往比一個人要容易成功。人不喜歡孤獨,做事總是喜歡和大家一起做,工作、任務都不太可能光憑個人的力量完成。麵對困境的時候,心煩的時候,你總會希望有人可以分享心中那無法言喻的情感。
人都是喜歡依靠,被支持。當所有人都反對你的時候,盡管你依舊堅定自己的想法,依舊走著自己的路,好像不受影響,盡管你說不在意,其實,你心底是在意的,你是希望有人支持你,有人讚同你的,盡管你表現出一副不受影響的樣子。你心底的防線在眾多的反對聲中顯得似乎有點薄弱,盡管防線不會破,但是卻打擊了你的信心,這時,如果有個聲音支持你,不管是弱弱地支持還是隻是表麵上隨口的支持,你都會心中驟然堅強,信心倍增。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一個人比較清淨,人多太吵;有時候覺得相信自己就好,不在乎別人。很多時候,很多事實好像證明這是正確的。但若你融入到群體中去,更容易得到溫暖。就像心情低落的時候,心裏苦悶的時候,總是希望有一個知心的朋友陪伴著,吐吐苦水,心情會平複得快些。就算是在平時的工作中,不經意間的交流,也能給人帶來幫助。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是能給人啟示。呂斌在公司,本來有事要去找薛師傅,他需要從三樓下到二樓再從二樓的東頭走到西頭,再下到一樓,好遠的路。走到二樓的生產部門口看到了王師傅從生產部出來,就因為他多說了句“王師傅忙著那?”於是便搭訕了起來,王師傅問呂斌幹嗎去,他說去一樓找薛師傅,於是王師傅告訴他,薛師傅就在生產部呢,去找就行……呂斌回到辦公室時,同事們詫異地問他怎麼這麼快?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其實大家平時都忙於自己的事,遇見也是點頭而過,但是多與人交流,就會得到更多的信息,對工作,對自己都會有所幫助。
這件小事情,其實說明很多問題,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自己一個人去辦,多和別人交流,聽取一下別人的意見,或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都會使自己或別人多少有所受益。有些事是要考慮周全,有些話卻不能不說。說出來,別人才會知道你的想法,才會有溝通的可能。所以,不要封閉自己。
成功幾乎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通往成功之路,因人而異。中國人的成功學裏,最重要的成分可能是辛勞、勤奮、投入。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企業,我們聽到的中國故事大多是一個人如何頭懸梁錐刺骨,如何從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西方人的成功學裏,當然也有勤奮這一項。但最重要的,卻是其他的字眼:例如自信,說服別人的能力和人脈關係。我們聽到大部分的西方故事,都是說一個人如何有一個偉大的目標,如何說服投資人,如何因為某個人的幫助得到了成功需要的一切:資金,客戶,資源和夥伴等。在互聯網經濟的今天,更是這樣。你要學會走出自己的殼子,去和外麵的人握握手,才能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以為別人都不喜歡你、討厭你
我身邊有不少青年朋友,或者是因為做人太小心,或者是因為從小環境不好,總是覺得周圍的人不喜歡自己。對於這些朋友,我總是微微一笑,說自己也會這樣覺得。但是轉念一想,完美的白雪公主也有母後在討厭著,我一個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免遭此事呢?所以,不要自卑,也不要懊惱,不是有句話說嗎?“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有這種感覺,不時會覺得周圍的人都不喜歡你,都厭惡你。其實,這種感覺並非你一個人所有,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的來源一般說來有三個:一是確實討厭你的人不少;二是你對自己要求過高,過於自戀,想讓大家都喜歡你,都圍著你轉,都對你尊敬有加;三是你心理作用,總感覺別人都不太重視你,甚至厭惡你。
其實應該反過來想想,你周圍的人是否都很受人喜歡呢?你是否對周圍其他的人尊敬有加呢?
