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目前測定汽車坐墊革霧化值的方法有哪些?
起霧是汽車革生產所必須麵對的問題。它由汽車內部裝置(含坐墊)中含有的易揮發物造成的,這些物質蒸發後,遇冷凝結便形成了一層薄霧。
起霧現象可以用特定的試驗儀器來定量測定。這些裝置可以模擬汽車內部材料和配件中的揮發物的蒸發和冷凝。
目前的測定方法有兩種:重量法和反射法。其測定原理相同,測定儀器也很相似。基本過程為:將皮塊置於玻璃燒瓶內加熱,使蒸發的物質在一個冷卻的玻璃盤上冷凝(反射法),或是在一張鋁箔上冷凝(重量法)。
(1)重量法
該方法中,揮發物的量是在一定的溫度和時間下測定的。一般測定條件遵從DIN75201-B中的規定,即在100℃下將試樣加熱16h,結果以mg計。測定結果低於3mg為合格,但有時也可低於5mg甚至7mg,這都取決於汽車生產廠家的要求。
(2)反射法
在反射法測定中,揮發物凝結在一塊玻璃板上,以幹淨的玻璃板為參比,測定其反射率,結果以百分數表示。該方法至今尚未有一種統一的普遍認可的方法,多數情況下,采取普遍認可的DIN75201-A和Volvo法。這兩種條件下的測定結果有所不同,使用Volvo法,結果可達80%以上,甚至90%,而采用DIN75201-A法,隻有極個別的情況才大於80%,因此其各自的合格標準也不一樣。
242.影響皮革霧化值的因素有哪些?
皮革的加工工藝及所使用的化工材料對霧化值有很大影響,每一工序被加工皮的處理程度和狀態對霧化值也有一定影響。影響皮革霧化值的因素有:
(1)從原皮到脫灰階段
原料皮中含有天然脂肪,其中可能含有的低相對分子質量的脂肪酸或脂肪酸酯,這兩種成分都可以霧化,其潛在霧化值高達5mg,最好的解決辦法莫過於加強脫脂了。脫脂材料應盡早使用,這樣在後麵的漂洗工序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除去水浴性的霧化材料。這段工序中所使用的殺菌劑和防黴劑也應該測定其潛在霧化性能。
(2)從浸酸到鞣製
乳化劑和加脂乳液可能含有一些緩慢揮發的物質,它們填充在革內,不會在漂洗時被去除,其潛在霧化值達10mg。解決方法是使用具有適宜霧化性能的乳化劑及加脂劑。
(3)複鞣
複鞣劑中可能含有未反應的低相對分子質量物質及易揮發的銨鹽。防塵劑中也可能含有霧化物質,這一階段潛在霧化值為5mg。解決辦法是使用那些經霧化值測定的材料。可溶性的易霧化物質和銨鹽可以通過充分水洗除去。
(4)從加脂到坯革
這一階段是起霧材料大量引入的時期,加脂劑中的乳化劑組分和油脂組分都含有起霧材料,有的乳液穩定劑也有影響。其潛在霧化值高達20mg。解決辦法是選擇能夠滿足汽車生產商要求的加脂劑,並在較大空間內幹燥,使易揮發組分盡量揮發幹淨。
(5)坯革靜置陳放
在坯革靜置陳放時,添加的一些助劑可以增加霧化值。這些助劑包括非離子、陽離子去汙劑和陰離子乳液,潛在霧化值為5mg。可以通過使用低霧化值和易揮發組分含量低的物質。
(6)染色到染色坯革
這一階段也有可能引入相當數量的起霧物質。除了染料外,殘留氨水與甲酸會生成甲酸銨,極大地影響了皮革霧化值,其潛在霧化值達5mg。解決辦法是使用低霧染料,選擇其它中和材料來代替銨鹽。染色後,充分水洗,並在充分的空氣氛圍內加強幹燥。
(7)塗飾到入庫
這一階段裏,增塑劑及殘餘溶劑中含有起霧物質,尤以表麵塗飾為甚,其霧化值達5mg。解決辦法是隻使用那些合乎汽車革要求的塗飾材料,並且應該充分晾幹。
243.汽車坐墊革有哪些技術要求?
汽車坐墊革屬於一種技術含量很高的皮革製品,它必須達到許多技術要求和美學要求。關於汽車坐墊革的美學要求是指革必須具有非常均勻的色澤,非常優良的柔軟度和非常緊實的粒麵,手感光滑、高雅。關於汽車坐墊革的技術要求:霧化值非常關鍵,耐光堅牢度和耐熱性也同樣很重要。另外其抗張強度以及可延伸性也很重要,有些汽車廠家還要求溶劑萃取值、阻燃性、無灰,成為環境友好型皮革。
244.汽車坐墊革使用的加脂劑有什麼要求?
