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十二畫(2 / 3)

【景景醫話】醫話著作。不分卷。陸錦燧(晉笙)撰。刊於1913年。此書以記述作者辨證論治經驗為主。列舉醫案闡述鹽鹵中毒、過食辛辣而奇癢、生螺便喉、虛寒中風、食鴨成癥、吞發成癥、噎膈、龜癥、倒視、胎黃、產後嬰兒氣絕等疑難病證之證治。所錄驗案,體現了治法靈活、構思精巧的特點。如以白蘭地酒、薄荷酒合用辛溫發表,以治外感風寒,用意新穎。書中對神昏譫語非專屬心包絡之議論,亦切中肯綮。書中列舉腸癰病案辨析西醫治法之偏頗,並重視中西醫學之比較研究。書後附有醫話《醫談錄舊》,輯錄小說筆記中若幹怪病奇治等醫事。現存吳郡陸氏初刊本、1921年紹興醫藥學報社《鮮溪醫述》叢書排印本。

【景氏醫書二種】中醫叢書。景仰山撰。收有《醫學從正論》、《景氏醫案》。1923年由關東印書館出版排印本。

【黑龍江中醫藥】現代中醫期刊。《黑龍江中醫藥》雜誌編委會編。發行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月刊。1965年6月創刊,每期約7萬字。

【程門雪醫案】醫案著作。上海中醫學院編。此書共載程氏醫案168則,包括22種病證,多為內科常見病,少數為婦、兒科及五官、皮膚、外科疾病。對複雜病證采用攻補兼施、溫涼同進、標本先後、主次逆從等治法,處方精煉,用藥輕靈。1982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程氏易簡方論】綜合性醫書。6卷。清程履新(德基)撰。書成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書中以介紹各科病證方論為主。除卷1闡述醫理、治則、用藥等內容外,以下則分科、門、證記述方劑。以內科雜病方論為主,兼及五官、婦、兒、外科各證。程氏學醫於明代名醫李士材,又泛覽醫書,所列除原方外,並曉以加減法及驗案,選方中亦有不少民間簡效方。現存清刻本。

【短要方】方書。不著撰人。撰年不詳。本書首列兩表:一為諸病用方10首,述香蘇飲、小柴胡湯、平胃散、四君子湯、理中湯、二陳湯、四物湯、小建中湯、五等散、香薷飲10方主治,及隨風、寒、暑、濕、虛、實、氣、血加減用藥法;一為“試識病證可用加減”方21首。次鈔諸病通用方百首,略述證治,兼顧加減。方皆常用,或列表或記述,均稱便捷。1987年由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據日本文政十三年(1830年)抄本影印。

【傅青主女科】婦科著作。2卷。又名《傅氏女科》。清傅山(青竹、青主)著。刊於道光七年0827年)。此書卷上分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5門,每門分若幹證候,計38條、39病證、41方;卷下分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後諸證5門,共39條、41病證、42方。本書運用中醫髒腑學說,闡明婦女生理、病理特點及諸病臨床表現。診斷辨證以肺、脾、腎三髒立論,治則以培補氣血,調理脾胃為主。全書文字樸實,論述簡明扼要,理法嚴謹,方藥大多簡明效驗。後世將《傅青主男科》及《產後篇》收入合刊,謂《傅青主男女科》,或作《傅氏女科全集》。其中《產後篇》又名《女科產後篇》,主要介紹產後總論、產前產後方證宜忌及產後諸證治法等。淸陸懋修(九芝)曾將本書校訂,收入《世補齋醫書》。其中《女科》部分析為8卷、8門,改稱《重訂傅征君女科》,並易《產後篇》為《生化篇》。此書深受後世婦產科醫家推崇,刊本達50餘種,流傳甚廣。現有道光七年(1827年)刊本等多種清刻本、抄本及民國刊本。建國後有排印本。

【傅山醫學手稿】婦科著作。何高民校考。此書係清代醫家傅山(青主)所撰《傅青主女科》“調經門”部分手稿。書中刊錄手稿部分影印件和何氏所作文字校勘及研究考證,並指出傅山手稿的可信性及其醫學著作的特點。書末附錄傅山部分遺墨,可資鑒賞。198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傅青主男女科】中醫叢書。清傅山(青主)撰。收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產後編》)。現存同治八年(1869年)湖北崇文書局刻本及其他清刻本、1912年廣益書局排印本等,建國後有排印本。