針對上麵的種種情況,我們應該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做好你自己的事,對別人尊敬,多替別人著想,盡量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和舉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是那種讓人討厭的人的,有時會有這種感覺,都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自信。
自信是個人對自己所做各種準備的感性評估。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自信不能停留在想像上。要成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樣去行動。我們在生活中自信地講了話,自信地做了事,我們的自信就能真正確立起來。麵對社會環境,我們每一個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勢、自信的言語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養起我們的自信。真的擁有了這種自信的氣質,你就會發現,周圍有很多人還是非常喜歡你的。下麵是一個職場新人講述自己克服自卑心理的經曆,也許可以作為很多人的範例。
記得剛踏進單位大門時,心裏好緊張,領導找我談話時,我的手心緊緊地捏了一把汗。現在想想,真覺得自己當時太不自信,適應能力好差,還沒從學生的角色中轉換過來。
後來,我通過自身的有效調整,慢慢地,我增強了我的社會適應力,提高了應付挫折和挑戰的能力,並坦然地麵對失敗和困境,不斷改變和完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點,不放過任何一次展示自我能力的機遇。很快,我就從自卑和不自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走向充滿信心和勇氣的自信之路。
下麵,我總結幾種比較有效和便捷的克服自卑的方式,和大家探討探討,互相學習。希望對有自卑心理的朋友們有所啟發。
1.往前麵的位置坐,讓領導看到你。
你是否注意到,在單位開會或其他什麼聚會的時候,後麵的座位,往往總是先被坐滿,而前麵的位置,常常會沒有人去坐。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坐在後排座位的人,都是不希望自己太顯眼,不敢麵對單位領導的目光,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缺乏信心。
從今天開始,不管是什麼樣的聚會場所,盡量坐到前麵去,把它作為一種習慣,勇敢地接受大家的注目。隻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你,消除怕見單位領導和上司的種種顧慮,增強你的自信心。
2.抬起頭來,正視對方。
當你拜訪或接待來賓的時候,當你麵對同事或上司的時候,當你碰到陌生人的時候,把你的頭抬起來,胸挺起來,把目光正視對方。
通常,不敢正視對方意味著:對方的存在,使你感到自卑、不自在,或你不如他、怕他;躲避對方的目光,意味著:你有愧疚感、你做了或想到什麼不希望被對方知道的事,怕對方會看穿你。這些,對你來說都是向對方發出不誠實或不友好的信息,特別是在談判桌上,會使你顯得底氣不足。
如果你勇敢地正視對方,那就等於告訴他:你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你說明的一切都是真實可信的,毫不心虛,讓對方感覺到你必勝的信心和勇氣,從而贏得對方的尊重和信任。
3.適當提升說話的力度,在公開場所踴躍發言。
也許你是個思路敏銳、天智聰慧的人,但是,因為你那沉默寡言的習慣,因為你對自己的建議或提問缺乏信心,使你不敢在各種討論會及公司組織的各項活動中,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每次都隻是個聽眾,沒有積極參與的精神。就連平時和別人說話,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了什麼,而得罪人。如果長期這樣下去,你就會覺得自己離大家越來越遠,也就越來越喪失自信,越來越自卑了。
其實,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從展示自我的工作能力來看,如果盡量多地發言,就會增加你的信心,下次發言也就更加容易。不論參加什麼性質的活動或會議,主動發言,把自己的論點、意見及所提的問題,大聲地向大家闡明,不要擔心你的發言、你的觀點會有人反對,因為同樣會有人支持你的見解。如果你不說出來,那麼誰又能知道你的想法,誰又會考慮你的感受啊!
4.想到的時候,就開始去做到。
有許多好的構思和設想,特別是工作上的改進和更新,你設計好了一切,但是卻遲遲不肯行動起來,整天想著如果失敗了,那怎麼辦,說明你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你從不去和同事及上司交流,一旦等到別人行動並成功以後,才知道後悔。這樣下去,你所有努力都白費了,同樣,你就會覺得自己更加不如別人,也就對自己更加沒有信心了。
認為正確的方式,就必須立即行動起來,發現問題,可以一邊調整,一邊改進。機遇人人都有,成功不是等待出來的,顧慮解決不了問題,隻有行動,才是改變現狀的最佳選擇。許多時候,行動起來,改變姿態和加快速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動作敏捷或拖拖拉拉,也是衡量一個人的自信與自卑的重要尺度。
5.把微笑掛在臉上。
笑是一種推動力,更是一種很有效的心藥,笑能治愈你的自卑心理,化解你對別人的敵對情緒,緩解你緊張而疲勞的心態。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別忘了提醒自己,今天我要笑著去麵對我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記住: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笑肯定比憂愁更能解決問題。
如果說上麵這位職場新人的成長過程教會了你如何在職場克服自卑,讓大家都喜歡自己,那麼下麵這18個要點,就是測測你的人際關係如何了,大家是真的討厭你,還是你自己杞人憂天呢?
