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鰻鱺有哪些生活習性?我國養殖的鰻鱺主要有哪些類型?它們的抗病力有什麼區別?
鰻鱺屬鰻鱺目、鰻鱺科、鰻鱺屬,俗稱河鰻、青鱔、白鱔、鰻魚等,為溫熱帶魚類。鰻鱺屬洄遊性魚類,生於海水,生長於淡水,其生長育肥時間長達5~20年,通常為7~8年。鰻鱺在淡水中性腺不能成熟,必須降海洄遊產卵。鰻鱺要求的主要環境條件為:①光線。鰻鱺是底棲魚類,喜弱光怕強光,喜穴居,好夜間捕食。②鹽度。鰻鱺屬廣鹽性魚類,具較強的滲透壓調節功能,對水中各種鹽度的適應能力強。③溫度。鰻鱺是溫水性魚類,生長溫度為12~35℃,最適水溫為24~30℃。水溫高於30℃或低於20℃,其攝食量明顯下降,水溫35℃以上或12℃以下則停止攝食。冬季水溫低於10℃時,鰻鱺潛入泥中處於休眠狀態。鰻鱺臨界高溫為38℃,臨界低溫為1~2℃。④水質。鰻鱺喜清新的水質,溶氧要求在5~7毫克/升以上,總氨態氮不能超過3毫克/升,最好在0.2毫克/升以下。水中溶氧高低直接影響其攝食量和對餌料的消化吸收率。溶氧低於2毫克/升時即會浮頭,但鰻鱺對缺氧的忍耐力很強,它可到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故浮頭時不會造成死亡。鰻鱺是肉食性魚類,天然情況下以小魚、蝦、水生昆蟲及動物屍體為食,人工飼養時,蚯蚓、鮮雜魚、動物內髒及人工配合飼料均喜食,對蛋白質含量的要求為45%~50%。
全世界鰻鱺共有19種,我國養殖的鰻鱺主要為日本鰻鱺。近年來隨著日本鰻鱺苗種的大幅減少,以及歐洲鰻養殖技術的逐步成熟,歐洲鰻養殖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歐洲鰻養殖大國。另外,美洲鰻在我國部分地區亦有少量養殖。
在我國人工養殖的3種鰻鱺中,目前發現的疾病主要有35種。其中大約有33種疾病感染歐洲鰻(包括2種發病率較低者),有29種感染日本鰻(包括5種發病率較低者),有28種感染美洲鰻(包括4種發病率較低者),有24種疾病對日本鰻、歐洲鰻和美洲鰻均可感染,有3種隻感染日本鰻和歐洲鰻,4種隻感染歐洲鰻和美洲鰻,2種僅感染日本鰻,2種僅感染歐洲鰻,隻感染美洲鰻或隻感染日本鰻和美洲鰻的情況沒有。在4種可能與病毒有關的疾病中,有3種感染日本鰻、2種感染歐洲鰻、1種感染美洲鰻。在11種細菌性疾病中,有8種感染日本鰻、10種感染美洲鰻、11種感染歐洲鰻。12種寄生蟲病全部感染歐洲鰻、10種感染日本鰻、9種感染美洲鰻。而真菌、甲殼動物、環境及營養條件引起的疾病對3種鰻均可造成危害。由以上可以看出,3種鰻鱺在抗病力方麵是有差異的。歐洲鰻抗病力最差,日本鰻次之,美洲鰻抗病力較強。在抗病毒感染方麵,美洲鰻最強,歐洲鰻次之,日本鰻最差。在抗細菌感染方麵,日本鰻較美洲鰻和歐洲鰻強。而在抗寄生蟲感染方麵,則美洲鰻較日本鰻和歐洲鰻強。
2.鰻鱺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鰻鱺發病的主要原因有環境因素、病原體感染以及鰻鱺本身的原因。引起鰻鱺發病的環境因素主要有水質、養殖水體的底質、養殖水體的空間以及鰻場布局。
(1)水質因素 水是水產動物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殘餌,糞便,分泌物,各種水生生物的繁殖、生存和死亡等,均可使水質發生變化,無論是室內養鰻還是土池養鰻,水質(水溫、溶氧、pH值、氨氮、浮遊生物等)突變都會誘發鰻病。由於水質管理上的失誤而造成的鰻魚疾病往往占鰻病發生的大部分。
(2)養殖水體的底質因素 池塘中適量的淤泥具有保肥、供肥、調節水質的功能,有利於鰻鱺的養殖。然而,淤泥往往也是病原菌和寄生蟲的孳生、避難場所,會導致許多鰻鱺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淤泥中有機質的發酵、分解需要消耗溶解氧和產生二氧化碳、沼氣、有機酸及氨氮等有害物質,危及鰻鱺的健康。從近年來國內水產動物疾病嚴重發生和流行的原因分析,多數與長期不清理淤泥有關。目前有些養鰻業者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池塘往往幾年不清淤,水泥池壁也不認真洗刷,不曝曬塘底,養殖塘不徹底消毒,導致在鰻鱺飼養過程中底質惡化,誘發鰻病。
