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說話才能打破尷尬局麵
現代社會,有德有才之士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是很正常的事。這些人大都年富力強,前途遠大,不管他們自身願不願意,一旦到了領導崗位,就必須掌握說話的藝術和技巧。在被提拔之前,你或許是個芝麻大的小官,或者隻是個普通職員,話說得好不好,對你的影響不太大。可現在不同了,你成了領導,成了別人的上司,你說出來的話,要影響到很多人。古人認為,官場之妙,妙在心機和口舌,所以盡快學會說場麵話是你成為領導之後無法推掉的課程。
當你被提拔之後,原來的上司或許成了你的同事,而原來的同事成了你的下屬,這種變化使得你與他們之間突然形成一種很微妙的關係。這時你如何說話才能盡快打破這種局麵,使他們適應你的新身份呢?
(1)對舊同事、新下屬的場麵話:
“說實在的,我以前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當官,所以對上邊的這個任命,我也感覺挺突然的。如大家信任我的話,我一定爭取當好這個官。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原來也是平頭百姓,對大家的生活和難處都很了解。我希望自己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
前不久,新的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確定我分管基建後勤工作。這是關係每一個人生活大計的工作,人們總離不開吃喝和住房吧。所以我決心盡我所能把這個工作做好,讓每一位職工盡量消除後顧之憂,以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以前我們大家是同事,在一起打打鬧鬧,相處得非常愉快。現在雖然沒有機會多和大家熱鬧,但我們的關係還和過去一樣。在工作中,希望大家支持我;工作之外,和過去沒有任何區別。你們有什麼意見和要求可隨時提出來,有什麼建議和不滿也隨時反映,我一定會盡自己的能力盡快地給予解決。”
如果你是通過競爭取得領導職位的,那麼你可以這樣說:“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努力實現我在競選中的承諾的。”
“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希望大家配合我把工作做得更好!
(2)對舊上級、新同事的場麵話:
“各位原來都是我的上級,曾經多次鼓勵我要爭取上進,並且給了我許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也正是有了各位領導的提攜,我才在眾多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得到提升。”
“我很感謝各位對我的扶持和幫助,也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給我以幫助和指導。”
“對於做領導的藝術和學問,我想我一定不會像你們那樣在行。你們從事領導工作的時間比我長,都是我的老師,我要好好向你們討教和學習。”
“拜托各位,多多指教。”
總之,你千萬不能因為成了領導就盛氣淩人,照樣要表現出謙遜有禮。
(3)對新上司的場麵話:
除非你有一天成了老板,要不然你就必須麵對你的上司。那麼麵對你的新上司時,你該怎麼說呢?
“謝謝領導對我的信任,我會加倍努力工作的,絕不辜負領導對我的希望。不過,我初到新崗位,許多東西都還不熟悉,還希望領導能多加指點,我有什麼考慮不周的地方,還請領導批評指正。”
沒有一位上司喜歡盛氣淩人的下屬,那樣他會感到他的位置受到威脅,以後你再想升遷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2.旁敲側擊搬走你的絆腳石
職場有許多案例證明,妨礙或影響公司進步的,往往是當年創業時的夥伴、功臣。這些人以功臣自居,以老大自任,位高而不實心辦事,自滿而不求進步,隻知營私結黨,傾軋圖利,他們的能力不但早已趕不上公司的發展,而且他們本人也已成為公司進步的絆腳石。經營者痛心疾首,但不能卸下感情的包袱,既無壯士斷腕的勇氣,亦無其他治本的良策,此時該如何呢?
除了天生冷酷無情、寡恩刻薄的人之外,一般人多半無法心硬到對當年打江山、共患難的夥伴,說敬就敬。盡管其禍害已至極點,可是為了情字,難免姑息養奸,得過且過,可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如果經營者學會旁敲側擊,不但可兼顧感情問題,也能使公司脫離困境,再創生機,兩全其美而不著痕跡地把困難解決,何樂而不為呢?
