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過了少年的時光,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許多的中學生心中最原始的愛情開始萌芽,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愛情憧憬的同時卻又總是惴惴不安,但是許多的中學生卻不知道應該怎樣麵對?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小明認識了鄰班的小玲,很快就說到了一起。他們倆在一起感到有無窮的樂趣。可是沒幾天就放暑假了,彼此再也見不到對方了。這時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情升在心頭,這時他們的感覺都告訴對方彼此互相相愛了。那一個假期他們都像丟了魂似的,都在焦急中度過了漫長的假期。

當開學再次見麵時,他們很快的便墜入了愛河。但是由於他們的自控能力很低,沒有太多的精力,於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都變得一團糟。最後的結果是本來成績都十分優異的他們在高考後都落榜了。現在他們的心中都很自責,時時有一種犯罪感,總是認為是自己害了對方。這種痛苦一直在他們的心中,當時的那種愛的衝動現在再也找不回了,代替的隻有痛苦。

心理透析

這個案例也給正在熱戀中的中學生一個很好的警示,由於年齡小,許多事情還不能很好的理智的去解決,當問題出現時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隻能讓心這樣痛著,相信隨著時間的流失他們的心情就會變得好起來,但是那曾經的痛是無人可以給他們埋單的。

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時期,眼中的所謂的愛情隻是一種性意識的萌芽,不能稱之為愛情。由於生理因素,絕大多數的學生在這個時期,都對兩性關係存在著極大的好奇心。他們在經曆了青春期的“生理大革命”後,伴隨生理的性成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性好奇心和接觸異性的欲望,男女中學生之間常常產生一種異常強烈的渴望與異性在一起的依依不舍之情,這就是中學生最初的愛情,是最不成熟的所謂的愛情。也正是因為孩子的年輕幼稚,各方麵條件都不成熟,初戀表現出明顯的幼稚性和衝動性,因而是很膚淺的,缺乏理智思考的,所以也是很不穩定的,極易變化的。在這時候他們付出的是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也因此對愛情抱有無限美妙的遐想。

這是愛情麼

愛的含義,不隻是歡愉和浪漫,還有義務和責任,愛代表著一種責任,愛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和犧牲,愛是永無止境永不失落的,愛不是不要回報,而愛的回報就是對方的永遠快樂和幸福。早來的愛情,它不成熟,容易受暗示,受阻撓,自己往往不能把握住真正的愛情,很容易失去真正愛你的人。而現代的中學生人,眼中的愛情隻是歡愉和浪漫,沒有義務和責任,因而中學生的愛是殘缺不全的愛,是經不起生活的磕碰,一旦有風吹草動,愛情之花就很快衰敗凋零。因為對現在的中學生來說,所有的經濟來源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根本無力承擔一個家,對於愛情中的所有的責任和義務都不能兌現,所以說中學生沒有愛的能力,確切地說是沒有養活一個家的能力。

在人的一生當中,學習自我、他人,形成與他人關係的模式,正是在這個重要的時期。中學生由於世界觀尚未形成,對人生、對社會、對世界的看法還較幼稚、片麵,各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有很大的變化,今天可能一致,明天就可能有分歧。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期裏,對異性的戀愛往往帶有朦朧、脆弱、不穩定的特點,戀愛一旦不成,幻想破滅,對學生的打擊則是致命的,搞不好會使中學生在畸形的感情漩渦中越陷越深,不僅影響學習,影響進步,也影響今後的前途。而愛情的真正含義是這個年齡所不能夠理解的,在中學生的心中的愛情所注重的隻是表麵的東西。這種戀情是建立在外部好感的基礎上的,處在戀愛中的中學生們不可能去深入考察一個人的人品、興趣、個性自己是否真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