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立為太子(1 / 2)

三庶人被殺死之後,太子之位就空缺了下來。

國不可一日無儲君。

文武百官紛紛跟玄宗上表,請他盡快定下儲君。

玄宗覺得他們說的還挺有道理的,於是考慮立老三為太子。

李林甫不幹了,他多次跟玄宗提議,立壽王李瑁為太子。

玄宗一直十分信賴李林甫,被他一反對、開始有些猶豫不決了。

他不是沒想過立李瑁為太子,實在是因為李瑁的個人條件不怎麼好。

一來是因為李瑁太小,現在才十九歲,還沒弱冠;二來,李瑁生性懦弱,就算上台也會成為傀儡,恐怕會重蹈自己爺爺的覆轍。

萬一老唐家一百多年的江山葬送在自己手裏,他有何顏麵去地下見李家的各位列祖列宗?

——雖然差點兒葬送在他手裏。

再加上武惠妃正好得了病、還久治不愈,他也沒心情去管這些。

就這麼一直拖著,拖著拖著,武惠妃就掛了。

辦完了武惠妃的葬禮,立太子的問題擺在了麵前。

玄宗糾結了半年之後,還是想立老三忠王李璵為太子,老三現在是最年長的孩子,已經二十七歲了;仁孝恭謹,又好學,也是順位第一繼承人。

玄宗的大兒子曾經因為狩獵的時候,被猴子抓傷了臉;整個臉傷痕累累,有損皇家威儀,這也是為什麼立了老二為太子的原因。

但是李林甫堅決反對。

他給出的理由是,老三的生母楊貴嬪已經去世,恐怕不能很好地輔佐老三。

李瑁溫順乖巧,又勤奮好學有才華,應該立他為太子才是。

這麼扯的理由,偏偏玄宗信了;他原本就是耳朵根子軟的人,被李林甫反對之後,開始猶豫不決。

李林甫的三寸不爛之舌可不是浪得虛名,為了防止玄宗反對,他把滿朝文武都給說服了。

結果,玄宗一上朝,滿朝文武集體上表:“壽王瑁勤奮好學,理應立為太子。”

這陣勢直接把玄宗嚇了一跳,當即怒拍桌案,退朝。

立太子這件事情又一次被擱置了。

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玄宗感冒了。

唐朝得個感冒可是很容易掛的,盡管玄宗沒兩天病就好了,但是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又接連失去三子(李瑛、李瑤、李琚)。

萬一哪一天忽然撒手人寰。

這大唐江山,該如何是好?

於是他又開始考慮立誰為太子。

想來想去,還是老三最合適;但是李林甫肯定不會同意的。

繼嗣問題得不到解決,他每天愁得悶悶不樂的;還成宿成宿的睡不著覺。

好基友高力士問他:“大家……這是怎麼了?”

玄宗沒好氣地說:“你都跟了我大半輩子了,難道不知道我為什麼犯愁嗎?”

高力士一看玄宗鬧脾氣了,立刻哄孩子似的說:“難道是因為太子沒能確定下來的事情?”

“嗯……”玄宗又蔫兒了。

“大家為什麼要因為這些小事而糾結呢?”高力士說,“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都是立長不立幼,您就堅決立長,誰敢真的來指責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