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不能忘情,煩惱則如影隨形(2)(1 / 3)

佛說:“那就要恭喜你了。這表明了你的愛是成熟、理智、真誠而深切的。”

人有些驚訝:“哦?”

佛又繼續說:“她不是世界上美麗的人,在你發現並意識到這個事實後,你仍然很愛她,即使是發現有人比她還美時,你還是真心地愛她,這是因為你愛的不隻是她的外表,你對她的愛戀已超越了表麵的東西,也就超越了歲月。你愛的是她整個人,主要是她獨一無二的內心。”

人忍不住說:“是的,我的確是非常愛她。我愛她的清純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氣。”

佛笑了笑:“時間的任何考驗對你的愛戀來說都不算什麼。”

人問:“在現代這個時代,在現代這個社會裏,像我這樣辛苦地去愛別人,值得嗎?”

佛說:“你自己覺得呢?”

人想了想,無言以對。

佛也沉默了一會兒,最終他還是又開了口為人解答:“既然是自己選擇的道路,就不能怨天尤人,隻能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人深深地舒了一口氣,佛知道他懂了。他堅定地看了佛一眼,不再說話了。

人與佛對話,可以看出契機在人有“閑愁”無處訴說,於是,與佛結緣,與佛對話。“人生本無愁,閑而得來之,”人生的大部分煩惱都是來源於自己的胡思亂想。就如南懷瑾說的那樣,世人到了幾十歲的時候煩惱就特別多。就會像《西廂記》裏說的那樣“無故尋愁覓根”。人經常會在某一個時刻覺得事情都不對,總覺得心裏有事,但是又說不出緣由。看到花落就會掉眼淚,愁緒萬千,愁是沒有理由的。

正如南懷瑾說的那樣,人生的憂愁和煩惱是說不出所以然的。說不出名,不知道緣由的憂愁不止一種,是萬種。

苦海無涯,人生多福禍

南懷瑾說人一旦有了愛欲之心以後,便會產生自私而貪婪的占有欲望。人就把合乎自己心意的稱為順境,把達不到自己需求的稱為逆境。人在順境的時候就沾沾自喜而容易得意忘形;一旦碰到逆境了就一蹶不振而埋天怨地地自暴自棄。

人生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人生的痛苦大都是來源於人生的貪念。人都是有貪念和欲望的,一旦自己心想的東西達不到自己的理想,那麼就會耿耿於懷而覺得上天不公正。中國有句俗話說:“有求皆苦,無欲則剛”。人如果看淡人生的得失就會活得很快樂,不會因為得到或者失去而愁眉不展。

很久以前有個國家的國王特別喜歡舞劍,而且很喜歡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舞劍。一次,他在舞劍的時候不小心劍掉了下來,砸到了腳上,國王的腳趾一下子沒了。朝廷裏的大臣都嚇得大驚失色,甚至有人叫出聲來。這時隻有朝廷的宰相說了一句話:“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以後的美好收獲而做準備的!”國王一聽,覺得宰相是在幸災樂禍,有意地譏笑他,所以一怒之下就把宰相貶為庶民,趕出了京城。

之後不久,有一次國王帶領大臣們外出打獵。他們走到一個深山的時候,不幸被食人族抓住。食人族隻要抓到外來的人就要用他們之間最威風的人來祭奠祖先。國王是一行人中最威風的人,所以食人族的人要用國王來祭奠自己的祖先,這樣顯出對祖先是一種尊敬。他們把國王洗幹淨,正要宰割的時候發現有什麼不對,國王雖然身份高貴,但是他沒有一個完整的腳趾,這樣的人如果用來祭祀祖先就是對祖先的大不敬。

於是,他們便將國王給放了。然後把國王的隨從宰相放到鍋裏煮了,用宰相來祭祀他們的祖先。死裏逃生的國王想起了以前那位宰相講的話,覺得很羞愧。於是到處尋找他,不單要當麵感謝他,而且還想再請他回去繼續當宰相。

國王好不容易見到了被貶的宰相,他還沒有感謝宰相的時候,宰相卻先謝起了他。宰相很高興,如果他不是被國王罷官,那麼要用來祭祀食人族祖先的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