(3)養殖水體的空間因素 鰻魚養殖多數采取集約化、半集約化的養殖模式,其單位水體內的養殖密度很高,因此要求有合適的水質交換條件,否則由於密度過高,黃鱔活動空間變小,生長和發育受到抑製,體質變弱,為病原體的入侵創造了條件,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4)鰻場布局 一些鰻場由於池塘布局及進排水係統設計不合理,進排水渠道沒有嚴格分開,整個鰻場或幾個鰻場共用一條進排水渠道,一旦鰻魚發病,極易產生交叉感染。
病原體的感染也可以導致鰻鱺的疾病。引起鰻鱺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有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甲殼動物和蠕蟲等,這些病原體大多數是通過種苗、飼料、注排水等途徑進行傳播的。
另外鰻鱺自身的因素也是引起鰻鱺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些養鰻業者貪圖便宜,購買下腳白仔鰻或黑仔鰻,其體質差,適應不良環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在新環境裏容易患病。另外,有些苗種本身即帶有致病菌,特別是從鰻病高發區購入的苗種,若不進行嚴格的檢疫和消毒就進行飼養,則鰻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3.怎樣預防鰻鱺疾病的發生?
根據鰻鱺發病的原因,在生產上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鰻病的發生:
(1)加強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的原則是使池水穩定在鰻魚攝食生長的適宜範圍之內,防止水質的突然變化。要保持水質的穩定就要保持池塘中浮遊生物種群的穩定性,使池水保持油綠色。若池塘中紅蟲大量繁殖,水色變紅變混濁時,則可用0.5毫克/升90%晶體敵百蟲全池遍灑殺滅。
(2)徹底清池消毒 室內水泥池應刷洗池壁,衝洗池底,排幹水後曝曬10~15天,然後用30毫克/升漂白粉或者10毫克/升強氯精帶水消毒。室外土池應排幹池水,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曝曬池底10~20天,使底泥幹裂。然後注入30~40厘米深的水,每畝用150~250千克生石灰加12~15千克漂白粉消毒。
(3)保持合適的放養密度及調節水溫 應定期檢查鰻魚的生長,根據生長規格和設備條件,及時分級飼養,使水體在生長季節始終保持合適的放養密度。另外,室內流水養鰻應保持水溫穩定,防止水溫突變。室外土池在6~9月份,應防止池水溫度過高,可通過加深池塘水位及適量換水等措施使池塘中下層水溫保持32℃以下。
(4)把好進苗關,提高苗種質量 進苗時應堅持質量標準,不購買“落腳魚苗”,堅持購買經過暫養的白仔鰻。不從鰻病高發區進苗,苗種購入時應經過嚴格的檢疫,下池時必須對魚體進行嚴格消毒。另外,購苗時應盡量從一個點上選購,避免從各地多頭進種時把病害帶入。
(5)合理用藥,消滅病原體 應堅持對水體進行定期消毒,把疾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旦發病,應盡量找準病因,對症下藥,避免盲目和濫用藥物,以防止耐藥性的產生、鰻病預防和治療的失敗和養殖環境的汙染。
4.鰻鱺開口症的主要症狀是什麼?怎樣防止其蔓延?
