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消暑(1 / 2)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不知不覺就進了七月。白日裏的太陽毒辣得厲害。

顏秉初下了學,剛進了屋,就直衝著桌上映月湃在冰裏的綠豆湯去,手還沒夠得著,就被林嬤嬤手疾眼快地給抓住了。顏秉初耷拉下腦袋。

林嬤嬤笑眯眯地遞給她一杯溫水,道:“姑娘渴了先喝口水。綠豆湯現在可不能喝。等嬤嬤去去冰氣。”

唉,顏秉初垂涎地看了眼冰冰的綠豆湯,她好想念夏天的冰淇淋啊。

檀雲掀了簾進來看見顏秉初趴在桌上,眼睛時不時地瞥向綠豆湯的饞樣,忍不住發笑。

“看姑娘饞得,嬤嬤還是賞她一口吃吧。”

林嬤嬤堅持不同意:“綠豆本來就是寒物,冰了吃更傷,姑娘年紀小,受不住。”

檀雲本就是說說,見林嬤嬤說的有理,便也罷了,交待道:“夫人打算明天就去莊子上消暑。囑咐讓姑娘今晚早點歇了,明天一大早趁還沒起熱的時候就走。”

顏秉初登時興奮起來,拽著檀雲的袖子問道:“母親打算去多久?”

檀雲道:“約莫一個月罷。”

一個月!一個月的早課可以不用上了!就等於放暑假似的。顏秉初眉開眼笑,她最喜歡放假了。在避暑的莊子裏,躺在陰涼的亭子裏,吃著湃得涼涼的瓜果……

“姑娘下午老是嫌熱懶待動,現正好可以趁著莊裏涼快,把針線好好做做。莊子裏開了不少的花,姑娘也該瞅瞅真花下線了。”林嬤嬤也計劃地好好的。

唉,顏秉初的眉眼耷拉下來,哀怨地看了眼林嬤嬤,不依道:“嬤嬤!”

一旁檀雲突然笑著叫道:“哎呀!這下姑娘可糟了!夫人前陣子還和奴婢說,請了位女師傅來教姑娘彈彈琴呢!”

顏秉初無奈道:“什麼時候?”

“就是暑天裏,聽說那位師傅也是要教知州府上的姑娘的。知州府上的避暑莊子靠著咱們府上的,知州府裏夫人和姑娘們也去莊子裏避暑。”譚雲笑道,“姑娘學琴倒有伴了。”

顏秉初有氣無力地哼哼兩聲,表示知道了。

林嬤嬤看著綴幽送檀雲出了院子,實在忍不住問道:“這暑天裏一個月,姑娘再聰明,這琴也學不了多精通啊。”

顏秉初便耐心地和她解釋:

“嬤嬤不知道,顏家家訓裏頭定的規矩,對各類雜藝都須知道些,但不必太過精通。母親請了女師傅暑天裏教我琴,稍微能知道些,不至於一問三不知也盡夠了。”

林嬤嬤奇道:“還有這樣的規矩?”

顏秉初點點頭。

“先祖教導不可以在這上麵有太大的名聲,以免為盛名所累,受到權貴的差遣,處之下坐,取殘杯冷炙之辱。”

林嬤嬤仔細地想了想,方感慨道:“這才真正是百年世家的風骨啊。”

“唉”顏秉初愁容滿麵地歎了口氣,“就是有些苦了我。”

林嬤嬤看著小姑娘皺成一團的小臉,忍不住拍掌大笑起來。

卯時初,顏秉初便被綴幽推醒了,匆匆喝了兩口粥應付肚子,就在二門上了去莊子的馬車。

顏秉初撩開門簾子,伸出腦袋,看了一轉,前前後後統共四輛馬車。前麵一輛是徐氏的,第二輛坐著她和顏秉君,在後頭兩架就是丫鬟婆子和行禮之類的。

綴幽替顏秉初倒了杯水,取了幾樣糕點放在小桌子上:“映月早起做的,姑娘早上沒吃什麼東西,就將就著糕點墊墊胃。”

顏秉初小口啜著茶水,吃了一塊糕。一會兒顏秉君睡眼迷糊地上了車,流雲也跟了上來。

又過了片刻,車子緩緩開動了。

顏秉初順著車子搖搖晃晃,歪在車內的靠枕上,迷迷糊糊又歇了一覺。再醒來的時候,已感覺有些悶熱,勾起窗簾,透過紗窗隻往外看了一眼,就連忙放下簾子,車外的太陽明晃晃的,耀人眼得厲害。

對麵坐著的顏秉君拿著一本《幼學瓊林》小聲地念著,這已是他們念的第三本了。從莊裏回來,就可以繼續念第四本《聲律啟蒙》。

顏秉初聽他念了一會兒,悄聲問綴幽:“姐姐有沒有把我那幾本托大哥哥新買的書帶著?”

顏秉初又翻了幾遍《天朝誌》,覺得這大宋朝的疆域實在和記憶裏的有些不一樣,便想著多翻翻資料。顏府裏沒有書樓,顏秉寧的書房裏也找不到類似的書,便托了顏秉寧去福州城中的書肆裏看著買了幾本更何況,她自己輕易出不得府,實在不敢明目張膽地托人買些什麼才子佳人的話本子,也隻有遊記好看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