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用視覺效應抓住對方的心

1980年與裏根競選總統的杜卡基斯,這個祖先是希臘籍的小個子民主黨領袖,無論外表還是聲音,無論演講還是表演,在英俊、高大、富有感召魅力的裏根的襯托下,越發顯得“不像個領袖”,因而落選。而演員出身的裏根用自己的微笑、聲音、手勢、服裝及高超的演技,表現出一個具有迷人魅力的領袖形象,從而掩蓋了他在知識和智力上的不足。

1960年尼克鬆與肯尼迪之爭中,老牌政治家尼克鬆似乎在資曆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卻忽略了對自己外表的包裝。以至於貴族家庭出身的肯尼迪評價他:“這家夥真沒有品位!”受到家族的影響,肯尼迪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外在優勢獲取選民的信任。在他與尼克鬆的電視辯論上,年輕、英俊、風流倜儻的肯尼迪渾身散發著領袖的魅力,看起來堅定、自信、沉著,不僅能夠主宰美國的政壇,而且能平衡世界的局麵。在電視節目中的一個握手動作上,就使得一位政治評論家宣稱“肯尼迪已經獲勝”。當他提出“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一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的口號時,激起美國人民上下一片的愛國熱潮。他是美國人理想的領袖形象。幾十年過去了,他的形象一直讓人難以忘懷,是世界領袖的標準形象。克林頓就是受到肯尼迪的影響,從小立誌從政,他以肯尼迪為榜樣,終於成為美國總統。在克林頓的身上,正反兩麵,都有肯尼迪的影子。盡管他是美國曆史上醜聞最多的總統,但是他在每一次事件中都能夠安然過關,人們一次次由於他富有魅力的形象而原諒他的不檢點。相比之下,尼克鬆一次水門事件就被迫離開了白宮。

哈佛商學院在《事業發展研究》中指出:“事業的長期發展優勢中,視覺效應是你的能力的九倍。”

在交往中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讓別人喜歡、接受自己是成功的基礎。如果一個人的形象很差,從直觀上讓別人不喜歡,就會對關係的建立帶來不利的影響。

西方有句名言說得好:“你可以先裝扮成‘那個樣子’,直到你成為‘那個樣子’。”“看起來像個成功者和領導者”在你的事業中會為你敞開幸運的大門,讓你脫穎而出。民主選舉時,由於你“像個領導”,人們會投你一票;提拔領導時,由於你“像個領袖”,你會被領導和群眾接受;對外進行商務交往,由於你“像個成功的人”,人們願意相信你的公司也是成功的,因而願意與你的公司進行交易。

一個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別人對你或你對別人都是這樣。所以隻要抓住人人都注重先入為主這個特點,從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形象這一策略入手,保證在應酬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芭芭拉。瓦爾特斯曾經說過:“在你的一生當中,總有一些時候可毫不誇張地說命運取決於給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一一其中包括尋求配偶的階段和謀職期間。在這種時候,你是不甘屈居第二位的。”

怎樣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長處表現出來,給他人留下美好並且深刻的印象,是一種可貴的本領。

成功者善於顯示和宣傳自己的長處。不論在什麼場合,他們總是以自己在專業和社交兩方麵的談吐舉止盡可能給人們留下好感。

芭芭拉。瓦爾特斯回憶了她初次同阿曼德。哈默會麵的情景。哈默是傑出的金融家,藝術品收藏家和著名的慈善家。他朝氣蓬勃、充滿活力。芭芭拉。瓦爾特斯發現他非常善於言談,待人友善,毫無矯飾,使人為之傾倒。

他對芭芭拉。瓦爾特斯講述了他過去的經曆,他的熱忱是很有感染力的。他本來是個醫科學生,經過奮鬥成為石油大王——這段不尋常的經曆深深吸引了聽者,聽他慢慢講述自己的經曆,就像是看一部英雄人物的紀錄影片。

他們每次見麵,他詳詳細細地講述自己一件件的往事——他由於眼光遠大,胸懷大誌,鍥而不舍地把握機會,所以克服了許多難於逾越的障礙。聽了他的經曆,芭芭拉。瓦爾特斯認識到他的價值,不隻在於他取得的卓越成就,而且在於他對人們的真誠關懷。

如果有人不經意地聽到他的談話,也許會覺得他淨是吹牛、以自我為中心。但是,他把生活經曆告訴給芭芭拉。瓦爾特斯,她的評價卻大不相同。能夠得知他才華橫溢的某些具體情節,她覺得是深感榮幸的。他是個不同凡響,令人難忘的人。

哈默懂得如何表現自己,假如他對自己的才幹保持緘默,是不會攀登到國際石油界和金融界的高峰的。他很善於讓人們了解他的卓越才能和信用。

抓住對方的心,征服別人是從成功地改變形象開始的。要創造良好的個人形象,首先要注意服裝及儀表。一個蓬頭垢麵、衣衫不整的人站在你麵前,一定會讓你討厭;服裝也並不一定要趕時髦,最要緊的是得體大方、幹淨整潔。

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看上去感覺舒適、有美感的人。姣好的長相、勻稱挺拔的身材、美觀大方的服飾均能增添人的儀表魅力,給人以舒服、美好的感覺。如果說人的天生長相、身材長短難以變更,而服飾卻是可以變化的。整潔美觀的服飾是人們用以改變自己或烘托自己形象的最好、使用最頻繁的“武器”,因此,我們要學會運用這一武器來“武裝”自己。

