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精於社交,擴展人脈有智慧(2)(2 / 3)

如果一時脫不開身而未能赴會,可能會成為你一生中很大的遺憾。而對你的人際交往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對一位大學畢業生來說,龐大的同學關係簡直就是巨大的財富。因為大學一般吸收學生麵廣,在大學校園裏,你可以接觸到五湖四海各具特色的同學,甚至世界各地的人,這對擴展你的知識麵,撒開人際網是個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交往過程中,首先要搞清對方畢業於哪些學校。無論是大學、高中、初中甚至小學,隻要能找到一個“同類項”,你就可以和他“合並”出許多談話的話題。如果得知你和對方畢業於同一大學,就可以堂堂正正地介紹自己的係別、學曆,開始與對方社交,而後通過他這個渠道也許能夠不斷擴大校友範圍。

除了老鄉關係、同學關係之外,還有諸如同事關係、旅遊中的同伴關係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擴展人際交往的橋梁。

5攀親拉故,使陌生變得熟悉

俗話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如果你與對方是同鄉關係,用“攀親拉故”的方法加深彼此間的關係,會給你的拜訪抹上一層濃鬱而親切的鄉情。

攀親結交的技巧並不複雜,首先應當在與人初次見麵時,運用各種方法拉近與對方的感情距離。感情拉近了,陌生自然會變得漸漸熟悉起來。

故鄉,無論是富庶還是貧窮,都給人一種特有的情感。那裏有童年的夢幻,慈母的恩情;那裏有父老的希望,兄弟的純真……大鋼琴家肖邦說,他出國時攜帶來的惟一貴重物品是家鄉的泥土;炎黃海外遊子不遠萬裏,跋山涉水,也要歸國探親訪友,有的千古後還要落葉歸根……人們對故鄉懷有特殊的親切感。拜訪中的攀親拉故,就是用這種美好的情感,去創造有利於達到目的的心理環境。

科·阿基諾總統訪問我國時,首先抵達的不是北京,而是沿著中國血統的菲律賓人當年曾經走過的足跡,直奔祖籍福建省龍海縣鴻漸村。在那裏,拜訪叔叔、祭祀祖宗,與鄉親攀談。她深情地說:“我來中國不僅是為了國事,也是為個人家事,因為我既是一國首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這個村莊的女兒。”女兒回娘家,娘家自然待以百倍的熱情。科·阿基諾的重訪故裏,為其成功訪問北京,拉近了感情距離。

拜訪對方時要懂得利用寒暄,它是人們之間尤其陌生人見麵時的必要中介,能為人們搬走產生阻隔的山巒。寒暄,更為分秒力爭者贏得必要的準備時間、積聚進攻或防守的力量,為拜訪雙方驅走冬日的餘寒。因此,寒暄並不是使人“寒”,而是給人“暖”。

采訪陳景潤的湖北記者就深諳此理。他們與數學家的夫人由昆寒暄的第一句話是:“聽說你是我們湖北人,怎麼普通話說得這麼好啊?”(拉故中含讚揚,一舉兩得,更具魅力)由昆喜悅地回答:“是嗎?我跟湖北人還是講湖北話的!”於是,雙方都沉浸在“老鄉”相識的愉快之中,話語自然多起來,氣氛也輕鬆得多,這正是采訪者所需要的。倘若語言生硬,由昆女士保持緘默,采訪者怎麼可能了解科學家的家庭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