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著名的國學大師、詩人,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的傳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他的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是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形成自己的獨特體係。
南懷瑾的著述大都是研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的著作對想要了解典籍的人是一個重要的引導,南懷瑾的言談生動有趣、知識淵博,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代言人,對中國傳統文化複興與普及有推進作用。被人們尊稱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曾經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南懷瑾在談到人生的時候,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他並沒有把人生局限於一時的生老病死,也沒有固定在一定的區域,而是從大處著眼,從身邊及四周的情況談起,不但有事業還有生活,不僅有修身養性還有學問與成就。南懷瑾在人生的生存和生活方麵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看淡人生苦與樂、成就千秋萬代的大事業、君子固窮……都是南懷瑾對人生的要求和追求。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是短暫的,人生的厚度是用生命來衡量的。有人選擇痛苦活著,有人選擇不屈地抗爭,有人選擇淡泊地看淡人生的得失。人生要如何地活著就要看人是如何選擇的。有人選擇為自己而奮鬥一生,有人選擇為了社會和國家而貢獻一生。有人成就的是自己的事業,有人成就的是利國利民的千秋大業。人不同,人生便不同。但是想要功成名就、名垂千古,那就應該如南懷瑾所說的那樣,成就真正的人生,為了國家或者他人而成就一番事業。人生想要成功,首先應該懂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人情世故,然後才會懂得修身養性進而蓄勢待發。
本書從《南懷瑾談生活與生存》作為出發點,根據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說》《易經雜說》《易經係傳別講》等著作將人生分為“人生的價值”、“事業的真義”、“聖人與英雄”、“君子與小人”、“讀書與學問”、“修身養性”、“人情世故”、“時位與貴賤”、“煩惱”等,從這些主題入手,在南懷瑾先生的人生哲學基礎上加以理論,使讀者有機會在南懷瑾先生的人生哲學裏獲取更多的為人處世、安頓身心的人生智慧。
南懷瑾主要研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易經》的研習更是頗有自己的心得,對人生的看法也是獨樹一幟。本書的主要特點就是從南懷瑾先生生對於人生的看法出發,與他一起去品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