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六年,正月八日。
關中地區支援邊防的戰士們都被遣送了回去。
去年五月,玄宗招募長征兵用來補充邊疆的兵力。
招募很成功,人手充足。
所以招募之前過來幫忙的兵士們都各自被遣會了原籍。
那些兵士過來幫忙之後,都督、節度使所領的軍人、鎮守士兵本就不寬裕,如果把這些人留下來鎮守邊疆,那原本的駐地兵力就會削弱。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才招募長征兵。
緊接著沒兩天,聽說玄宗下次在鄉鎮上設立鄉學。
最開始的時候,京都有國學、大學之類的教育機構。
門閥士族壟斷的局麵已經被打破,進入了全民學習的時代。
設立完國學和大學之後,唐朝政府還在諸州縣設立了縣學。
但是一個縣畢竟範圍很大,有些人還是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於是,玄宗下令,在州縣之下,別置鄉(裏)學。
鄉學其實很早就有了,不過中間經過多次的變遷,立而又廢;正是由於這個舉措,全民文化素質低提高,文人墨客遍布大唐。
今年二月初二,杜甫來了疏勒。
他是和杜筠一起來的。
聽到了士兵回稟的時候,我吃了一驚。
“有請。”
雖然口上說著,但是心裏卻忍不住犯嘀咕。
他們兩個怎麼會突然來找我呢?
恍惚之間,他們兩個人已經進來了。
兩個人都從小娃娃變成了清秀的青年。
算起來,杜甫已經二十七歲、杜筠都三十多歲了。
長大後的杜甫果然帥得人神共憤。
漆黑如墨的瞳仁看起來深邃似星空,高挺的鼻梁、狹長的丹鳳眼看起來就是“高才生”的標配。
他大概一米八五六,整個人雖然瘦,但是看起來就是個練家子;圓領袍衫被風吹起來的時候,能看到他手臂的輪廓——那絕對是常年鍛煉的人才會有的肌肉。
相比之下,杜筠就瘦弱多了。
他和杜甫差不多高,當時整個人看起來就很消瘦。
隱約能看出來小時候的輪廓,他的眼睛卻不似小時候那麼有神了。
他現在的眼圈黑黑的,整個人的氣色也不怎麼好。
整個人憔悴的像是很久沒有睡過覺了似的。
“阿爺,”杜甫開口,行禮。
“你們兩個怎麼過來了?”一直自己胡亂的猜,還不如直接問一下。
“其實我們倆來,是來送東西的。”杜甫說,把手裏的盒子打開,“這是阿爺讓筠冉兄交給你的。”
“送東西?”
我有些想不明白。
其實每年,我都能收到杜煜和杜閑托人帶過來的年貨。
關中和西域相隔太遠,而且,她們倆都上了年紀,也不方便來回奔波。
怎麼會突然讓他倆過來找我呢?
“阿爺……”杜筠開口,整個人像是被人掏空了一樣,他的聲音哽咽著,明顯在壓抑著自己的情緒,“阿爺沒了。”
我難以置信地看著他,以至於整個人都抖了一下:“阿兄……他……”
說話間,又有人來稟報。
說有人來找我,叫杜燮。
“瑞安兄……”我看著走進來的那個老頭兒,一臉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