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開元新禮(1 / 2)

九月裏,聽說全新的法製《大唐開元禮》編撰完成;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實施,但是已經寫完了,離實施就不遠了。

自古以來,天朝人民遵循禮製。

古代主要的禮法分為五種,第一種就是祭祀用的吉禮,第二種則是喪葬用的凶禮,第三種是軍旅之間的軍禮,第四種則是對待賓客的賓禮,第五種是婚冠的嘉禮。

唐朝剛剛建朝的時候,太宗曾經命令房玄齡按照隋朝的禮製改造出一份唐朝專用的禮法。

老房一口氣寫了一百三十篇,這一百三十篇被稱為《貞觀禮》。

高宗覺得不夠細致,又命令長孫無忌重新整理、編纂成了一百三十卷的巨著:《顯慶禮》。

開元十四年,張說跟玄宗提了個建議,他說:

華夏族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禮儀之邦。《禮記》是漢朝編篡的,距離現代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

它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法則,必須進行變革。

我們現在使用的禮法是《五禮儀注》,貞觀年間、顯慶年間曾經兩次重修,這兩次修的程度都不一樣;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推行。

玄宗覺得確實是這樣,於是同意了他的意見。

這件事情就交給了張說辦,但是這個倒黴孩子寫了半截就掛了。

張說死了以後,蕭嵩接過了這份活兒。

他覺得起居舍人王仲丘很有天分,於是奏請玄宗讓王仲丘全權代理,負責編撰。

王仲丘不負眾望,花了六年的時間,撰成了一百五十卷的長篇巨著。

報紙上刊登了這一消息,全國震驚;《大唐開元禮》正式宣布出道。

說實話,玄宗不僅推行了《開元禮》還有《唐六典》;這兩本書作為取代上古三《禮》的中古禮典,在製作上異曲同工,都是玄宗營造盛世的精神產品。

《開元禮》提出以“改撰”《劄記》為目標,更有著從疑注到改經的長期思想基礎和深刻學術淵源;而《開元禮》撰作之前,禮儀使的設立和在此之後舉行的一係列禮儀活動,為《開元禮》的創作進行了禮儀實踐和理論準備。

《開元禮》最後以“折衷”唐貞觀、《顯慶禮》,解決和協調對《禮記》經傳認識的矛盾,實現對於唐朝本朝新禮的吸收。

這是一部曆史上第一部關於禮製方麵的長篇巨著;這套書的出世,體現了唐朝禮製的時代化和創新精神。

剛想完不知道什麼時候頒布實施,就聽到了《大唐開元禮》明年伊始頒行的消息。

《大唐開元禮》依舊按照五禮的標準分別撰寫——即吉、賓、嘉、軍、凶五禮。

剛剛進入十月,勃海粟末靺鞨大武藝果然反叛了。

自打當初他欺負隔壁家黑水靺鞨,我就看出來他早有反心。

他對自己的弟弟都能痛下殺手,又怎麼可能甘願寄人籬下?

渤海大都督聽起來是挺威風,但是還是受製於唐朝的。

哪兒有自己做皇帝舒服?

再說了,大武藝這個人野心很重。

他在位期間,渤海國的疆域一直在向外擴張,東邊已經到了俄羅斯沿海,南邊兒已經到了新羅——也就是朝鮮半島,西邊兒已經到了鬆花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