汽車坐墊革對染料的PVC遷移牢度和耐塗層遷移牢度要求比較高;由於在夏季高溫條件下汽車坐墊日曬時間比較長,對日曬牢度的要求也比較高,同時對耐汗牢度要求很高。鑒於以上要求一般以金屬絡合染料為上選。
為了得到優良的霧化值性能,加脂劑應該不含任何溶劑、礦物油和其它低沸點或低相對分子質量的物質,另外這些油脂和革纖維應具有優良的結合性能。
長期以來,常用亞硫酸化魚油類加脂劑來生產汽車坐墊革,因為這類加脂劑賦予成革優良的柔軟度和物理性能,在生產這類亞硫酸化魚油時,魚油的均一性和品質,魚油的氧化度和亞硫酸化度非常重要。亞硫酸化魚油越好,成革霧化性能越好。磺酸化魚油賦予成革非常差的光度測定結果。
眾所周知,魚油的碘值非常高,成革易熱黃變並且其耐光牢度差。為了提高魚油類加脂劑的耐熱、耐光穩定性,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一種方法就是在加脂劑中加入耐熱、耐紫外線的助劑,另一種方法就是改變魚油的氧化度和聚合度。迄今為止,進展有限。另外,魚油資源越來越匱乏,捕捉來的魚大部分被用於食品生產,因此,工業用途的份額越來越低,過度捕魚和禁漁進一步影響了魚油的來源和價值。加脂劑生產廠家正尋求其它的代用品。
245.汽車坐墊革在製造過程中常見問題有哪些?
在汽車坐墊革製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顏色不一致,物性不足,外觀不均勻,裁剪利用率低,內部和外部客戶的滿意度降低等問題,分述如下:
(1)顏色的不一致性
在各種光源的照射下顯現為不是同一顏色,出現同色異譜現象。選擇適合的顏料膏,如lepton N係列的顏料膏,確保顏色的一致性,無同色異譜現象。顏色的不一致性是生產汽車用革的製革廠所麵臨的最大問題。解決方法是注意塗層的均勻性,配製漿料時顏料膏攪拌均勻。另外,傷殘遮蓋不足也會使顏色不一致,可通過選擇高遮蓋性的材料及補傷、發泡等重塗飾操作來改進。
(2)耐黃變、耐老化不好
配方中化工材料的選擇,特別是要選擇耐熱耐光的脂肪族聚氨酯,如BASF公司的Astacin Finish PUM,Astacin Finish PF TF/PFM,Astacin Novomatt GG等。
(3)耐濕擦牢度沒達到標準的要求
造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麵:頂層漿料的噴塗量不夠;頂層漿料的流平不好;頂層的交聯程度不夠;頂層塗飾產品的選擇不恰當;皮革本身的延伸性大從而造成頂層在測試時被破壞。可通過提高噴塗量,改善流平性,恰當的交聯頂層,選擇高物理性能的產品,以及適當地降低坯革的延伸性來預防。
(4)壓花定型性不好
選擇適當的填充樹脂,改善塗層在坯革上的滲透程度;選擇定型性好的樹脂如Astacin Finish PF、PFM TF;適當的控製坯革的濕度。調整水場工藝配方使之具有較好的壓花定型性。
(5)在曲撓或拉伸皮革時發灰,耐曲撓牢度達不到標準的要求
塗層之間的黏著不理想,熨平或壓花溫度太高,塗層幹燥太快,噴塗量太少,底層或漿層太薄,過度交聯等,會導致此類問題。可通過適當的選擇塗飾產品使得漿層可輕度被水膨脹而且各步塗層要很好的相配,恰當的熨平壓花的溫度,使用BASF公司的Amollan VM提高塗層間的潤濕性,適當的塗層厚度,適宜的交聯劑的用量來預防。
(6)頂層的灰色效應
過度交聯的頂層,塗層之間的黏著力太低,塗飾量太少,容易出現這個問題。預防的措施有:產品的選擇;使用與水相溶的溶劑打開漿層;或使用Amollan VM提高塗層潤濕流平性;提高頂層的塗飾量。
(7)頂層在曲撓,摔軟或拉伸時變灰並消光
這是由於不恰當的使用或大量的使用手感劑;頂層太消光。預防的措施有:選擇適合的手感劑和頂塗樹脂,並控製上漿量。
例:汽車坐墊革的塗飾工藝(全粒麵皮坯和輕磨麵的皮坯均可應用)
工藝操作:
①底層逆向滾塗1次,漿料量100g/m2(9g/ft2);
②著色層噴2次,漿料量14g/m2(1.2g/ft2),壓花前後各噴塗一次;
③頂塗:噴2次,漿料量11g/m2(1.0g/ft2)。
工藝說明:超軟樹脂NT,彈性好,有極佳的壓花定型性,且在壓花或堆置時不會發粘;遮蓋增強劑CP在製作重塗料塗飾的汽車皮革中,可以提高低檔皮革的檔次,特別是用於逆向滾塗,效果極佳。
聚氨酯樹脂具有出色的耐曲折、耐磨耗及壓花定型性,因此在噴塗時加大聚氨酯的用量;同時,為防止壓花時黏板,10%的消光樹脂LV TF是必須的;另外,為了獲得出色的成革性能,也可在噴塗配方中加入2%的交聯基Hardener CN。
頂塗配方中可根據成革要求的亮度調整Matting HS和Novomatt GG的配比;加入10%的Lepton Protecter SR可以提高成品皮革的防水、防油、防汙性能。
246.如何進行沙發革複鞣工藝的設計?
