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陰柔——低調做人的“牽牛”術(三)(2 / 3)

老子所闡述的這種政治理想,無論是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還是在現代的管理中,都證明是十分有效的。在上位者無需事無巨細一概全管,隻需執其要術,抓其大綱,垂拱而治,而讓部下充分發揮其才幹。這已是被人們所廣為接受的領導和管理方法。

曹參原是劉邦的同鄉,隨劉邦起兵後,雖然投筆從戎,身經百戰,到了晚年,卻專修黃老之術,講清靜無為之道。平時與人無忤,與世無爭,生活非常恬淡。蕭何去世前,推薦了曹參作宰相。沒想到曹參當上相國後,政清刑簡,朝中無所事事,就終日在相府中飲酒作樂。有些好事的人,看曹參不理政事,便來謁見,想要有所陳說。曹參就先將來人請入酒宴中,殷勤勸酒,灌得酩酊大醉,扶出門去,讓他沒有開口的機會。

相府後麵是一座花園,緊靠著花園的後圍牆,就是一所官家宿舍,住在宿舍的官員,終日飲酒叫囂,吵鬧不堪,有些人不勝其擾,很想報告相國。一是陪同曹參遊園,正好聽到喧嘩之聲,他們就乘機報告說這些官員平日生活如何放縱,不守官箴,請求丞相整飭。曹參聽說,即著人將那些好飲酒取鬧的官員們喚來,並不申斥反而大擺酒宴,和他們一起縱酒吆喝,盡情歡樂,也不顧身份體麵,弄得那些告發的人們,啼笑皆非。曹參發現部下有小過失,隻要不傷大體的,總是設法為之掩蓋。這樣一來,朝廷上下,倒也相安無事。

年輕的孝惠帝看到曹參不甚問事,以為他仗著是先帝高祖的舊臣,不把自己放在眼裏,就著實有些不快。一天,特地召他到宮中,嚴加指責。曹參摘下冠帽,叩頭謝罪說:

“陛下請平心靜氣地想想,您比高祖皇帝聖明英武嗎?”

“朕怎敢和先帝比呢?”

“陛下看臣與蕭何是誰比較賢明呢?”

“似乎你不如蕭何。”

“陛下說得不錯,聖明英武的先帝與賢明的蕭何,合力平定了天下,製訂了完善的法令。如今,陛下即帝位,臣也當上要職,隻要尊重先帝與蕭何所訂的法令,不出丁點差錯,不就行了嗎?”

“你說的倒也不錯。”

三年後,曹參死了。當時,民間盛傳這麼一首歌:

“蕭何製訂的法令,

清楚劃一;

曹參接替,

也原本的沿用下去,

人人歡樂,家家富足。”

這首歌是對無為而治的治國政策的稱道,也是對無為而治型領導者曹參的讚美。

成語“蕭規曹隨”也正由此而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到一些新上任的管理者,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獲得民心,並顯示自己與前任不同,總是急急有所作為,所謂“新官上任三把”就是指此。但事實證明,這種新官為了急於求成,往往欲速不達,其原因就是他違背了無為而治的管理原則。

美國的一位前任總統吉米·卡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但又深感力不從心,往往被要事弄得暈頭轉向,苦不堪受。美國人民卻根本不肯體諒這位總統的苦惱,反而認為這是無能的表現,以絕大多數的選票把這位可憐的總統吉米·卡特攆下了台。卡特準確無誤地意識到了國家麵臨的困難,可謂洞察力敏銳,一眼中的,他也讓公眾跟他一樣,使百姓覺得惶恐不安,毫無安全感可言,結果造成絕望感,從而將他推下了台。

不能說卡特沒有才能,也不可謂莫不夠聰慧,而終於落得如喪家犬被趕下台的可憐下場卻正是因為他的積極有為,太過於積極了,敏銳的洞察力和有限的才能產生了矛盾,反而走向了失敗。

另一位美國總統裏根卻以無為代有為,深悉為職之道。這位美國前總統每次即興演說,凡是複雜的主題,便暴露出令人吃驚的無知。可以說他似無所為,但並非毫無所為,有時,即使對所涉及的問題一無所知,卻也能依然果斷幹練地進行處置,而愈是如此,愈令美國百姓感到他神秘,以為他的才能是不可測的,他的簡明扼要反使美國人民感到信心百倍。多年的國內社會動蕩和月外蒙恥受辱曾一度使美國人萎靡不振,美國人經過這段經曆後,美國人開始重新振作。由此,這位無為的羅納德·裏根總統取得了美國人的信任,作為美國近代史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走完了自己的任期曆程。

以上美國兩位前總統可說是一反一正兩方麵事例,分別從正反兩方麵證明了無為的道理,卡特有“為”被人民一腳踢開,裏根“無為”貌似糊裏糊塗,卻受信於民眾,萬人敬仰。這也正是老子講的——“施政不著痕跡的道理”。

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春秋戰國時,趙惠文王對群臣說:“我有了藺相如,就如泰山一樣安穩,趙國的地位也就重過九鼎。藺相如的功勞真是誰也沒法比呀!”於是,拜藺相如為上卿,位出廉頗之右(古人以右最尊)。

廉頗對此憤憤不平,認為趙王十分不公允,他怨懟地說:“我出生入死,攻城掠地,維護趙國的安全,從情理上說應是我的功勞最大。藺相如隻不過稍微動了動口舌,能有多少功勞,官職卻在我之上,況且他曾經是宦官的賓客,出身很低微,我怎麼甘心屈居於他之下呢?今後隻要我看到他,就一定要讓他瞧瞧我的厲害。”

廉頗的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中,從此每次上朝,藺相如都托病不去,以免與廉頗相遇。賓客們都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私下裏常常議論這件事。

一天,藺相如因故外出,恰巧廉頗也外出。藺相如遠遠見廉頗的車隊,就讓手下人將馬車趕到小巷中躲起來,等廉頗的車隊過去之後方才出來。賓客們十分氣憤,就一起去見藺相如說:“我們遠離故土,拋卻妻兒投奔您的門下,是因為看重您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廉將軍與您同列班,況且職位在您之下,然而廉將軍竟然口出惡言。可是,您不僅不報複,反而在朝堂和路上都躲避他,您為什麼如此怕他?真讓我們感到羞愧,我們請求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