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今日晨昏,各下了一場雨(2 / 2)

“省錢再建個茅房多好。”

贏得一致好評。

龍虎山自從黃衣天師貢江踏浪劍氣滾岩之後突然變得行事高調了起來,方圓幾裏山下村莊皆受過不少天師恩澤,不要還不行,路上拉著你非要給你看個病消個災分文不取,旁邊一左一右兩個將士眼睛斜瞅著你怪瘮人的,戰戰兢兢地坐下來任由著一臉笑眯眯咋瞅著都不像好人的老道士在手上東摸西摸。

老天師打算在元宵的法會上正式傳位張解陵,這就是在向世人說一件事:龍虎山出世便入劍仙,江湖當有一席之地。

有沒有一席之地誰都不知道,九衢雪小,千門月淡,該如約而來的,便不會裝著灑脫不去。張解陵沒來的及聽見老天師的一番時雨春風,龍虎山下劍氣縱橫三百裏,所以他得去見一個人。

也許是兩個。

下山的時候老天師坐在閣樓那麼高的台子上悄悄朝他望了一眼,嘴角抿出了一抹笑意,王延真,你找宋缺不過是為了和他的徒弟存個念想,可我這裏卻有人送劍來了。

“我龍虎當興。”他如是念道。

於是仙人施施然下山去了,見到了兩個不在風塵中的人,笑得真也好假也好,總歸是笑了的。

張解淩望著眼神空洞的儒生,挑了挑眉,輕笑一聲:“三生有幸,得見張之洞。”

張之洞抿了抿嘴,並未答話。

張解淩更加和善:“聽說你現在不用劍了?唔,也對,眼睛瞎了怎麼用劍,沒關係,來我龍虎山靜心清修也好,如何?”張解淩一臉笑眯眯地望著張之洞,伸出手指在他的眼前晃了晃:“龍虎山歡迎至極,一劍仙人還是名頭的。”

張之洞空洞的目光望向了張解淩,笑了笑,說道:“多謝張天師好意了,如果要清修的話我還是不叨擾龍虎山了,去武當吧,那安靜些,容易靜心。”

張解淩噎了噎,笑道:“那也得人家要你。”

袁流姬笑著望著兩人鬥嘴,他從未想過這原本一生未曾有過交集的兩人遇到一起會如此有趣,張解淩自認劍仙之下無敵,就算劍仙之上也鮮有敵手,卻碰到了隻有一劍的仙人,若不是遇到了那位先生,恐怕還要跋扈許多。

“書上說人生而知天命,不是能看到以後,而是能想到往後,聰明的人活的久了,眼界就開闊了,眼界開闊了,才能先人一步,這世上能想到天下之勢其所何為之人不多,除去蠻朝不說,武當山的王延真算一個,廟堂之上的藤江離算半個,孫樸成算半個,還有就是你龍虎山的那位老天師,也算一個。”袁流姬眯了眯眼,出聲的時候四周的劍氣一鬆,如同化雨春風。

“回去的時候別忘了告訴老天師,這一次,他算對了。”袁流姬望著張之洞背上的劍,笑眯眯地道:“龍虎興不興我不知道,反正不該有的,就絕對不會再多出來。”

張解淩輕輕瞟了他一眼,龍虎山想要和袁流姬與虎謀皮,他本就想著拒絕,隻是老天師有這番意動他隻有順應,此刻自然冷笑著說:“怎麼,龍虎武當廟堂,從江湖到朝堂你提了個遍,你這折柳知天命,算無遺策的袁流姬,不算上個一個半?”

袁流姬撇過頭,望著巍巍峨峨直上龍虎,輕笑了笑,看取步虛朝帝所,夜闌飛佩近星辰,龍虎山這些年,不錯。

他轉過頭望著張解淩,說道:“上去坐坐?”

張解淩側過頭順著他剛剛望著的方向瞟了一眼:“好啊,請。”

“袁流姬算不得先算之人。”袁流姬低下頭抬腳,望著腳下的路嗡聲說道:“他隻是鑽了這世上別人鑽不了的空子。”

張解淩跟在身後聽見了這句話,皺了皺眉,他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暗含著什麼意思。

新年第一個節日招攬了不少信徒,今年龍虎山的上元之節比起去年熱鬧了不隻一倍,相比之下武當山便黯然許多,按照張解淩的話來說,牟滄浪現在一個銅子都要搓一搓看看是不是兩枚粘在了一起,哪還有錢辦什麼上元法會。

吳柒淩今年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法會,龍虎山每年弟子都會維持在千餘眾,有人入世還俗,就有人施施然出世,盡管有些人隻是一個吃不上飯的十五歲少年。

入門的時候是一個江湖散人送他上的山,十歲的時候跟著師傅後麵算命,後來師傅老的不像話了,他就背著師傅走,路過龍虎山的時候,老散人說就到這裏吧,師傅的師傅就是從這裏下的山,世上唯有歲月罄竹難書,唯有命字雲動無常,師傅想不到會離開,也想不到徒弟的徒弟會回來,你上山去吧。

老散人被吳柒淩埋在了山腳,一步一頓,上了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