儀表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好的儀表也離不開內在氣質的烘托。儀表固然要吸引人,此外,還要從談話方式、談話內容等方麵去吸引人,用內在的東西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同應酬場合不同著裝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恰到好處的著裝可以在社交中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大大提升社交中公關的效果。以下兩點最能展現出服飾的風采,體現個人的魅力,給人以美感:

一、整潔是服飾美的首要條件。無論在何種場合、穿何種衣服,我們都要保證服裝整齊潔淨。隻有如此,才能保證服飾有美感。否則,無論你穿何種品牌、質地、式樣、顏色的衣服,都會給他人留下不潔、不好的形象,也就無所謂服飾美了。

二、協調是服飾美的藝術特征。一個人著什麼裝,怎樣打扮,都必須與個人的性格、氣質、職業、年齡以及穿戴的環境、季節相協調,才能與審美要求相符,才能符合社交禮儀規範,才能給他人以美的感受。

著裝還要與交際環境協調。與你工作環境不相適應的著裝可能是叛逆的標誌。一家公司有位年輕、美麗的行政助理,自從她開始與搖滾樂手約會,便逐漸改變了端莊的穿著和職業女性的發型。改變裝束是為了在下班後會男友時不必再換衣服。而不幸的是,正當她在事業上漸具競爭力時,卻破壞了自己的職業形象。無疑她的優勢地位也伴隨著她的職業形象一起消失了。

公然違背著裝規則會被視為對權威的挑戰。無論是女人穿超短裙,打扮得珠光寶氣,還是男人經常敞著襯衫領口,穿運動夾克衫,給人留下的印象可能都是:“我對工作不嚴肅。”不過,即使是辦公樓裏著裝最佳人士有時也會左右為難:因為同時還要避免給人留下僅僅對衣服感興趣的印象。

要以著裝向人傳達這樣的信息為原則:“我屬於這裏”,“我有獨特的判斷力和高雅的品味”。

一套服裝是否適合你所處的環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你的工作性質、你居住的地區、氣候以及特定的場合。

很顯然,衣著是否合適主要決定於你的工作性質。常與別人打交道的工作一般需要使自己的著裝更加職業化一些。與廣告、軟件開發或娛樂業人員相比,領導者應該選擇較為保守的服裝。你穿的衣服應讓你安全自如地完成工作中的各種活動。

在許多情況下,當地的氣候決定著服裝是否合適。衣服的麵料要符合天氣的情況,如果你在深圳溫暖的冬天穿著厚厚的羊皮夾克,人們就會認為你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不懂。氣候不僅影響服裝的選擇,還影響著鞋和外衣。在北方,男人常穿帶翼波狀蓋飾的皮鞋,而且比其他地區男人穿的鞋厚實。

環境和場合對衣著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如果你在星期六下午盤點時穿西服就顯得有點兒不合適了。一家財務公司的合夥人清楚地記得,有一天他穿了一雙帶有流蘇的鞋去辦公室。路上不斷有人問他:“你要去打高爾夫球嗎。”

著裝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顯示著一個人的個性、身份、角色、涵養、閱曆及其心理狀態等多種信息。在人際交往中,著裝,直接影響到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關係到對個人形象的評價,同時也關係到一個企業的形象。

男士有一套質地上乘的深色西裝或中山裝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著裝則要隨時間而變換,著裝對女士尤其重要。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著裝:

1.公務場合:指在寫字間裏,在談判廳裏以及外出執行公務等情況。其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注重保守,宜穿套裝、套裙,以及製服。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選擇長褲、和長袖襯衫。在非常重要的場合短袖不適合作為正裝來選擇。

2.社交場合:指工作之餘在公眾場合和同事、商務夥伴友好地進行交往應酬的場合。其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時尚個性,宜著禮服、時裝民族服裝。社交場合一般不適合選擇過分莊重保守的服裝,比如穿著製服去參加舞會、宴會、音樂會等。

3.休閑場合:指在工作之餘一個人單獨自處,或者在公共場合與其他不相識者共處的時間。其著裝的基本要求為舒適自然,適合選擇的服裝有運動裝、牛仔裝、沙灘以及各種非正式的便裝,比如T恤、短褲、拖鞋等等。

在任何場合下,個人的著裝給人的感覺應是整潔大方。著裝的四大原則:

1.要和所處的環境相協調。當人置身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合,應該有不同的著裝,要注意穿戴的服裝和周圍環境的和諧。比如,在辦公室工作就需要穿著正規的職業裝或工作服。比較喜慶的場合如婚禮、紀念日等可以穿著時尚、瀟灑、鮮亮、明快的服裝;悲傷場合如葬禮、遺體告別等,參加者的心情是沉重而悲傷的,所以要素雅、肅穆。

2.要和身份、角色一致。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份,這樣就有了不同的社會行為規範,在著裝打扮上也自然有規範。當你是櫃台銷售人員,就不能過分打扮自己,以免有搶顧客風頭的嫌疑;當你是企業的高層領導人員出現在工作場所,就不能隨心所欲。

3.要和自身“條件”相協調。要了解自身的缺點和優點,用服飾來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所謂“揚長避短”重在“避短”。比如身材矮小的適合穿造型簡潔明快、小花型圖案的服飾;膚色白淨的,適合穿各色服裝;膚色偏黑或發紅的,忌穿深色服裝;膚色偏黃的,最好不要選和膚色相近的或較深暗的服裝,如棕色、深灰、土黃、藍紫色等,它們容易使人顯得缺乏生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