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日,這些事情傳到了玄宗的耳朵裏。
他悲慟大哭,發誓一定要手刃安祿山。
他下製書任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統轄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都使,南下收複長安、洛陽;並宣布了退位的消息。
又任命禦史中丞裝裴冕兼左庶子,隴西郡司馬劉秩試兼右庶子;永王李聑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都使,少府監竇紹做他的師傅,長沙太守李峴為都副大使。
然後任命盛王李琦為廣陵大都督,統轄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等路節度都使;前江陵都督府長史劉彙做他的師傅,廣陵郡長史李成式為都副大使。
最後任命豐王李珙為武威都督,仍然統轄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都使,隴西太守濟陰人鄧景山做他的師傅,並兼任都副大使。
很坑爹的事情就是,玄宗隻是空頭任命;他們各自所需要的士卒、馬匹、武器以及糧資等,都需要在當地征求,自行解決。
其他各地原來的節度使仍舊為節度使。
各王所需要任命的部下官吏以及所統轄地方的郡縣官,可以由自己挑選,任命以後再上奏報告。
當時盛王李琦、豐王李珙等都不親身赴任,隻有永王李聑赴鎮就職。
玄宗還設置了山南東道節度使,統轄襄陽等九郡;又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統轄南海等二十二郡。
同時,還把五溪經略使升遷為黔中節度使,統轄黔中等州郡;把江南道拆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東道統轄餘杭郡,西道統轄豫章等州郡。
以前,四方人士聽說潼關失守,都不知玄宗去向,這道製書頒下後,人們才知道皇上在何處。
十九日,玄宗到達巴西郡,太守崔渙來迎接。
玄宗與崔渙相談甚歡,當天即任命他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還順帶把韋見素任命為為左相。
京兆人李泌年幼時因才華聰敏而著名,玄宗就讓他與忠王李亨一起遊玩。
忠王被冊封為太子時,李泌年歲已大,曾上書議論政事。
玄宗想要授予他官職,被他拒絕,玄宗隻好讓他以平民的身份與李亨為友;李亨非常的尊敬他,常常稱他為先生。
李泌作為一名賢才,自然遭到了楊國忠的憎恨;他上奏把李泌遷移到蘄春郡。
後來李泌得以回到家鄉潁陽縣,他開始隱居,做了一名隱士。
肅宗從馬嵬驛北上後,派人去召李泌,李泌在靈武晉見肅宗。
肅宗十分高興,與李泌出出行的時候兩匹馬並行的走;正常情況下,並行走,隻能是和李亨地位相同的人。
不僅如此,睡覺的時候,李亨都讓人把兩個床榻鋪在一起。
李亨仍然像自己做太子時那樣,事無大小都要先征求李泌的意見,而且言聽計從,甚至將相的任免都與他商議。
李亨想要任命李泌為右相,李泌堅辭不受,並說:“陛下像對待賓客朋友那樣對待我,比任命我為宰相還要高貴,何必要違背我的意願呢!”
肅宗這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