【發生與危害】鰻鱺開口症又名出血性開口病,懷疑是由寄生於鰻鱺白細胞細胞質內的一種病毒引起的。流行季節為6~10月,7~8月為流行高峰,流行水溫為25~30℃。該病1982年在我國福建貴安養鰻場首次發現,主要危害1足齡以上的日本鰻鱺,白仔和黑仔階段的鰻鱺一般不發病,隔年鰻都可發病,其死亡率可達90%以上,危害嚴重。
該病的主要症狀為:病魚顱腔出血、口腔黏膜出血、頭部肌肉出血,口腔肌肉糜爛,口張開不能閉合。上、下頜充血糜爛,上頜縮短,嚴重時下頜骨斷裂,導致口腔完全失去張閉能力呈開口狀態。病鰻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僅為正常情況下的1/4~1/3,血液中淋巴細胞顯著增多。體表及內髒無明顯眼觀病變,病鰻有時繼發性感染細菌等導致鰭條充血。
【防治方法】對於該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采用隔離、銷毀病鰻,殺滅病原體等措施可以防止該病的蔓延。
5.鰻鱺狂遊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鰻鱺狂遊症是一種危害極其嚴重的疾病,該病具有嚴格的選擇性及一定的地域性,一般情況隻感染人工養殖的歐洲鰻和美洲鰻,而對日本鰻鱺卻沒有危害,對歐洲本土養殖的歐洲鰻也沒有影響,但對從歐洲引種到歐洲以外各國的歐洲鰻卻危害嚴重。土池及溫室養鰻均可發生,從白仔鰻到成鰻各階段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得病,但在夏季高溫季節發病率最高。該病來勢猛,傳染性強,可跨地區流行,死亡率極高,呈急性死亡,1周內死亡率可達90%以上,嚴重時可全部死亡。該病是對歐洲鰻和美洲鰻人工養殖危害最大的疾病。
關於鰻鱺狂遊症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有爭論。佐野等在1974年從患狂遊症的歐洲鰻體內分離到一種病毒,宮崎等在1977年從正常歐洲鰻稚鰻身上也分離到了該病毒,但兩者人工感染試驗均未獲得成功。為了查明該病的發病原因,朱心玲等在1997年從細菌學、寄生蟲學和病毒學方麵做了全麵檢查,未發現寄生蟲和細菌病原,病毒學感染雖獲得了類似狂遊症的症狀,但由於對照組也出現了同樣症狀,故也沒有充分的說服力。有些學者提出了一種綜合觀點,認為環境條件的變化使魚體產生過度的應激反應,導致機體功能失調、重要器官受損、抗病力降低,繼而引發了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導致大量死亡。
6.如何對鰻鱺狂遊症進行診斷?怎樣控製該病的發生?
目前僅能根據發病進程及主要症狀對狂遊症予以診斷。一般說來,出現下述情況可診斷為狂遊症:
(1)鰻鱺活動情況 發病早期,群體攝食正常,少數病鰻在池邊進行不規則遊動,遊動無力,頭部作間歇性抽動,身體旋轉翻滾或做倒退性運動。幾天後,大量鰻魚出現類似症狀,頭部陣發性顫動,在水麵狂遊後很快死亡,群體攝食下降或絕食。
(2)症狀 剛死鰻魚呈僵直狀,嘴張開,病魚體表完整,但下顎及腹部由於與池底摩擦具不同程度的潰瘍或充血。多數病魚鰓絲鮮紅,肝髒淡紅,部分病魚腎髒腫大。
(3)病理症狀 病鰻紅血球、血紅蛋白、血清氯離子顯著增高,而血液中尿素氮含量顯著下降,血清膽堿酯酶降低。電鏡觀察發現病鰻肝髒細胞脂肪樣變性,細胞線粒體內基粒增加,部分肝細胞水腫,腎小管部分壞死,炎性細胞浸潤,鰓上皮細胞水腫,微絨毛破損,在肝髒、鰓、腸、脾髒等器官有時可發現病毒粒子。
由於該病可能由病毒引起,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防治,但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控製:①保持養鰻池水體環境相對穩定、清潔,防止水質、水溫變化幅度過大。②不要在夏季高溫季節引進歐洲鰻種苗,特別是不要從發病地區引進種苗。③在夏季高溫季節可適當加深水位,適量換水,在鰻池上可設置遮陰棚,避免強光直射,以降低水溫,避免該病發生。④高溫期投餌宜少量多次,防止殘餌汙染水質。⑤定期用藥物進行預防,抑製、殺滅病原體。
7.導致鰻鱺鰓腎炎的病因是什麼?如何預防和治療?
