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樓是若康公主的寢宮,原名怡錦宮。若康公主蘇頤嫌這名字俗。硬是要改為“白羽樓”。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女子並非樂貴妃,而是他的同胞妹妹,蘇頤。兩人同為洛皇後的子女,洛皇後薨時蘇頤隻有八歲,身處險惡宮廷,對她百般保護的便隻有胞兄,如今的安泰帝蘇衍。
一年前旋西國派來使者向若康公主求親,蘇頤去哥哥那裏哭鬧了整整一天,最後蘇衍心軟了,推了比蘇頤小一歲、剛剛及笄的紫安公主前往旋西和親。可惜那紫安公主體弱命薄,還未到旋西國都舟月城便染了惡疾而卒。這是題外話。
安泰帝對若康公主的千般驕縱萬般寵愛,並非三言兩語能道得清的。
八年前,福順是蓮池宮雲妃娘娘身邊的太監,而八年後的如今,他竟成了洛皇後的女兒若康公主身邊的奴才。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何要如此安排?要知道在別人眼裏,都是雲妃害死了洛皇後啊!雖然——
雖然他從來都不信雲妃會做出這種事。
——難道說,皇上和公主也不信?
一時間,壓抑了八年的疑惑此時都冒了出來。而此時,白羽樓也到了。福順立即中止了自己無謂的思考,在門外喚道:“公主。”
“進來吧。”
福順眉眼間皆是恭敬之色。推開門,滿室馥鬱撲麵而來,暖風熏人醉。若康公主半倚著床榻,紗簾輕掩,影影綽綽。兩側的宮女緩緩拉開了簾子,軟榻上的少女一身濃如夜色的紫色衣裙,邊擺處綴滿了白色流蘇。透過薄紗隱隱可以看見右肩胛上的一片白羽——輕盈得如風掠縹緲的白裳。(注:十洲三島各有一位主神,而長洲主神則為風掠。詳見十洲三島前傳?《諸神之詩》。)
蘇頤生得極美,五官精致得仿佛琉璃悉心雕琢而成。也難怪,她的母後懿德太後——也就是曾經的洛皇後,是當年門閥貴族中的第三美人。而第一美人有兩位,且是並蒂雙生——先帝的雲妃,與長樂王妃端木氏。
當雲妃被下令處死,兩位公主被逐出皇宮的那一夜,端木家的勢力便如轟然倒塌的巨塔般分崩離析。不久後,長樂王府中傳出王妃暴病而亡的消息,端木家最後的希望,終於化為齏粉。四大門閥裏端木家已然無存,剩下樂、臨、洛三家三足鼎立。而洛家自洛皇後薨、其兄洛嵐掌權後,便也不再對朝中大事多予幹涉。期間本是第三大族的樂家扶搖直上,風頭蓋過昔日,甚至洛家,成為權傾朝野的第一大族。
這些,是如今的事,朝堂的事。然而若康公主蘇頤所關心的,是未來的事,後宮的事。
因此,福順才會被派去做本不歸他管的事。
福順恭敬地呈上一本冊子:“公主,這是秀女的名單,請您過目。”
蘇頤結果,肩胛上文著的白羽隨她的動作而動。暖橘色的燈光映著白羽,竟是一片詭譎。
“右丞相之女,臨氏晚鏡……”纖指到了此處,蘇頤卻笑了,半是譏誚道,“我還以為臨丞相有多寶貝這女兒呢,現在還不是被送進了皇宮成為他們爭權奪利的棋子?”
福順低頭不敢言。
據說臨丞相是在七年前找到了與之失散多年的、十三歲的女兒。但這臨丞相也不知是為何,找到女兒後便對外宣稱女兒身染惡疾,既不讓她出門,又拒絕了所有來探望以及提親的人,仿佛是怕女兒再次被丟失了一般。有人說,是臨丞相對這女兒思念過度而落下了後遺症,有人說,是這臨小姐樣貌醜陋,臨丞相愛麵子,故不讓任何人看到她的容貌。一時間眾說紛紜,人們都對這丞相之女充滿了好奇,更引得風流無聊的貴族紈絝公子哥兒競相提親。
今日福順一見她,當下便否定了“臨小姐樣貌醜陋”的說法。如此之絕色!如果說若康公主是粉妝玉砌的容色,那麼這女子則宛如夕荷上的清露,清澈明淨而寡淡。
——憑這姿容,定會招來不少嫉恨吧?怕隻怕,這養在深閨的大小姐,並不懂得人心險惡。特別是在這後宮之中。
當時的他不禁這麼擔心。
而如今——
“她的樣貌如何?”蘇頤漫不經心地問道。
“……絕色。”似乎隻有這樣才能概括她的萬分之一。
“哦?”蘇頤似是來了興致,挑眉道,“如花似玉,還是傾國傾城?”
“……俗物所不能比擬。”
蘇頤用食指繞了一縷青絲,輕笑道:“既是如此,當然不能白白浪費了這工具。否則,本公主如何扳倒那個長袖善舞的樂貴妃?福順,你明白吧?”
福順吸了一口涼氣。“明白。奴才這就去召她來。”
——當公主的工具,總比到這後宮白白送命好。
“明白就好。”蘇頤微微笑道,放下指間那縷青絲,便閉眼不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