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左右逢源,上下交往得人心(1)(2 / 3)

除非你證明自己能做這種工作,否則你的老板不敢冀望你會產生使他和你都能被擢升的表現。因為容易的工作是不可能為任何一個人取得高分的。

“在我們公司的工程部門”,福特汽車公司前總裁寶南·皮特森指出:“凡是負責棘手工作的人,在發布一項新產品時,都會提到他們的名字。當你必須簽收一項工作時,那是非常非常真實的。和那些永遠把工作做得很好,卻老是停留在‘進行’中的人比較起來,他不但測試了車子,加以改進,並且還寫好了測試說明書。”

“即使那種永遠停留在進行中的人,曾經做好一件非常完美的工作,但他們的表現還是不同於那些能一口氣完成設計手刹車、方向盤裝置及底盤設計等工作的人。通常你一定注意任何一個必須簽收,並且肯說‘這是我的工作’的人。”

“你也會找出那些你以為是理想接棒者的人,可是經過十年、十二年,他們從不承擔起任何一項設計工作。當子彈擦身而過時,他們隻會去閃避它,而不試著反擊。”

和老板建立正確關係的第二個步驟是:為自己建立一個永遠正確的名聲。

它的訣竅是除非你有十分把握,否則不要發表絕對的聲明或意見。不論如何深思熟慮,你都得把你的意見和你對事情堅定的主張區分開來。

所以,在發表你的意見之前,切記要加上一句開場白:“我想……根據我的看法……我認為……,”千萬不要用這種口氣:“現在聽我說……”

當然,你對自身工作的實質內容,應該永遠有把握,十分肯定。對於這方麵,雖然各人觀點不同,但你應該讓你的老板知道:當你在陳述你所領導的困難的活動時,你說的就是絕對的真理。

這就是你在向老板做報告之前,應該自動自發地做好的準備工作。不過,許多高層的老板都堅持,做準備工作,絕不能像做例行公事一樣。

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

你必須對你的老板完全坦白,正如你要求你的屬下直率對你一樣。你絕不能讓你的老板覺得你有可能在某個時候蒙騙他。

“如果我發現一位公司經理向我所作的報告,有任何有不坦白的地方,”黎朔機電公司的董事長包波克指出:

“他將得不到分文獎金。因為,他不該用那套‘推銷作風’來對付我。”

不過,話說回來,要讓你的老板知道你的成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在這方麵,你需要用一點間接、迂回的技巧,才能避開自我吹捧令人反感的地方。

必須做好充分而周全的準備工作美國航空公司前資深副總裁湯姆斯·普來斯凱指出:“他們老喜歡亂放炮。他們常會提出一份看似合理的分析報告,由於他們除了收集資料,做出一些虛浮的結論外,什麼事也沒做,因此,一旦你開始深入調查這份報告,它就輕易瓦解了。”

有一次,美國航空公司有意將幾項租用契約業務的價格提高,普來斯凱的幾位手下針對此擬出了一份建議書,交給他過目,普來斯凱一看之下,立刻詢問他們用來修正價格的成本數字是否正確。

經過深入調查,他發現這幾位手下在指定建議之前,曾向財務處詢問過一架飛機由甲地飛到乙地的成本如何。像平常一樣,財務處提供給他們的是完全配置好的成本費用,由於每架飛機都須負擔一部分公司的總經費,因此,這筆費用也包括在財務處所提供的成本費用之中。

“但是,租用契約業務是一種將資產增加利用來獲利的方法,”普來斯凱說。

如果不運用這些飛機,它們將會閑置在那兒,既然如此,租用契約的價格便能降低——實際上,你必須訂出具體有競爭力的價格才行。

由此可見,普來斯凱的手下們並不了解所取得的數字,更糟糕的是,他們不會以質疑的態度去研究它們。

普萊斯凱結論道:“你是否能確定你要的是適用的資料,這就靠你自己了。”

簡而言之,你必須做好充分而周全的準備工作,在陳述事實時,確定你自己所說的是對的才行。

3上司的威信必須維護

上司的“威信”,說到底應是由自己樹立並維護的,然而下屬有時對上司樹立並維護威信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上司想不到的,下屬就要替上司想到,上司做不到的,也要替上司做到,上司一旦發現你的良苦用心,定會感激涕零。相反假若因上司想不到或做不到,而不注意維護上司的“威信”的做法必是愚蠢的。

鴻門宴中,範增的做法就不敢讓我們苟同。宴會上,項羽的謀士範增幾次示意殺劉邦,而項羽默然不應。後劉邦設法脫逃。結果範增氣憤地說:“豎子不足與謀!”

本來項羽十分敬重範增,稱範增為“亞父”,由於鴻門宴上二人對劉邦各持不同的態度,範增離開了項羽。在這裏範增就沒能做到,在上司(項羽)決策失誤時及時補台,反而不惜破壞項羽的威信,甚至關鍵時刻,抽身就走,實在是很不明智之舉。維護上司的威信,需要從一些小事做起,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下屬是不是在真正維護上司的威信。

一天,某市工業局秘書科的張科長正在辦公室批閱文件。這時,本單位一位以愛上訪告狀聞名的退休幹部譚某走了進來,說要找局長。張科長先熱情地招呼他坐下,然後敲開了局長辦公室的門,請示局長如何處置。局長此時正忙於局裏的業務,不想見譚某,隻非常幹脆地對張科長說了一句:“告訴他我不在。”張科長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對譚某說:“領導不在辦公室,你先回去,有什麼事我可以代你轉告。”既然這樣,譚某也無話可說,悻悻地離開了秘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