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左右逢源,上下交往得人心(1)(1 / 3)

1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

上司也是人,並且是和你一樣的人,他也有頭疼的事,他也希望別人能夠幫助他解決問題,渡過難關。聰明的下屬,在這時就要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

王猛,字景略,北海劇縣(今山東壽光東南)人,生於325年,卒於375年,十六國時期任前秦的宰相。王猛從小家裏很貧窮,靠販畚箕過日子。當時,關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他毫不在乎。後來遷居華陰山。他很喜歡讀書,特別愛研究兵法,是位知識淵博、很有謀略的人才。

公元354年,東晉派大將桓溫攻打前秦,到了關中。前秦王苻堅帶領秦軍奮力抵抗,結果連連失利,隻得退守長安。可是晉軍到了離長安不遠的灞上(今西安市東南),即按兵不動了,誰也琢磨不出桓溫的用意。有一天,一個穿著一身破舊短衣的讀書人到軍營前求見桓溫。桓溫正想招攬人才,聽說來了個讀書人,馬上很高興地接見了他。王猛走進營帳,將士們見他身穿破舊短衣,行動舉止不拘小節,根本不像讀書人,心裏覺得十分可笑。桓溫也覺得很納悶,想試試王猛的學識才能,請王猛談談當今天下的形勢。

一提起天下大事,王猛便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來,他一麵談著,一麵把手伸進衣襟裏不停地東抓西摸,竟在起勁地捉著身上的虱子。看著他的樣子,將士們差點笑出聲來,但王猛卻旁若無人,照樣跟桓溫談得起勁,把南北雙方的政治軍事形勢分析得一清二楚,見解十分精辟,桓溫很覺驚奇,認為江東人才,沒有人能及得上他。

桓溫又問他說:“這次我帶了大軍,奉皇上的命令遠征關中,為民除害,為什麼地方上的豪傑到現在還不來見我呢?”

王猛淡淡一笑說:“將軍不遠千裏而來,深入敵人腹地,而今長安就在眼前,您卻留在灞上不去攻打,大家不知道您心裏怎麼打算,所以不願來見您啊。”

王猛這一番話正中了桓溫的心事。原來,桓溫北伐,主要是想在東晉朝廷樹立他的威信,製服他在政治上的對手。他駐軍灞上,不急於攻打長安,正是想保存他的實力。王猛在桓溫想招攬人才時,毛遂自薦,使他淵博的知識和謀略的才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王猛能準確地分析出桓溫的意圖和想法。於是深得桓溫的看重。

桓溫從關中退兵的時候,再三邀請王猛同回江東,王猛不肯,仍舊回到華陰山過著隱居生活。但這個扌門虱而談天下的讀書人卻出了名。

就在這一年,苻堅襲了前秦東海王的爵位。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苻堅急於招賢納士,想找一個得力助手,有人向他推薦漢族人王猛。苻堅立即派親信去請,並隆重歡迎他,兩人一見如故,談到國家大事,更是一拍即合。苻堅高興得了不得,把王猛留在身邊,嚐自喻為“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357年(升平元年)苻堅殺死了苻生,即位稱帝,號大秦天王。任命王猛為中書侍郎、始平令、太子太傅、丞相,一年裏被提升了5次,權力大得沒人能跟他相比。史書稱“歲中五遷,權傾內外”。

王猛後來被苻堅看重,同樣還是由於他能準確地給上司——苻堅“號脈”。苻堅仰慕他是因為桓溫一事,而真正重用提拔他,則是因為他跟苻堅“一見如故”和“一拍即合”。他既然能如此想上司之所想,他後來“歲中五遷,權傾內外”也就不足為奇了。

2做老板的靈魂下屬

如果說,做企業的靈魂人物能博取老板的重視的話,那麼,做老板的靈魂下級,更能使你贏得老板的歡心。

老板——在現代金字塔狀的層級組織中——會有多個下級,這些下級並不都能令老板滿意,但老板一定會有一些得力下級。對老板有好處的就是老板的靈魂下級。

如果,你能擠入老板的靈魂下級的圈子,你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1)抱著提升你的老板的態度

“在今天的企業生涯中,最好的哲學還是去提升你的老板。”

美國航空公司的董事長亞伯·凱西指出:

“對任何一個希望自己能脫穎而出的屬下而言,運用這套哲學同時亦能加強他和老板之間適當關係的互惠的本質。

“能使一個經理人員突出的,就是替他工作的那些人。”美國鋼鐵公司前董事長艾德格·史皮爾指出:“隻有他們才能擢升他。他的老板所要做的就是認識這點。”

不過,不可避免地,你一定希望老板能看出這點。

如果你能把這點和你推動屬下的好處連結起來,你和你的老板之間便有了基本的正確關係。

想想看,由於你屬下幫忙,你才能當出色的亞老板,因此,推動你的屬下,擴張他們的成就,便等於是在表現你當他們老板的成功。

同樣地,你也是你老板的屬下之一。因此你應該以你屬下擢升你的方法來擢升你的老板——就是去做他急於表現給他的老板看的工作。

你和老板之間若保持正確的關係,可使他知道你了解這種互相依存的關係,並顯示出你願意出力去擢升他。

要辦到這一點,你一開始就要積極主動地尋求更多的工作,盡可能地承擔更多的責任。

(2)第一步和第二步

第一步,你一開始所要找的必須是合適的工作,也就是不容易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