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未聞其聲,先見其人,形象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感知不會完全相同,因而其正確性受到人的意識和認知過程的影響。由於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事物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不同形象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良好的形象將會直接決定你的成功。

至關重要的首因效應

在短時間內以片麵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是首因效應,也被稱為“第一印象”效應。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麵,45秒鍾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近代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就曾經指出:“保持和複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並且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係列行為。

一天上午,張霄趕到某公司參加最後一輪應聘,主考官是該公司的王總。在考試快要結束時,張霄才滿頭大汗地趕到了考場。王總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麵前的張霄,隻見他滿臉通紅,大滴的汗珠子從額頭上冒出來,上身一件紅格子襯衣,加上滿頭亂糟糟的頭發,給人一種疲疲塌塌的感覺。王總仔細地打量了他一陣,疑惑地問道:“你真的是研究生嗎?”。張霄很尷尬地點點頭回答:“是的。”接著,心存疑慮的王總向他提出了幾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張霄漸漸靜下心來,回答的頭頭是道。最終,王總經過再三考慮,最終決定錄用張霄。第二天,當張霄第一次來上班時,王總把張霄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他說:“原本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我不打算錄用你,你知道為什麼嗎。”張霄搖搖頭。王總接著說:“當時你的那副尊容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滿頭冒汗,頭發散亂,衣著不整,特別是你那件紅格子襯衫,更是顯得不倫不類的,不像個研究生,很像個自由散漫的社會小青年。你給我的第一印象太壞。要不是你後來在回答問題時很出色,你一定會被淘汰。”

張霄聽罷,這才紅著臉說明原因:“昨天我前來趕考時,在大街上看見有人遇上車禍,我就主動協助司機把傷員抬上出租車,並且和另外一個路人把傷員送去醫院。從醫院裏出來,我發現自己的衣服沾了血跡,於是,我就回家去換衣服。不巧我的衣服還沒幹,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襯衫穿來了。又因為耽誤了時間,我就拚命地趕路,所以,時間雖然趕上了,卻是一副狼狽相……”

王總這才點點頭說:“難得你有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不過,以後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麵,千萬要注意自己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啊!”

張霄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為業務主管,深得王總的器重。

從以上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印象”相當重要。“第一印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你在對方心裏的位置。第—印象是難以改變的。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麵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征。

現實生活中,一些素不相識的人,在許多場合,如出差在車、船上的鄰位旅客,入學遇見同班新同學,出席會議初次邂逅的與會者等。雖然對人家的個性品德等一無所知,但卻由對方的衣著、容貌、談吐舉止表情等方麵,留下印象,並與之結交成朋友。

傑克走進公關經理室就對副經理湯姆頗有好感,他幹脆利落的工作作風,風度翩翩的儀表,尤其是對傑克十分熱情,當他抬頭打量傑克時,湯姆便喊道:“嗨!小夥子,你好,請坐”。隨後帶著他熟悉了公司的各個部門,還重點介紹了室內情況,傑克對此感恩不盡,認為湯姆是個講義氣的朋友。而另一室的工程師克魯臉色陰沉沉地,手裏正忙著設計,抬抬頭連聲招呼也沒打,傑克在心裏給克魯下的定義是“呆板、不熱情,肯定是個冷血動物。”

此後,傑克碰上事:就以此為“尺度”進行衡量了。

可是過了不久,湯姆利用傑克的信任和年輕,讓他在眾人麵前跌了一個大跟頭。傑克後悔莫及,為什麼要為湯姆賣命。而為他挽回損失與聲譽的,恰恰是工程師克魯,他揭穿了湯姆的詭計,為傑克洗刷了不白之冤。

傑克之後痛責自己,不該“先入為主”,以一時的好惡來取舍朋友,直到那善於偽裝的“朋友”把自己推入陷阱,可是此時後悔已經遲了。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它來幫助我們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銷:首先是麵帶微笑,這樣可能獲得熱情、善良、友好、誠摯的印象;其次應使自己顯得整潔,整潔容易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盡管這種印象並不準確,可對我們的推銷總是有益處;第三使自己顯得可愛可敬,這一切必須由我們的言談、舉止、禮儀等來完成;最後盡量發揮您的聰明才智,在對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會左右對方未來很長時間對您的判斷。“第一印象”在對方對你的總體感覺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它是你征服對方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稱呼是攻心的開始

稱呼是禮儀的開始,會做人、有“心機”的人都懂得這一點,稱呼上打動別人,交往起來也就容易起來。稱呼,就是對人的稱謂。用什麼稱謂稱呼人,既有個禮貌問題,也有個態度問題,同時也反映了說話人與被稱呼者之間的關係。所以,在社會交往中,要想給人好印象就要把握好對方的心理,在稱呼上下功夫。

人際交往中一定要知道的慣用稱呼語:

親屬之間的稱謂。親屬之間,對長輩應以親屬稱謂相稱,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舅舅等。稱呼長輩的姓名、職務、身份、職業等都是不禮貌的。對平輩,可相互用親屬稱謂或加排行序列稱謂相稱,如哥哥、妹妹、二哥、三妹等;夫妻之間可以姓名相稱,倆人在一起時,可用昵稱,但不宜在父母麵前,孩子麵前,公開場合使用;年長的平輩可直接稱呼年少者的名字,若年少者已成年,則用親屬稱謂較禮貌。對晚輩,可稱呼其親屬稱謂,也可直呼其名,這樣顯得親切。但當晚輩有了他自己的成年晚輩時,直呼其名也就不妥當了。