從沙發革的製作上看,可分為定型類和非定型類兩種,沙發革的複鞣工藝的製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藍濕革本身的狀態,其中進口皮與國內皮不同,進口牛皮中又有產地與品種之分,如在產地上有巴西皮、美國皮、澳洲皮等;在品種上有奶牛皮、公牛皮、母牛皮、閹牛皮等。在製定複鞣工藝時,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1)回軟要充分
對自然摔紋風格的皮,回軟時間不低於30min,可使酸洗對皮麵產生有效作用,從而保證皮革的軟度和染色均勻度:對定型風格的皮,回軟時間視皮的幹濕程度而定,一般不超過30min。
對於進口藍濕革,回軟時加0.2%的CISMOLLAN BH-C可以得到較好的回軟效果和殺菌效果;對脫脂不好的藍濕革,使用BAYMOLAN-C,BAYMOL AD-C可以得到較好的脫脂效果。對淺色革,回軟時使用0.5%的TANIGAN 3LN可以使皮麵幹淨,染色時色澤均勻。
(2)複鞣是必要的
自然摔紋革一般采用鉻複鞣,CHROMOSAL B的用量3%為好,太多的鉻會使皮革的延伸率增加,鉻複鞣中加1%的甲酸鈉可以使革麵細致。用PAK-C結合小蘇打提堿可以有效地保護粒麵。在此過程中,可以加0.5%~2.0%亞硫酸化魚油或配合一些耐電解質的合成加脂劑,提高革的軟度,使革麵平細;也可以用2%的脂肪醛或1%改性戊二醛,改善革的豐滿度和柔軟度;也可以用2%LEVOTAN C-C改善革的均勻性,當然配合亞硫酸化魚油使用效果更好;可以使用2%BLANCOROL RC或BLANCOROI SC改善革的鬆麵現象,提高定型性。
另外,在複鞣中使用RETAN 540可以代替鉻複鞣,並且縮短時間,不影響染色速度和染色效果,提高革的豐滿度和強度。
(3)中和是關鍵的一環
中和的強度和方法直接影響到革身、粒麵、染色填充效果。中和過度會產生鬆麵現象,降低皮的強度。中和不足,影響革的軟度。
中和方法可分為同浴中和和換浴中和。鉻複鞣後同浴中和,粒麵緊實,對革的定型性有幫助,定型類的革可采取這個方法。換浴中和,粒麵平細,染色填充快速,自然摔紋革采用換浴的辦法較好。
中和材料的選擇和用量直接影響中和效果。中和材料可以分為三類:①弱堿性材料,如小蘇打、碳酸氫銨,用量大時有中和過度的危險;②蒙囿性的有機鹽;③中和鞣劑。例如中和用TANIGAN PAK-C配合小蘇打還是碳酸氫銨,其效果不同。TANIGAN PAK-C配合小蘇打使用,革身較緊,肉感較強而泡感不強。配合碳酸氫銨使用,軟度較好,但邊膁容易鬆弛。甲酸鈉可以在低pH下提高中和速度,而醋酸鈉的蒙囿效果更強,中和中是否使用中和單寧,不僅在中和過程中表現為中和速度、中和均勻度不同,而且影響革身的豐滿度。所以中和過程應合理搭配使用各種中和劑。
另外在中和工序中還可以使用部分複鞣劑來調整皮的狀態,例如:中和過程中加入一些RETNGAN R7,TANIGAN PR-C,可以改善皮的豐滿度,加入LEUKOTAN 1094,LEUKOTAN 1084,BAYTIGAN AR,可以提高革的緊實度,加入SETAEX可以改善豐滿度,提高皮的磨革性能等。
(4)染色加脂填充
有大量的填充材料可供選擇,包括聚合物鞣劑LEVOTAN L、LUBRITAN SYSTEM和LEUKOTAN SYSTEM;合成鞣劑TANIGAN SYSTEM,樹脂鞣劑RETINGAN SYSTEM和植物鞣劑SETA SYSTE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