(1)你有多少個校園同學與家庭親友以外的社會上認識的人,所謂認識在這裏是指能說得上話,必要時可以尋求幫助的人?
(2)在你所交往的社會關係中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崗位是什麼?有多少人是做領導、老師或者人緣很好的?
(3)你與這些朋友經常保持接觸嗎?尤其是在不需要別人辦事的時候,你會有意識地去主動詢問與關心別人的需要嗎?你覺得你的朋友很幫你的忙嗎?
(4)你有多少個年齡比自己大10歲以上的朋友和比自己小5歲以下的朋友?你的朋友是不是都是同齡人?
(5)你通常從哪些途徑認識人?最重要的渠道是什麼?你會經常挖掘一些新的社交渠道嗎?你覺得你隻需與自己的專業或者職業領域的人交往嗎?
(6)你會主動和陌生人說話嗎?通常你用什麼話題引起對話?你會擔心別人不理會你麼?如果別人真的不理會你,你會怎麼辦?
(7)你可能因為某種原因接觸了一個陌生人,有了初步的交往,你用什麼方法進行後續的交往,以使得他成為你社會網絡中相對穩定的成員?
(8)你內心渴望參加有陌生人參加的集體活動嗎?準備參與這樣的活動心理感受是怎樣的?
(9)你在一群認識不久的朋友中,通常是找到讚揚每個人的機會,或是表現自己的機會,還是指導甚至批評大家的機會?
(10)陌生人的相貌對於你來說是吸引你去交往的主要動力嗎?遇到相貌一般甚至不好的人,你會如何反應?
(11)成為你朋友的人通常是和你個性接近還是互補的人?你通常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品行嗎?
(12)有不少人很有能力或者知識,但可能是你表麵上不喜歡的人,你會怎樣與這類人相處?
(13)你最擅長怎樣的聊天話題?你懂得怎樣與不是很熟的人在一起時把話題引到自己擅長的話題上來嗎?如果別人擅長的話題你不是很懂,你會用怎樣的態度對應?
(14)你會很擔心自己在與陌生人交往時碰到色狼、騙子或者某種壞人嗎?這種擔心你是如何解決的?
(15)遇到陌生的異性與自己主動打招呼時,你會如何反應?你內心把對方想成怎樣的人?你會主動與陌生的異性打招呼嗎?你在打招呼時候的行為表現有何特點?
(16)你會主動去接觸和學習一些社交的知識與技能嗎?或者你是否有一些社交的榜樣或者導師?
(17)你相信社交能力隻能在社交中培養,在積極社交中,有心留意,經常總結而得到提升嗎?你自己也真的是這樣做的嗎?
(18)你是相信人際交往是有益的事情,任何經驗都是財富,還是相信人應該謹慎防範,過於積極的社交將得不償失?
這些問題沒有完全的對錯答案,但是不同答案顯示了我們社交能力與模式的差異,還有我們社交水平的高低,利用社會資本的能力的距離。也許我們可以以此測量自己的社交狀況,也可以了解朋友的社交狀況。
最後,再告訴你幾個讓別人喜歡自己的小小技巧,從細節做起,做了這些,相信大家都會對你笑臉相迎。你慢慢地就會覺得生活美好了。但是,自己一定要努力哦!
(1)長相不令人討厭,如果長得不好,就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微笑。
(2)氣質是關鍵。如果時尚學不好,寧願純樸。
(3)與人握手時,可多握一會兒。真誠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