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讓上司覺得是他在做決定(1 / 1)

向上司、決策者貢獻自己好的建議與計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職責。然而我們在獻計獻策的時候,往往會有不受重視、不被采納的苦惱。尤其是當一個經過自己潛心研究、周密思考,確信是一個非常合理、非常優秀的建議或計劃,被上司斷然拒絕的時候,我們的苦惱會更劇烈。

碰到這種“進而不納”的情況,人們往往抱怨道:“能遇上一個知人善用,從諫如流的上司就好了。”這幾乎成了所有做下屬的一種傳統的、固定的思維模式,他們之中很少有人願意換一種思維方式來考慮“進而不納”的原因。也許,用多“引水”、少“開渠”的方式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出路。

多“引水”,少“開渠”的意思是說對上司“進諫”時不要直接點破上司的錯誤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上司作出你所謂的正確決策。而是要用引導、試探、征詢意見的方式,向上司講明其決策、意見本身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使上司在參考你所提出的建議資料信息後,水到渠成作出你想要說的正確決策。

卡耐基曾經說過:“如果你僅僅提出建議,而讓別人自己去得出結論,讓他覺得這個想法是他自己的,這樣不更聰明嗎?”許多實踐也表明,人們對於自己得出的看法,往往比別人強加給他的看法更加堅信不疑。因此作為一個聰明的下屬,要想使自己的看法變成上司的想法,在許多時候隻需做好引導工作,提出建議,提供資料,其中所蘊涵著的結論,最好留給上司自己去定奪。沒有人喜歡別人替自己做決定,特別是對方還是自己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