旁敲側擊的方法很多,下麵略舉數例,希望經營者在碰到困難時參考,或者由這些方法中自我啟發出更有建設性的方法。
(1)另給他一間辦公室
辦公室的分配位置。最能顯示出權力象征的意義,尤其是一間屬於個人專有的辦公室,不論位置、大小、裝飾等,都足以代表一個人在公司中的地位與權力。舊有的辦公室可能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乃至數十年,權力的形態與意識早已根深蒂固,哪一個房間是屬於副總經理的,哪一個房間是屬於業務經理的,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哪一個房間擁有多少權力,權力的中心何在,更是人人清楚。
假定現在你想剝奪占有某個辦公室的人的權力,又不想以調整職務為手段,那麼比較不落痕跡的方式,就是給他一個新的辦公室,而這新的辦公室應該遠離權力中心。
如此,在一種自然無形的情況下,這個人會逐漸失去他原有的影響力。等到他的影響力消失,你要處置他就不會過於棘手,也不會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留下後遺症。
事實上,以換辦公室作為削奪權力的第一步驟,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最溫和而不傷尊嚴的做法。稍微激烈一點的,就是將他遷出私人辦公室,而與一般職員共處於大辦公室,美其名為“增進其與部屬之間的溝通”。失去了私人辦公室,他的一切護衛與武裝也就隨之解除。
有些公司則趁改組擴大的機會,幹脆把公司搬到一棟新建的大廈去,經營者所有的意誌、企圖都可借重新分配辦公室來實現。
(2)斷絕情報網
有人說,一個公司中最有權力的人,可能是負責接電話的總機小姐,因為任何情報的傳達都要透過她,所以她擁有公司最多的情報。總機小姐如果看某人不順眼,而要使這個人失去權勢的話,簡直輕而易舉,她隻要斷絕若幹情報來源,就可能使他陷入極大的困境。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裏,情報可說是一切權力的來源,誰有辦法掌握更多的情報,誰就是更有權力的人。因此,“殺人不見血”的方法之一,就是斷絕情報來源。如何斷絕對方的情報來源呢?例如,重要的會議在他不在或出差的時候召開,使他失去參與決策的機會,或者開會通知根本不發給他,財務報告、業務報告不再給他過目。
(3)明升暗降
表麵上是晉升其職位,實際上是解除他的權力。行政機關將部長、院長改聘為資政、國策顧問,使其高待而無為,就是明升暗降的手法。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第一,不傷對方的麵子;第二,權力的轉移會溫和而順利。例如,將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納入董事會,擔任高級顧問,任誰也無話可說。
(4)給一個長假
派他出國考察,一兩個月後,他回來時發現整個情勢已然改觀,他的工作已經分別由他人替代,他的權力已所剩無幾。此時,你再說明時機緊急或迫於無奈權宜處置等搪塞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縱使他心裏明白,也無可奈何了!
這樣旁敲側擊,相信沒有誰會經得住敲打,或者心裏還不明白,他為了拿份穩妥的退休金,也隻好乖乖地退休了。說實在話,對於無能之人,這樣做已經是相當仁慈了。換句話說,這對公對私都有好處,又沒有拉下臉來,傷了麵子,也不是一腳踢開,加上後半生衣食無憂,這種旁敲側擊有何不好呢?
3.巧妙應對難纏的同事
有一次,美國總統門羅在白宮舉行宴會,招待外國使節。法國外長德·寒胡赫爾伯爵坐在英國外交大臣查爾斯·沃恩爵士的對麵。查爾斯·沃恩發現,自己每講一句話,法國外長總要咬一下大拇指。沃恩越來越感到氣憤,後來,他實在忍無可忍,便問德·寒胡赫爾:
“你是對我咬指頭嗎?先生?”
