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做針線(1 / 2)

謝詡頗為尷尬地被老太君抱在懷裏。他輕輕地拍了拍老太君道:“奶奶,孫兒回來了。身上有些濕,別弄髒了奶奶的衣服。”

老太君鬆開他,聞言道:“不妨事。”又連連擦著眼角的淚道:“回來好,回來好。”

謝詡又向站在一旁神情激動的宋夫人磕下頭去,被宋夫人一把拉住,滿臉喜意地仔細打量著他。

“高了些,也瘦了些。”宋夫人哽咽著。

老太君口中稱是,一迭連聲地吩咐廚房做些謝詡愛吃的菜好好給他補補。

謝詡笑盈盈地任由祖母和母親打量著,問什麼答什麼,又向她們細細講述出京一路上的風情事故。

到了晚間,燕國公謝毅回府,召了謝詡在外書房說話。

“你一個人回的京?”

“公主隊伍走到宛城。兒子先趕回來,避免和公主一同進京,造成風言風語。”

燕國公點點頭,又問了幾句,便擺手讓他退了,早點休息。

謝詡回了自己的院子,福平早垂著手在院門口候著了,他上前問了安。

謝詡笑道:“可見著你弟弟了?”原來這福平是謝詡身邊第一得用的小廝,今年剛進府的福寶卻是他的弟弟,謝詡年後就帶著福寶出了京,留下福平看著院子。

福平滿臉笑容的彎下腰,恭敬的答道:“見著了,托世子的福,長高了不少,看著也懂事些了。”

說著撩起簾子,讓謝詡進了屋。

謝詡在桌前坐下,屋裏的大丫鬟映平替他倒了一杯熱茶。福平便立在一邊向他回稟出京四個月京裏的動靜。

“……走後沒多久三皇子被封了泰王,因還在國子監念著書,那位便讓在京城開了府邸,暫不去封地……禦史台陳大人彈劾柱國公縱子當街行凶,家風不嚴……”

“你明日去街市上看看有沒有好看的盒子。”

“盒子?”福平以為自己聽錯了。

“嗯。”謝詡不再多言,擺擺手讓他退下。

福平隻得滿腹疑惑地告了退。

映平打了熱水來,低頭蹲在世子身邊準備伺候著燙腳,半晌不見世子有動靜,抬頭卻見世子靜靜地捏著手裏一對銀花出神,眼角眉梢都帶著溫和的笑意,不禁愕然。

一大早,顏秉初就帶著默寫的二十遍家訓去向徐氏請安。

徐氏今天有些起遲了。顏秉初便進了裏屋,坐在一邊看著周嬤嬤給徐氏梳頭。

顏秉初豔羨地看著徐氏一頭濃密的黑發,道:“娘的頭發真好看。”

周嬤嬤看了看顏秉初,笑道:“姑娘的頭發倒沒隨了夫人。”

徐氏伸手招了顏秉初近前來,摸了摸她的發辮也笑道:“都說女兒肖父,初兒的頭發隨了老爺,倒是又細又軟的。”

周嬤嬤將玉梳輕輕插入徐氏盤好的發髻。

“頭發細軟的人脾氣都好,我們姑娘一看就是好脾氣的。”

顏秉初也笑。

徐氏突然想起來周嬤嬤說的事,便同顏秉初道:“從今天之後,你就上半天學,下午的時間就空出來。”

見顏秉初不解地望向她,徐氏頓了頓道:“娘替你請了一位針線師傅,功夫很好,你年紀也大了,也該學學針線了。”

做針線?她都忘了!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課。她都七歲了,比起從會走動就開始拈針線的閨秀們來說確實是晚了。

“是從今天就開始學麼?”

“那位師傅還沒有到。”徐氏看著女兒有些稚氣的小臉,慢慢說道“娘想著,你的奶嬤嬤被遣到莊子上去了,屋裏還缺個嬤嬤,以後那位針線師傅就當你屋裏的管事嬤嬤好不好?”

顏秉初點點頭。

從臨安府到福州走了不到一星期,來得也太快了些。顏秉初一麵偷偷抬眼打量那個做得一手好針線的林嬤嬤,一邊內心有點感傷地想,從今天開始就得過撚針搭線的日子了。

林嬤嬤是個三四十歲的婦人,滿頭黑發用一支銀簪子一絲不苟地盤在腦後,露出有些寬的額頭,一雙眼睛眼睛大大的,大約是做多了針線的緣故,看人不自覺會微微眯著,倒顯得她有些和善。

徐氏拉過顏秉初“還不見過林嬤嬤。”

顏秉初乖順地福了福,喚了聲“林嬤嬤”。

林嬤嬤口裏說道:“承姑娘的禮了”微微欠了欠身。

徐氏感慨萬分地拉著顏秉初的手道:“我就這麼一個女兒,還望林嬤嬤辛苦些,多多照看著。”

回到疏柳居,綴幽帶著幾個丫頭與林嬤嬤見了,又是一陣子互相介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