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回濕的作用有哪些?
通常所有的皮在進一步加工前都會進行水洗操作,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打開纖維結構,以促進化工材料的均勻吸收。
②均勻地分散、除去天然脂肪和未結合的鉻。
③均衡皮之間的酸堿值。
④消除皮上的褶痕。
⑤讓皮坯完全回濕,以進行後續的染色/複鞣。
例1:藍濕革的基本回濕工藝
200%水,溫度35℃,0.3%Tergolix AN/RD03-007 Liquid(Clariant公司),0.2%甲酸,轉動30min以上,轉動時間依皮的狀況而定。
例2:有折痕的藍濕革的回濕工藝
200%水,溫度35℃,1.0%~2.0%Feliderm MS p(Clariant公司),0.4%~0.6%Tergolix AN/RD03-007 Liquid(Clariant公司),0.2%甲酸,轉動60min以上,轉動時間依皮的狀況而定。
例3:皮坯的回濕工藝
400%~600%水,溫度40℃,2.0%~3.0%Feliderm MS p(Clariant公司),0.4%~0.6%Tergolix AN/RD03-007 Liquid(Clariant公司),x%小蘇打,轉動60min以上,轉動時間依皮的狀況而定。
85.幹坯革回軟時應注意哪些因素?
幹坯革回軟時一般采用的500%的50~60℃水,轉動時間一般在3h左右,根據回軟程度可適當延長時間,一般在回軟時加入氨水、滲透劑和適量的油脂,有時根據成品的要求可加入其它的特殊物質,比如加入洗衣粉可以使染出的顏色更加鮮豔,加入除鐵劑可防止鐵斑。
氨水的用量一般在1.0%左右,滲透劑的用量一般在0.5%左右,加脂劑的用量在1.0%左右。特別強調的是加脂劑應采用乳化性好、乳粒小且耐電解質性較高的加脂劑,比如亞硫酸化魚油、合成加脂劑等。
參考工藝如下:
500%水,溫度55℃,1.0%氨水,1.0%滲透劑,0.5%亞硫酸化魚油,0.5%合成加脂劑,轉動3h,檢查回軟程度。
86.為什麼要中和?不理想的中和將導致什麼問題?
鉻鞣革呈酸性,靜置搭馬時酸量增加,帶有很強的正電荷,若用帶負電荷的膠體溶液(染料、植物鞣劑、油脂)處理革時,陰離子膠體會很快沉積於革的表麵,在成革表麵色花、油膩、表麵過鞣,必須在複鞣、染色、加脂前處理藍濕革。中和是染色和複鞣工序的預備性操作。在中和過程中可以去除對皮革有害的遊離硫,促進染料的滲透,使染色均勻一致。采用堿、含鈣物質、合成鞣劑或均化劑進行處理,可以提高產品的豐滿度及平滑性。
通常先水洗除去未結合的酸和中性鹽,然後用弱酸強堿鹽降低革中pH,以減少所帶的正電荷。一般使用強堿弱酸鹽,此類鹽水解時,生成堿中和革中酸,其酸根可進入配合物內界,取代部分硫酸根,使鉻配合物更穩定。
BASF公司G.Wolf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複鞣過程中,為了去除未反應的酸和促進鉻的反應,中和是必不可少的。具有良好鞣製作用的中和劑能夠促使其它助劑(如加脂劑等)的滲透,但不會影響染色飽和度和染料色澤,並有利於將皮革中的六價鉻減少到最低量。在中和處理時采用聚合物分散劑,對於減少殘餘的鉻最有效,並可改善鞣劑、染料、疏水劑和加脂劑的均勻分布。此外,中和劑和其它加工助劑結合使用,可提高染色堅牢度和成革柔軟性,並可降低廢水中的COD水平。
不理想的中和將導致:①染料滲透差;②不勻染;③油脂滲透不均;④鬆麵;⑤表麵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