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傳言四起(1 / 2)

剛剛過完八月十五。

九月份才剛過到第三天,暴雨就突然侵襲。

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場雨來勢洶洶,溫度從零上二三十度驟然下降到個位數。

這時候我才知道,疏勒這邊冬天的時候溫度可以達到零下二十多度。

這才剛剛進到秋天裏,夜裏的溫度就到了零上七八度的樣子。

白天雖然還是零上十七八度、二十度的樣子,但是晝夜溫差相差二十多度。

唐朝又沒有棉服,冬天禦寒的衣裳全靠動物的毛皮製作而成的裘皮鬥篷或者是粗布製作的衣服。

粗布製作的這種衣物的禦寒能力非常差,別說零下了,零度左右都會讓人凍得難以忍受。

當務之急是必須解決禦寒問題,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

我發現,疏勒這邊兒取暖基本上都靠火爐,房屋多為夯土製作。

說實話,夯土的保溫能力還是很強的,隻要在屋裏加裝暖爐,應該可以保證整個房間的溫度。

說幹就幹。

整個疏勒縣一共有四百二十六個人口、一百七十三戶人家。

按照一戶人家兩個來算的話,我最少需要準備三百四十六個暖爐。

這是很大一筆開支,我粗略的算了一下,我所有的積蓄加起來差不多夠了。

本來我現在孑然一身,再加上常年在軍營裏服役,衣食住行國家都給提供;錢反倒花不著,雖然朝廷給的俸祿不怎麼多。

而且我特別欣賞李嗣業的做法,羅馬一生,所有的家當就隻有十匹馬。

他一生賺來俸祿以及封賞全部充了軍餉。

他一生淡泊名利,他所立的軍功並不比郭子儀、李光弼少。

而且安史之亂反擊戰裏,好幾次戰局陷入瓶頸,都是李嗣業手持陌刀、帶領手下的一眾陌刀手們殺出重圍,安史之亂反擊戰才得以順利的進行。

隻不過,他在反擊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身中流箭、失血過多而亡。

如果他能活到安史之亂反擊戰大獲全勝的時候,他的名氣肯定會蓋過郭子儀和李光弼。

我聯係了城中的鐵匠,跟他們定製了一批火盆;其實每家每戶都有準備的火盆,但是數量並不足以保障整個家庭的供暖。

原本以為一個鐵盆的造價,最起碼要在一百個通寶以上,沒想到在疏勒這邊,一個鐵盆隻要七十八個通寶。

這樣直接省下了百分之二十二的預算。

所有的鐵盆打造好之後,我聯係了陶任,讓他分發給每戶每家每戶。

陶任是疏勒縣縣令,簡稱疏勒令。

他今年剛好邁入不惑之年,是個特別詼諧地胖大叔。

他大概一米八左右,體重目測在二百斤以上。

他笑起來的時候,總愛眯眼睛,原本眼睛就不打,一眯眼睛,眼睛就成了一條縫,看起來像彌勒佛似的。

他留著這個朝代的大叔都會留著的八字胡和山羊胡,他的臉原本就肉嘟嘟的,配上這些胡子,活像一隻成精了的土豆。

他是這個時代典型的儒人,對待誰都彬彬有禮。

當他看到那些鐵盆的時候子直接就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