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隻一瞬間(1 / 1)

悟,往往需要特定的場景和氛圍。

悟,有時隻在一瞬間。

夜裏三點,我的花草們飽飲了一回。

她們已經等了很久,等一場水的盛宴。

終於等來了,那麼密集的水霧,那麼清涼的水珠,劈頭蓋臉地淋下來。沒有一枚葉子不叫好,她們享受的號叫在夜空下此起彼伏。

夏天的日頭在植物看來,實在有點狠。尤其是陽台上這些沒有任何樹蔭庇護的植物們。遠遠望去,另一群同類生長在低處別家的院落裏,有很好的家世和根基,根紮在大地上,有取之不盡的資源。身邊,大樹濃密的綠蓋為她們撐起巨大的傘。

我六樓露台上的花草們發出了長長的歎息。歎息歸歎息,陽光依舊毒,雨水依舊不來。

靠天靠不住,隻能靠人。

她們可以依靠的人,是我。她們知道我的疼惜,多年來,一直給她們送水。可是花草們不知道,如今不一樣了:水,已被眾生耗得沒有了脾氣,沒有力量爬上五樓六樓了。

家裏管水的小閥日日敞開門,也無法迎接一滴水的光臨。

水龍頭在管道上等待;我坐在屋裏等待;我的花草們在日頭下等待。

太陽已經下山了,水沒有來;月亮已經升起了,水沒有來;我已經樓上樓下走了若幹個來回,水沒有來。

我開始在大腦屏幕上展播潑水節:男女老幼走上街頭,盡情地往別人身上潑水,水花濺起的歡笑比水浪還高。潑水節能夠成為一個節日,一定來源於水的短缺。一場旱季結束,雨水再一次來臨,甘霖降了,水豐裕起來,大家彼此慶賀,激動地把幸福的甘泉灑向行人。南方傣族的土著人,就像饑渴的植物一樣,需要澆灌。劈頭蓋臉的水花,是對他人最大的愛和饋贈。最尊崇的潑給你,最需要的潑給你,哪怕你隻是路人,也潑給你最清涼的祝願。

從前不理解潑水節。潑水有什麼好,落湯雞一樣,多尷尬,多難受,哪有舒服,哪有美!大家為什麼如此熱衷,樂此不疲?

現在,我突然懂了。

夜裏三點,一覺醒來,想到陽台上枯等的花草們,我忽地趕走睡意,爬起來。果然,用水高峰過去,人們大都進入了夢鄉,自來水管裏終於流出了嘩啦啦的甘泉。

我開始給花草們澆水。

捏住管口,讓水噴出水花,模擬雨水的模樣,從眾多花草的頭上灑過去。可以想象,我的花兒們樹兒們怎樣歡慶和尖叫。每一根枝丫都在水花中歌唱,每一枚葉片都在清涼中起舞。她們從梢到根,全身長滿嘴巴,大口大口地啜飲,並相互傳遞著幸福的消息:水,終於來了!

我的花草們,過了一個喧囂的潑水節。

以前任何時候,都比不上此時此刻,我對水的讚譽與珍愛;以前任何時候,都比不上此時此刻,我對潑水節的快意理解得透徹!

悟,往往需要特定的場景和氛圍。

悟,有時隻在一瞬間。

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鍾的時間中得來成功。

——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