【傅青主女科評注】婦產科著作。清傅山(青主)原著,黃繩武評注。此書以1957年商務印書館印海山仙館本《傅青主女科》為藍本,按傅氏原著之編例,逐條評義注釋。於每病證前大多列有“簡要概述”,以闡發證治要義;對某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牽強附會的內容,如子鳴、產後肉線出、產後肝痿等,或存疑,或抒發己見供讀者參考。1985年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傅青主女科校釋】婦產科著作。清·傅山(青主)原著、何高民校釋。何氏以清張鳳翔所見傅氏刻本為藍本,參考祁爾誠、陸懋修之重刻本及《辨證錄》、《辨證奇聞》中的“婦科門”內容,對傅氏原著予以標點、校訂、刪補、注釋。書中分列帶下、血崩、調經、經閉、種子、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後、下乳等11門類;末附何氏有關傅山的學術研究論文及傅山簡略傳記4篇。198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傅青主男科注釋】內科雜病著作。清傅山(青主)原著,沈宗國等注釋。此書以《傅青主男科》光緒十年刊本為藍本,參考民國印本,按原著編次,予以標點、校勘、注釋,間附按語予以概括小結。1984年由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傅裔主驗方秘方】方書。《傅山醫學研究叢書》之一。山西省晉祠文物保管所、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編。據傅山墨跡及民間流傳,搜集傅山所製內、婦、外科驗方、秘方19首,每方前加按語說明來源,後加注解闡釋方義。有1964年內部排印本。

【傅氏女科家傳應用】婦產科著作。王培章編著。全書列帶下、崩、漏、調經3篇,記述作者家傳九世運用傅山婦科學術理論與方藥證治經驗,闡發祖傳之秘,詳盡介紹婦女經、帶、崩、漏等30多種常見病證治則方藥。1987年由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

【禦藥房醫書總檔】醫史著作。清代禦藥房編著,成書於1756年。本書比較詳細地記載了禦藥房收藏醫書的過程,同時對所藏醫書予以登記、進行編目。全書共載書目87種,其中包括英文藥書一種。本書對於了解禦藥房藏書情況及其特點,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據乾隆二十一年抄本的影印本。

【禦醫大內奇驗秘方】方書。不著撰輯人。季安堂春舫氏訂。現僅存殘缺抄本,存鼻塞、口病、舌病、唇病、齒病5門,輯錄秘方323首。附有少量按語和增補驗方。書末抄錄《千金要方》卷6目病部分內容。現存清抄本。

【遁園醫案】醫案著作。2卷。蕭伯章(琢如)撰於1922年。書中所載均係作者30年臨證中經手疑難驗案。諸案均係蕭氏追憶記述診治經過及心得,而略於方藥劑量。所創降衝飲、養脾互根湯、消瘀蠲痛湯、七節湯以及疫痘化瘢治法等,係其臨證經驗方劑。書末附《中華醫藥聯合會湖南發起宣言書及章程》。現有1923年排印。

【脾胃學】綜合性醫書。王其飛、吳以嶺主編。此書介紹脾胃學說形成和發展過程,並從脾胃生理功能、脾胃與其他髒腑關係、脾胃病變的病因、病機、證治等方麵闡述脾胃學說主要內容;次述脾胃學說在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臨床各科及老年醫學中的運用;後論常見脾胃病治療,分概述、曆史沿革、病因病理、辨證施治、患者調養、備用良方、醫論選摘、病案舉例、現代研究等項。1989年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脾胃總論】內科著作。清楊鳳廷(西山)輯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此書首載“陰陽綱維論”和“脾胃總論”2篇醫論,次列泄瀉、瘧症、傷風、溫病等10種病證證治,末為“傷感心法”1篇。所輯內容包括病因、病機、診法、證候和治方,乃據諸家之論整理而成,然均未注明出處。後附加減藥方,主要為外感病證用藥法。現存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