“是的。”伯爵傲氣十足地回答道。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拔劍各自衝向對方。
就在兩位外長快要交手之際,門羅總統的劍已架在中間,其動作之快,使滿座皆驚。一場惡鬥就這樣被製止了。
“門羅之劍”畢竟是有限的,同事之間最好要有自己的心靈之盾牌,那就是用寬容鑄就的尊重與理解。
無謂的爭論除了會破壞同事之間的友誼外,毫無意義。這樣偏執的、帶有明顯進攻性的爭吵,就像毒氣一樣,吞噬著同事之間的友情。辯論雙方因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爭得麵紅耳赤、難分勝負,往往為芝麻大的事鑽牛角尖,結果兩敗俱傷。現在社會中,幾乎每一位辦公室人士都有機會與不好應付的同事打交道,大多數人與這種類型的同事往來時,心情都相當不輕鬆、不愉快,大家都想對他們避而遠之。但是,既然不可避免,最好的方法是正視並麵對這件事,並設法尋求解決之道。唯一的克服方法,就是打開心胸,消除偏見以及找出同事的優點,再虛心跟他接觸。這些方法,確實具有正麵的意義。然而,在付諸行動時,這種不好應付的同事經常不按牌理出牌,所以,想要達成上述的建議並非易事。而且,一般人很難輕易從腦海中消除成見。因此,在處理這方麵的棘手問題時,必須先在想法上做出巧妙而適當的轉變。
例如,不妨設想“與那個討厭的家夥碰麵,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換言之,將對方擬物化,並以做事的觀點來看待對方。在心理上須先將情感的因素置之一旁,再與對方進行交往。
此外,亦可將對方視為另一個集團的人。在那個集團裏,也許包括了你的同事、上司、朋友等。而他們之所以屬於那個集團是因為你與他們的交往,常會采用特別的、含有意圖的交往方式,這種交往方式近乎純生意上的往來關係。由此一來,你便可以掌握住自己該如何與這些人進行交往的技巧了。同時,你也大可不必顧慮過多的情麵、人情等問題,而是完全站在業務上的立場與之應對即可。此時,這些不好應付的人,對你而言該再也不是問題了。
現在,舉個例子來說明應對這類人的方法。譬如,你正與不好應付的同事碰麵,在談話之初,或許隻是閑聊著,不過,這種閑聊或試探的時間應盡早結束,並開始步入正題。
事實上,與這種同事碰麵,多半都有相當的理由為前提。因此,應以這種前提作為談話的中心,並盡快談妥,這樣的方式便夠了。
總之,將此種會麵視作生意上的往來,保持一種君子之交的態度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盡量避免涉及個人的情緒因素。雖然對方是個不好應付的人,如果斷絕來往對生意上也許是一種損失。因此,若能順利達成目的,不也是件值得的事!如此一想,你便不會為了這種會晤而深以為苦了。
法國的知名政治家布裏安曾說:“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別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如何去看待他們。”由此不難推想,將那些不好應付的同事視為純生意上的來往對象,采取靈活的態度,隻要你發揮忠於工作的熱忱,應當不難相處。
4.場麵話讓“生氣”變“和氣。”
如果同事在生你的氣,其中必然有原因存在。姑且不論是否是你的錯,但你必須先去安撫對方的憤怒。
不論生氣的原因為何,既然對方已對你表示生氣,你就絕對不宜置之不理或正麵衝突。倘若事後對方恍然大悟,發覺你是無辜的,那麼對於你的寬容和氣度,必然會心悅誠服。
相反的,倘若你采取一味辯白的態度,便無異於火上加油,很可能導致更難解決的地步。
應付別人的憤怒情況時,不妨考慮以下的幾種心態:
首先,如果幸運的話,不久對方即發覺原來是場誤會,這是最好不過的了。倘若對方對自己的誤會依然遲遲未予發現,又應該如何處理呢?你不妨經由第三者來告知實情,或寫信告訴對方實情以澄清誤會。
再者,倘若造成對方生氣的原因,真是由於自己的錯誤,當然“解鈴終須係鈴人”,親自登門謝罪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在表示歉意時,可得注意態度是否誠懇、事後補償的處理是否妥善。倘若,你的謝罪致歉能讓對方覺得滿意,對方仍會對你的誠意與努力表示好感。
事實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倘若能將過錯做一完整的善後處理,還是能夠化險為夷、轉禍為福的。
盡管在犯錯時會遭受同事的指責或怒罵,心裏確實不好受。但是,不妨反過來想:要是無人說你、罵你,豈不也表示無人關心你了嗎?這樣一來,反倒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指責,而沒有不耐煩的表示,無形中你便得到道歉的效果了。尤其現在能苦口婆心勸說他人的人愈來愈少了,因此,若能接觸到這種類型的人,也算得上是自己的某種福氣了。
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人生價值的追求。你對周圍的同事充滿愛心和寬容心,則會得到愛心的反饋,同事們也一定會以熱情作為回報,你也會成為受歡迎的人。具體地說:
(1)經常反省自己。應看看自己是否有令他人不愉悅的地方。如對同事是否不夠熱情?工作成績是否下降?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否讓人討厭?應從這些方麵進行自我解剖,如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2)多聽少說。不要自我膨脹,遇事應多聽取同事的意見和建議,一味喋喋不休無疑會言多必失。不要盲目而主觀地把同事分成“好的”“壞的”。其實,每位同事的優點都比缺點多好幾倍,任何時候都不要傷同事的自尊心,生活中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隻有寬以待人才能獲得同事的尊重。