【發生與危害】該病1969年首次在日本靜岡縣城的養鰻場發現,曾引起鰻鱺大量死亡。其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太清楚,有多種說法。
一般認為該病的發生與環境(水溫、水質)和營養條件(越冬、饑餓)有很大關係。在冬季低水溫的露天池較易發生,而在流水式、循環加溫式的養鰻場卻較少發現。當魚體因越冬、饑餓等原因而處於消瘦狀態時,發病率較高,危害較大。隨著水溫升高,攝食量增加而自然緩解。歐洲鰻因生長適宜溫度比日本鰻低,對低溫的忍受能力較高,不易發生該病。水中銨離子、亞硝酸根離子濃度過高,易引起鰓、腎、肝髒組織病變。水中鋅離子、銅離子等濃度過高,可使鰻鱺血液中氯離子濃度下降也易導致該病發生。另外,有人從鰓腎炎病魚體分離到病毒,認為鰓腎炎與病毒有關。還有人認為該病與低溫流行細菌感染有關,先引起鰓的病變,然後出現腎髒病變。秋季鰓病高發時,鰓腎炎的發病率也較高。
該病以鰓和腎髒病變為主要特征,另外,病魚血液中氯離子濃度顯著下降也是該病的一個重要特點。病鰻不攝食,體質虛弱,活動減弱,腹部正中處凹陷,肝髒部位突起。鰓絲充血腫脹,呈暗紅色,鰓上皮細胞增生,鰓小片變形粘連形成棍棒狀鰓絲。腎髒腫大色深,腎小管上皮細胞玻璃樣變性,腎小球變性、崩解。血液中氯離子的濃度由正常的115~125毫摩爾/升降至80毫摩爾/升以下,嚴重時降至20~40毫摩爾/升,血液球蛋白、血色素、血漿蛋白、血糖含量升高。
【防治方法】防治該病可采取如下措施:①溫室養鰻,冬季保持養殖池水溫20℃以上。露天池養鰻,低水溫下越冬容易發生鰓腎炎,可將露天池一角挖深,其上搭棚保溫,防止病情發展。②盡量延長投餌時間,做好入冬前的培育。溫室養鰻時,冬季保持適當投餌量使鰻鱺攝食以維持體能所需要營養。③飼料中補充適量維生素E,提高魚體抗病、抗寒能力。④0.5%~0.8%的食鹽浸浴5~7天對該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8.鰻鱺爛鰓病的病原是什麼?怎樣預防與治療?
【發生與危害】鰻鱺爛鰓病是由柱狀屈橈杆菌和嗜水氣單胞菌侵襲鰓而引起的。
該病多發生於水質差、砂石底質及老化的養殖池中。菌體常群集成柱狀或草堆狀,生長溫度5~35℃,最適溫度27~28℃。生長pH值範圍6.5~8.5,最適pH值7.5左右。
該病的主要症狀為鰓絲充血,鰓絲黏液分泌增加而且黏稠,同時導致呼吸功能減退,呼吸頻率加快。輕壓病鰻鰓部則從鰓孔流出血色黏液,觀察其鰓瓣常可見出血點且頂端棍棒化,有時潰爛,嚴重者可能隻剩下軟骨。內髒器官中肝、膽囊稍有腫脹。由於患病後鰻魚不再攝食,其腸道和胃內無食物留存且有時有積水,外觀變化為體色加深,鰓孔、胸鰭、臀鰭充血發紅等。爛鰓病主要流行季節為春夏、夏秋、秋冬交替時節及夏秋兩季高溫季節。
【防治方法】該病與放養密度高,水中氧氣不足,投餌過剩關係較大。此外,柱狀屈橈杆菌在配合飼料表麵生長良好,因此殘餌和餌料擴散會給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所以預防爛鰓病應堅持每日徹底排汙,合理投餌,消除殘餌,保持水質清潔,並加強池塘增氧。減少藥物對魚的刺激,使魚鰓免受損壞也很重要。另外,在養殖池中培養浮遊生物,為鰻設置休息平台並定期防治鰓寄生蟲病,對減少發病率也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果已經發病,則首先應把養殖水池徹底清洗幹淨或用氧化劑、水質改良劑改善水質狀況後用藥治療。精養池可用10~20毫克/升的水溶性土黴素浸1~2天或用20~50毫克/升的氯黴素浸泡1.5~2天。若養殖池為土池,則應先改良水質,再用含有機碘和漂白粉1.5~2毫克/升的溶液連續浸泡2天。最後還應再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池水2~3天以鞏固療效,這樣才能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此外,用2~2.5毫克/升漂白粉與25~30毫克/升的福爾馬林全池潑灑,也有一定的療效。
注意:福爾馬林的用量隨水質的肥瘦有所不同,水肥用量較高,水瘦則應較低。
9.鰻鱺愛德華氏菌病致病菌的種類及主要症狀是什麼?