熟人之間的稱謂。對關係較密切的熟人,可大致仿照自己親屬的性別、年齡、身份等來確定相應的稱呼,還可以“姓加親屬稱謂”、“名加親屬稱謂”、“姓名加親屬稱謂”稱呼,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在一些正式、公開的場合,可以稱呼熟人職務、職業,也可以“姓加職務、職業稱謂”、“名加職務、職業稱謂”、“姓名加職務、職業稱謂”相稱。如“趙廠長”、“向真校長”等等。

年紀較大、職務較高、輩分較高的人常對年紀較輕、職務較低、輩分較小的人稱呼姓名,這種稱呼明快直爽。反之,年紀較輕、職務較低、輩分較小的人對年紀較大、職務較高、輩分較高的人直呼姓名,則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不稱姓而直呼其名,是最親切、最隨便的一種稱呼。但這隻限於長者對年輕人、老師對學生或關係親密的人之間,沒有這種特殊關係而直呼人家的名字就不禮貌,甚至還會使人生厭。

朋友、同學、同事之間,因為相處長了,稱呼可以隨便一些,可在姓氏前加“老”、“小”、“大”等,如“老彭”、“小陳”等。在人的親屬、職稱、身份等稱謂前,加上“老”、“大”等詞,是更為尊敬的稱謂,如老廠長、大姐等。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可以在姓後加“老”字,如“李老”、“張老”等,這種稱呼是很恭敬的。

對陌生人的稱謂。對陌生人的稱謂,一般來說可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用通稱。可根據人的具體年齡、性別、職業等情況稱“同誌”、“朋友”、“師傅”、“先生”、“小姐”等。對男人一般可以稱“先生”,未婚女子稱“小姐”,已婚女子稱“夫人”或“太太”,若已婚女子年齡不是太大,叫“小姐”,對方也決不會反感。而稱未婚女子為“夫人”就是極不尊重了。所以,寧肯把“太太”、“夫人”稱作“小姐”,也決不要冒失地稱對方為“夫人”、“太太”。一般說成年的女子都可稱“女士”。二是可以親屬稱謂相呼。可根據對方的性別、年齡等情況,以父輩、祖輩、平輩的親屬稱謂相稱,如“大伯”、“阿姨”、“老爺爺”、“大娘”、“大嫂”、“大姐”等。稱呼對方“大嫂”還是“大姐”時,必須謹慎從事,因為對方婚否不好確定,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稱“大姐”比較穩妥。

當然運用稱呼語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注意民族、時代、地域的差異。各個不同的國家、民族對人的稱呼都有一些獨特的習慣,如在日本,對婦女也可不稱“女士”、“太太”、“小姐”,而稱“先生”,如“米費子先生”。而漢民族語言中的稱呼語相對於其他民族語言中的稱呼語要複雜得多,不僅要看人的性別、輩分、年齡,還要分敬稱和謙稱。有的民族語言就沒這麼講究,如英語中的“aunt”翻譯成現代漢語可以是“姨母、姑母、伯母、叔母”等等。所以各個民族有不同的稱呼習慣,在實際運用中,要遵從各民族的習慣。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習慣,造成了各種方言,所以還要注意方言間稱呼的異同。如在大陸用得最廣泛、最普通的“同誌”稱謂,而在港澳台同胞中,幾乎就沒有這個概念。所以與港澳台同胞打交道,不宜用“同誌”這一稱呼。

要注意口語和書麵語的區別。口語相對於書麵語言而言,顯得通俗、隨便,更為親切。現代漢語中,同一個對象,可有口語和書麵語兩種不同的稱呼,如爸爸(口語)、父親(書麵語)。在口語中,如果麵對稱呼對象時,運用書麵語中的稱呼語就顯得生硬、不自然、不親切。但是,在口語中,書麵語中的稱呼語可以作為他稱用語出現。如“我的祖父”、“你的母親”等。

要注意語言環境和稱呼對象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比較熟悉的人,我們對其稱呼就可隨便點,甚至可叫別人小名、綽號,夫妻、戀人之間私下裏還可用昵稱,這樣顯得較親切、自然,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但在公眾場合,尤其是在會場上、課堂上,叫別人的小名、綽號,就會顯得不嚴肅,太放肆,應當以“××同誌”或“××同學”相稱。對不太熟悉的人,對長輩、領導和老師,也都不宜用“小名”和“綽號”,否則,就會顯得不尊敬。所以,運用稱呼語時,應特別注意語言的環境和稱呼對象,靈活使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對不同的稱呼對象,應運用適當的符合人的身份、地位及體現與自己恰當關係的稱呼語。

嘴甜的人不吃虧,他可以為自己贏得尊重和稱讚。不過,在稱呼別人外號時要切記:人的外號是人的一個特征,壞外號是他人最忌諱的稱呼,不要把它掛在嘴上,說多了會拉大彼此的心理距離,影響人際交往中的感情,尤其是第一次交往,一定不要叫別人的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