(3)胸懷寬闊。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態度,即使對方是性格急躁的人,你也應理智地使自己保持平靜的心態,讓對方消除誤會,對自己的工作勇於承擔責任,遷就一下怒氣衝衝的對方,更會顯你“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大家之氣。
古人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因此,我們應對自己朝夕相處的同事抱著寬容為懷的態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並且做到不計前嫌,以德報怨。
王女士在單位不僅工作爭先,而且樂於助人,是公認的好人緣,個別心胸狹隘的人故意與她過不去:“哇!小王昨晚掉到麵缸裏啦,今天臉這麼白,條子又正,難怪招蜂引蝶呢。”誰知,王女士聽後,落落大方地“多謝恭維”。有的同事不解地問:“你就忍氣吞聲?”她笑笑說:“莫生氣,莫生氣,氣壞身體沒人替。”她認為這種無聊的把戲,如果自己當真計較,不但傷了和氣,而且還有損自己的形象,非原則問題應該難得糊塗。何必糾纏在這種無謂的口舌之爭中呢?少說兩句,退一步也是人生一種脫俗境界。
擴展自己的心胸,可以融入集體之中,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隻有這樣,生命才會充滿陽光,才能在人生的四季裏盡情領略和享受人間溫馨,以昂然的激情釀造生活的美滿。
5.幽默是最得體的場麵話
大家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講話不能自相矛盾,言行不能自相矛盾,這是雙方思維得以順利進行的起碼的邏輯常識。如果有意識地運用這種邏輯上的前後對立,則能產生幽默的趣味。因為這種不通的邏輯能帶給人們一種意外,能推動人們去思索這意外的內因,待明白真相後,往往會為這種故意的“自陷泥潭”而感可笑。
平時在求職、求學期間,可以用一些隱性的自相矛盾幽默術讓對方明白你的真實想法,尤其是一些敏感話題。所謂隱性的,就是表麵看不出自相矛盾,但仔細一想就可以看到其隱藏的真實相法,即就是句子的表義真義相對立。
求職時,招聘者如果問你對薪水的要求時,你不妨這樣回答:“我不在乎錢的多少,我看重的是我的工作能力物有所值。”瞧,多麼“冠冕”的話,前麵說不在乎錢的多少,後麵說看重自己的工作物有所值,但物有所值靠什麼體現?薪水多少嘛!
在人際交往中,一般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越是生疏的,越是彬彬有禮,而越是關係親昵,越是可以開開荒誕的玩笑。由於這類玩笑的自我矛盾性和非攻擊性,因而十分風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術的關鍵是要造成一種意義上的對立,從而產生邏輯上的抵觸。它其實是一種“輕喜劇”式的幽默,不論是隱性的,還是顯性的;不論是諷喻他人的,還是自我暴露的,都能給對方帶來舒暢的笑意。
反話正說幽默術是用肯定語氣表達否定意義的一種幽默。
也許大家記得前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上任前的一則幽默。當時,克林頓想讓她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這一職務要求必須會說法語。奧爾布賴特會講多種語言,且才幹非凡。克林頓認為她是最佳人選,可奧爾布賴特對此職務並不熱衷,她感興趣的是國務卿的寶座。當克林頓征詢她的意見時,奧爾布賴特微微一笑,風趣地說:“我不會說法語。”
反話正說幽默術適用於許多場合,例如求職、求學、求愛、尋找幫助,打發客人等。“我能勝任那個工作”比“我不能勝任這個工作”強。說“你會成為詩人,因為我看過你的畫”比“你的畫畫得太臭”中聽。
反話正說的幽默是依靠具體的語言環境,把反麵的意思暗含在正麵肯定的話語中,使對方由字麵的含義悟及其反麵的本意,從而避免尷尬,產生幽默。
6.用場麵話委婉地點撥對方
社會是複雜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不平之事、不公之人,又不能不去表達我們的不滿。對自己親近的人,有時候也需要巧加指責,讓對方明白。但是,如何表達這種不滿卻有一定的學問,特別是對於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要做到既能表達出對對方的不滿,又不至於破壞和諧的人際關履,確實不太容易。
(1)側麵點撥
即不直言相告,而是從側麵委婉地點撥對方,使其明白自己的不滿,打消失當的念頭。這一技巧通常借助於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如A與B是一對好朋友,彼此都視對方為知己。有一次,本單位的青年C對A說:A,我總覺得B這小子為人有點太認真了,簡直到了頑固的地步,你說是不是?”一聽C的話頓生反感,心想:你這小子在背地裏貶損我的好朋友,缺德不缺德?但他又不好發作,於是假裝一本正經地說:“C,我先問你,我在背後和你議論我的好朋友,他要是知道了,會不會和我反目為仇?”C一聽這話,臉“刷”地一紅,不吭聲了。