鰻鱺愛德華氏菌病是由腸杆菌科的愛德華氏菌引起的一種疾病。由於該病症狀主要表現在肝髒和腎髒部位,故又稱為肝腎病。我國流行的愛德華氏菌病致病菌目前發現的有3種,即遲鈍愛德華氏菌、浙江愛德華氏菌和福建愛德華氏菌。
愛德華氏菌廣泛存在於蛇、蜥蜴、鱉、蛙、鳥、家禽、家畜等動物的腸道中。在腹瀉、營養性肝硬化、低燒病人的糞便中也能分離到。遲鈍愛德華氏菌為革蘭氏陰性杆菌,周身鞭毛,生長適宜溫度為12~42℃,pH值範圍為5.5~9.0,在鹽度為4%以下的範圍內均能生長。
愛德華氏菌感染後的病鰻症狀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侵襲腎髒為主的腎髒型(化膿性造血組織炎型),另一類為侵襲肝髒為主的肝髒型(化膿性肝炎)。腎髒型症狀主要表現為肛門紅腫突出,腎髒部位腫大,肌肉壞死,皮膚充血、出血,嚴重時脾髒、腎髒腫大、軟化,形成小膿潰瘍病灶,近肛門的體壁肌肉發炎、軟化、穿孔,擠壓腹部有腥臭的膿血流出。肝髒型症狀主要表現為鰻鱺前腹部(即肝髒部位)腫大,充血或出血,腹壁肌肉壞死,皮膚軟化,嚴重時前腹部腹壁穿孔糜爛,流出帶惡臭的膿液,肝髒腫大,有白色膿潰瘍病灶。此外,有的病鰻肝、腎器官都有明顯症狀,可視為混合型。患該病的病鰻往往鰭條充血,可見胃腸腫脹或輕度充血。病理切片顯示內髒器官呈化膿性炎症,實質細胞變性壞死,產生炎性血栓。
10.鰻鱺愛德華氏菌病主要在什麼季節流行?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該病主要流行季節為夏季高溫期(水溫30℃左右)。在溫室中養鰻,該病無明顯季節性。水溫在20℃以上,終年都可發生。在室外池該病主要發生於晚春至秋季這段時間。在廣東潮州汕頭地區主要發生於3~5月和10~12月間。在春季培苗季節,由於水溫一般保持在26℃左右,該病發病率較高,尤其在白仔鰻培育期間,主要投喂蚯蚓等鮮活飼料,若飼料暫養時間不夠或消毒不徹底,則由鮮活飼料帶入的病原往往導致該病大暴發。該病對各種規格的養殖鰻均有危害,在苗種期常表現為急性病,形成批量死亡,而對幼鰻、成鰻則表現為慢性病,日均死亡率不高,但累計死亡量很大。
對該病的臨床診斷一般可憑外觀症狀進行初診。病鰻肛門紅腫,前腹部(即肝髒部位)或肛門前後部位(即腎髒部位)腫大,皮膚軟化,肌肉壞死,甚至潰爛穿孔。解剖觀察可見肝腫大或腎腫大,充血,有化膿性潰瘍。要確切診斷還需進行病理切片、病原的鑒定或借助血清學方法。
預防該病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放養密度適宜,經常清除殘餌與糞便,適量換入新鮮水。保持水質清新,投喂的蚯蚓要經過暫養、清洗以及用高錳酸鉀、氯黴素、土黴素或磺胺類藥物浸泡消毒後才能投喂。投喂的配合飼料要新鮮質優,高溫季節投飼不要過飽。白仔鰻發生該病應盡快轉換餌料並及時治療。
治療該病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在發病初期,每100千克鰻用土黴素0.5~1克拌餌投喂,連用3~5天,效果良好。②每噸鰻用大蒜素200克拌入餌料投喂,第2天後每天改用100克,連喂5天。③對白仔、黑仔期的病魚,采用藥浴、內服並用的方法控製,用0.5%~0.7%的食鹽和20~50毫克/升的土黴素浸浴36~48小時後,再用3~8毫克/升的哇酸浸浴36~48小時,然後在人工配合飼料中添加0.1%~0.2%的哇酸(按餌料重)、0.2%維生素C及莨菪類藥物連喂10~15天。④對幼鰻、成鰻期的病魚,可采用以內服為主的控製方法:一是降低水溫至24℃以下保持1周。二是含氯消毒劑全池潑灑,使有效氯濃度達0.2~0.3毫克/升,隔天1次,連續3~4次。三是拌餌投喂0.1%~0.2%的恩諾沙星,每千克飼料10片肝泰樂和0.5%莨菪堿類藥物,內服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